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荆棘中的常春藤 > 第121章 谁在替你说“没事”

荆棘中的常春藤 第121章 谁在替你说“没事”

作者:顾晨的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7:21:17

林野盯着电脑屏幕上那句“那一巴掌,打在多少人身上”,反复读了三遍。

第一遍,她只是机械地看。

第二遍,喉咙突然发紧,像被什么无形的东西攥住。

第三遍,心口那道银色的荆棘纹身轻轻一颤——不是痛,也不是灼热,而是一种近乎清醒的共鸣,仿佛有谁在她血脉深处低语:你也曾跪在地板上,等着一句“疼不疼”。

她没回邮件。

手指却不由自主地抬起,将这句话抄进新书稿的第一页空白处。

笔尖顿了三次,像是在确认某个深埋的答案。

写完后,她怔了很久,窗外晨光渐亮,照得桌角那支旧录音笔泛出冷白的光泽。

她忽然伸手,按下录音键。

屏住呼吸,轻声问自己:“如果打人的手停了,那接耳光的人呢?谁来问他们疼不疼?”

声音很轻,像一片雪落在冰面上。

可话音落下的瞬间,胸口的银痕又是一阵微动,如同回应。

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论坛后台那些被标记为“无效投诉”的红色标签,还有李维昨晚崩溃时说的那句话——“她死在他前头,死在‘为了他好’的沉默里。”

沉默是最锋利的刀。

她猛地站起身,抓起外套就往外走。

脚步踩过走廊时,心跳越来越快。

她不是要去对抗谁,也不是要掀翻什么真相。

她只是想确认一件事:那些被烧毁的信,是不是真的彻底消失了?

夜色沉沉,论坛大楼像一头蛰伏的巨兽,玻璃幕墙映着城市稀疏的灯火。

她绕开正门,从东侧消防通道潜入,动作轻得像一道影子。

电梯早已停运,楼梯间弥漫着陈年灰尘的味道。

她的手掌贴在扶手上,指尖微微发烫——这是情绪残留的征兆,越靠近档案室,心口的荆棘就越清晰地跳动,像某种生物雷达,在黑暗中搜寻未熄灭的残响。

档案室门锁已坏,只虚掩着一条缝。

推开门,空荡寂静,唯有角落里的焚化炉旁堆着一层薄灰,冷得像死后的余烬。

林野蹲下,慢慢将手掌贴在地面。

闭眼,集中。

银痕开始升温,脑中浮现断续的波形图——那是她独有的感知方式,能把残留的情绪转化为可视化的频率。

灰烬中藏着微弱的情绪峰值,像心跳般缓慢起伏,每一次波动都带着压抑的恐惧和绝望。

她屏住呼吸,指尖顺着最强烈的坐标滑动,仿佛在触摸一段被抹除的记忆。

她取出随身携带的玻璃板,小心翼翼将灰烬平铺其上,指尖轻抚表面,如同安抚一道未愈的伤口。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时,耳边忽然响起一段断续的幻听:

“……我说了,没人信……连姐姐都说我编故事……”

稚嫩的声音,带着哭腔,尾音颤抖着断裂。

终点的情绪坐标清晰指向城东一片老旧家属区——红砖楼、铁皮屋顶、巷口常年晾着湿漉漉的床单,那里住着太多“不该说话”的女人。

林野猛地睁眼,冷汗从脊背渗出。

她还没来得及反应,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老赵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一只黑色垃圾袋。

他没说话,也没阻止她,只是默默走近,递来一个密封袋。

“今天扫出来的,”他声音低哑,“比往常多。”

林野接过,打开一看——是半张未燃尽的信纸,边缘焦黑卷曲,字迹模糊,但中间三个字却异常清晰:

救救我。

落款写着两个字:雨桐。

她的呼吸骤然停滞。

这个名字——和刚才灰烬中浮现的情绪轨迹完全吻合。

不是巧合。

张雨桐不是偶然失踪,不是精神失常,更不是离家出走。

她是三次求助失败后,被迫自我抹除的存在。

一次被当作谎言,

二次被劝“忍一忍”,

三次……连求救的声音都被烧成了灰。

林野缓缓收紧手指,将密封袋攥在掌心。

胸口的荆棘不再刺痛,而是静静发着微光,像一道终于苏醒的印记。

她忽然明白,《荆棘摇篮》写的从来不是她一个人的故事。

它是所有“说不出疼”的人的回声。

她站起身,拍去膝盖上的灰尘,转身走向门口。

老赵看着她,低声问:“你要做什么?”

