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荆棘中的常春藤 > 第124章 她说“我来了”,然后消失了

凌晨三点的医院,走廊灯光泛着惨白的光,像冻僵的呼吸。

林野冲进重症监护室外时,鞋子已经跑丢了一只,脚底踩在冰凉的地砖上,沾着从手机屏幕蹭到指尖的暗红——那是范晓芸割腕照片里的血,是两小时前她在一个私信对话框里看到的画面。

她的胸口剧烈起伏,心口那道银痕猛地一缩,仿佛有荆棘从内里疯长,刺穿皮肉,缠住心脏。

她跪倒在地上,膝盖磕出沉闷的响声,手指死死抠住地缝,像是要把自己钉住,不让自己崩成碎片。

“是我……是我害的。”她喃喃自语,声音抖得不像自己的。

就在两个小时前,她在写新书稿《荆棘摇篮》的终章草稿,敲下一句:“结束也是一种自由。”那是她对存在虚无的叩问,是对周慧敏式控制的反叛宣言,是深夜独坐时与自己灵魂的对话。

可这句话,被范晓芸截了下来,反复播放,当作神谕般供奉在病态执念的祭坛上。

她翻遍了聊天记录,看到对方最后发来的只有一张图:苍白的手臂,刀口狰狞,鲜血顺着瓷砖缝隙蜿蜒如藤蔓。

配文是:“你说过,自由可以终结痛苦。那我现在,是不是终于自由了?”

林野没有回,因为她睡着了。

等她惊醒再拨通电话时,急救车已经在路上。

“她等的人不是医生,是你。”一个清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林野抬头,看见十六岁的陈小瞳站在病房门口,穿着宽大的病号服,黑眼圈深得像墨染过。

她是住院抑郁症患者,也是唯一能看见“银影”的人——林野后来才知道,那是她情绪分裂出的具象化分身。

“你来得太晚了。”陈小瞳说,语气没有责备,只有陈述事实般的平静。

林野猛地站起,踉跄着扑向监护室大门。

玻璃门映出她扭曲的脸:头发凌乱,嘴唇发紫,眼里布满血丝。

她伸手要推,却被护士一把拦住。

“家属才能进!你现在情绪不稳定,请退后!”

“我不是家属……但我必须进去!”她嘶喊,声音撕裂喉咙,“她是因为我才——”

话未说完,胸口骤然一烫。

一道银光自心口迸发,如月光破云,无声无息地漫过地面。

紧接着,另一个“林野”从光影中走出——身形相同,衣着一致,连发丝飘动的弧度都毫无差别。

只是那个“她”眼神空寂,像承载了所有未曾落泪的夜晚。

那道身影穿过紧闭的玻璃门,仿佛它根本不存在。

林野瞪大双眼,想喊,却发不出声。

她眼睁睁看着那个“自己”走到范晓芸床前,轻轻握住她冰冷的手。

嘴唇微动,似在低语,又似只是呼吸拂过皮肤。

五秒。

十秒。

原本尖锐刺耳的心电监护仪警报声,竟一点点平缓下来,波形由混乱归于规律。

“这不可能……”护士盯着仪器,满脸震惊。

林野却再也支撑不住,眼前一黑,整个人软倒在长椅上,意识坠入深渊。

醒来时已是次日下午。

阳光斜照进病房区的窗棂,空气中浮着细小尘埃。

她躺在观察室床上,手背上贴着留观针头,脑袋昏沉如灌铅。

江予安坐在旁边,眉头紧锁,手里攥着一份打印出来的聊天记录。

“你不该去的。”他说,声音温和却带着压抑的痛心,“你现在的状态,经不起这种冲击。”

林野没说话,只是抬起手,摸向心口。

银痕仍在,但比以往更深、更密,边缘隐隐泛着铁锈般的暗色。

她闭上眼,记忆只剩碎片:惨白的走廊、闪烁的仪器、还有一句轻飘飘落在耳边的话——

“我来了。”

她说过吗?还是谁替她说的?