她没回头,只说了一句:“我要让那些灰,重新开口说话。”林野坐在书桌前,指尖悬停在回车键上,屏幕的光映在她苍白的脸上。

窗外天色尚暗,城市还未完全苏醒,只有远处高架桥偶尔掠过的车灯划破寂静。

她盯着邮箱里那封已编辑好的匿名邮件——照片附在下方:灰烬中铺展的玻璃板、半张焦黑的信纸,以及那三个刺目而颤抖的字:“救救我”。

落款“雨桐”像一根细针,扎进她记忆深处某个从未愈合的裂缝。

她没加任何署名,也没有留下联系方式。

只是在正文写下一句:“她不是疯了,是你们选择听不见。”

按下发送的瞬间,心口那道银荆棘忽然轻轻一颤,不是痛,也不是灼烧,而是一种近乎觉醒的震颤,仿佛沉睡已久的神经末梢被唤醒。

那一刹那,她脑中闪过无数碎片——论坛后台堆积如山的“无效投诉”,老赵默默递来的密封袋,还有幻听里那个带着哭腔的声音:“……连姐姐都说我编故事……”

这些情绪影响从何而来?

为何偏偏是她能听见?

她闭上眼,任由感知蔓延。

银痕微热,如同脉搏般跳动,将那些被掩埋的情绪一点一点抽离出来——恐惧、压抑、绝望,还有一种更深的、几乎被磨平的求生欲。

它们不属于一个人,而是层层叠叠地沉积在这座城市的缝隙里,在无数个夜晚被人吞咽下去,在白天笑着说“没事”的唇齿之间悄然腐烂。

原来她从来不是唯一一个在沉默中听见哭声的人。

她是第一个没有转过头去的。

清晨六点十七分,手机震动了一下。

论坛官网弹出系统公告:【即日起,正式开通匿名求助通道,所有用户可加密提交遭遇的精神压迫、家庭暴力及相关证据,由第三方心理援助机构与妇女庇护所联合响应。】

林野静静看着这行字,没有欣喜,也没有释然。

她感到一种沉重的清明,像穿过浓雾后终于看清了岸边的礁石。

胜利不该属于谁,而真相也不该依赖某个“英雄”的出现。

最深的暴力,从来不是掌掴或禁闭,而是所有人围成一圈,轻描淡写地说:“你想多了。”“忍一忍就好了。”“哪有那么严重。”

她翻开新的日记本,笔尖顿了许久,才落下第一句:

“原来最深的暴力,不是打骂,是所有人一起说——没发生。”

同一时刻,城郊墓园薄雾弥漫。

李维跪在母亲的碑前,手中握着一卷旧磁带。

那是他昨夜从家中尘封的抽屉里翻出的最后遗物——母亲生前偷偷录下的独白,讲述丈夫的冷暴力、亲戚的劝和、医生的敷衍,以及她一次次试图求助却被当作“情绪不稳定”的经历。

他曾把它藏起来,不敢听,更不敢承认。

此刻,他轻轻将磁带放入骨灰盒旁预留的小格中,低声说:

“妈,我听见了。”

风掠过树梢,卷起几片枯叶。

“以后,我说。”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林野站起身,披上外套。

她打开地图软件,输入昨晚从灰烬共振中推演出的那一串模糊坐标——城东老旧家属区,红砖楼群,铁皮屋顶纵横交错,巷口常年晾着湿漉漉的床单,像一面面未降下的白旗。

她走向门口,脚步很轻。

可每一步落下,心口的银痕便忽明忽暗一次,仿佛某种古老的共鸣正在苏醒。

楼梯间回荡着空旷的脚步声,耳边开始浮现出极细微的低语——起初只是气音,像风吹过门缝,渐渐有了节奏,有了温度,甚至……有了名字。

但她没有停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