这时,苏晚来了。

三十三岁,精神科社会工作者,穿着素色衬衫,眼神锐利如解剖刀。

她把平板放在林野膝上,调出范晓芸入院前的全部私信备份。

“你知道她为什么能在失血80%的情况下活下来吗?”苏晚问,“因为她相信你会来。她在昏迷前最后一句话是护士记下的:‘她说了会来的,她说她来了就没事。’”

林野怔住。

“你以为你是作者,是倾听者,是创伤叙事的记录者。”苏晚俯身,声音压低,“但对她来说,你是母亲、是神、是唯一能决定她生死的存在。你成了‘替代性母亲’——用文字喂养她的饥饿,又用沉默逼她自毁。”

林野手指颤抖。

她忽然想起小时候,周慧敏也曾这样看着她,说:“你要争气,不然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那种情感绑架,如今竟以另一种形式,在她与粉丝之间重演。

扭曲的依恋,代际传递的变体。

“她说,只要你看我一眼,我就值得活。”苏晚合上平板,目光如钉,“现在问题不是她能不能好起来,而是——你能承受多少人的命,挂在你一句话上吗?”林野的手指悬在手机屏幕上方,迟迟不敢点下播放。

那条语音灰白沉默地躺在聊天记录里,像一道不该存在的裂痕——系统无法读取,时间戳却清晰得刺眼:凌晨三点十七分,正是她跪倒在监护室外、意识坠入黑暗的瞬间。

她没发过这条语音。

可它确确实实被发送了。

指尖轻颤,她放大界面,反复确认。

没有转码失败提示,没有“文件已损坏”的标识,只有那一行冰冷的小字:“语音消息(无法播放)”。

仿佛某种不属于她的意志,借由她的身体、她的账号,在她失去知觉时完成了传递。

她深吸一口气,按下回拨。

听筒里传来空旷的回响,像是从废弃隧道深处漫上来的风,卷着细微沙砾摩擦的声响。

几秒寂静后,一个声音浮起——不似人声,也不像机械合成,而是介于两者之间,低缓、缥缈,如同梦呓:

“她替你说了。”

林野猛地挂断,手机砸在床沿,弹落在地。

心口那道银痕骤然一凉,仿佛有根无形的丝线从中抽离,带走了些许温度,留下空荡荡的麻木。

她蜷起手指按住胸口,呼吸急促起来。

不是疼痛,这次不是疼……更像是被掏空了一部分记忆,被谁悄悄拿走,换成了陌生的东西。

江予安捡起手机,眉头微蹙。

“你还好吗?”他问,声音温和,掌心覆上她的手背。

她想说“不好”,想把这一切倾倒而出——那道穿墙而过的银影、陈小瞳冷静到近乎残酷的注视、苏晚如刀剖心的话语,还有这通诡异至极的电话。

可当她张开嘴,却发现记忆像雾中的灯塔,轮廓模糊。

他们上周约好去他童年住的老弄堂吃饭。

她说要去看看那个他曾描述过无数次的地方:窄巷尽头挂着褪色蓝布帘的小面馆,梧桐树影斑驳的石库门院落,还有他母亲生前最爱坐的那扇雕花木窗。

他说那里藏着他的“最初安宁”。

可现在,她竟记不清是周三还是周五?

晚饭几点?

甚至……是谁先提起的这个约定?

她挣脱江予安的手,翻出随身携带的皮质日记本,笔尖用力戳进纸页:

我救了她,但我忘了我们。

墨迹洇开一圈,像泪痕未干。

她停顿良久,抬头望向窗外。

夜已深,医院病房楼灯火渐稀,唯有重症区某扇窗仍亮着微光。

就在那光影交界处,一道纤细的身影静静伫立——银灰色轮廓,与夜色融为一体,却又清晰得不容忽视。

那是她自己。

又不是她。

那道影缓缓抬起手,指尖直指她的方向,正对着她的心口。

林野猛然合上日记本,心脏狂跳,耳边嗡鸣不止。

她突然意识到一件事:从昏迷醒来后,她再没能完整回忆起自己是如何走出监护室走廊的。

护士说有人扶她进了观察室,可监控里只有她独自倒下的画面。

没有人进来。

也没有人离开。

只有银光一闪,随即熄灭。

她攥紧本子,指甲掐进封面皮革。

范晓芸活下来了,因为“她”说了会来。

可真正的她,当时已经不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