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荆棘中的常春藤 > 第117章 桥断了,路才开始

荆棘中的常春藤 第117章 桥断了,路才开始

作者:顾晨的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7:21:17

清晨的阳光穿过档案馆门口那块新挂起的告示牌,在水泥地上投下一道斜斜的影子。

【这里不提供救赎,只提供倾听。

请为自己负责。】字迹清瘦而坚定,像是一道划在沙地上的线——不再模糊,不再退让。

少年站在门外,书包歪斜地挂在肩上,手指死死绞着校服衣角,指节泛白。

他嘴唇微微颤抖,声音卡在喉咙里,像被什么无形的东西扼住。

终于,他挤出一句:“我妈……逼我读你的书。她说,不改,我就不是个好孩子。”

林野没有立刻回应。

她静静地看着他,目光落在他眼底那层薄薄的红血丝上——那是长期失眠的痕迹,是恐惧压在胸口太久留下的印记。

她太熟悉这种眼神了。

曾经的她,也这样站在父母面前,等着一句“你错了”,好让自己能低头认罪。

但她没再扮演那个能给出答案的人。

她转身从桌边取出一张印有本市心理援助热线和学校心理咨询室地址的转介单,轻轻递过去。

“去找心理老师,”她的声音很轻,却异常清晰,“我不是解药。”

少年怔住了。

他抬起头,随即,那股长久压抑的情绪猛地冲破堤防,泪水滚下来,一滴一滴砸在转介单上,洇开一小片湿痕。

他没接,也没走,只是站在原地,肩膀微微耸动,像是要把这些年被强加的期待、被扭曲的爱,一点点哭出来。

林野没有安慰,也没有回避。

她只是静静地站着,任风吹动门边那串旧风铃,叮当一声,像是某种仪式的结束。

她转身回到屋内,指尖不经意抚过心口——那里曾布满如荆棘般蔓延的黑色纹路,每一次他人情绪的侵袭都会让它扭曲、溃烂、剧痛。

可此刻,只有一道银白色的旧痕,如月光下的河床,安静地伏在那里。

它不再扩张,不再渗血,甚至在她递出转介单的瞬间,泛起一丝极淡的微光,像呼吸般柔和地明灭了一次。

——再无黑丝游走。

门外,少年终于弯腰捡起了那张湿了的纸,攥紧,转身离去。

脚步起初迟疑,后来渐渐有了方向。

不多时,唐薇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一台笔记本电脑。

她脸色有些发白,眼神却亮得惊人。

“我重新剪了。”她打开视频,画面从一片漆黑开始,渐渐浮现出一个模糊的人影——是林野的剪影,站在聚光灯下,四周是无数伸向她的手,喊着“救救我”“你懂我”“只有你能理解”。

镜头一转,是粉丝群里的聊天记录疯狂刷屏,有人截图她的小说段落当作“心灵咒语”;有人组织读书会,声泪俱下地控诉原生家庭,却把林野奉为“灯塔”;论坛里甚至有人发帖:“如果林野放弃我们,那这个世界就彻底黑了。”

最后,画面定格在那一夜的火盆前——林野烧毁信件,火焰腾空而起,映照她平静却决绝的脸。

“我想把标题改成,《她不是神》。”唐薇的声音有些发紧,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我们都在用‘需要你’,杀死你。”

林野望着屏幕,良久,轻轻点头:“那就让真相烧出来。”

下午,江予安来了。

他带来一个旧纸箱,里面是她早年写下的《情绪日记本》。

封皮已经褪色,边角卷曲,像是被反复打开又合上。

他小心翼翼翻开最后一页,字迹早已风化大半,唯有最后一行,墨痕尚存:

“我终于分清,哪些痛是我的,哪些是别人的。”

江予安的手停在那行字上,久久未动。

然后,他轻轻覆上林野的手背,掌心温热。

“接下来,”他说,“写一本真正属于你的书吧——不为救谁,只为自己。”

林野望着窗外。

夕阳正缓缓沉入城市楼宇之间,将天空染成一片温柔的灰烬。

她打开新文档,光标在空白页上闪烁,像一颗等待跳动的心。

她敲下标题:《我不是你的影子》。

序言第一句,她一字一顿地写下:

“对不起,我不能再替你们活着。”

风从窗缝钻进来,吹动桌上那本烧焦边缘的旧日记。

远处,一辆电车叮叮当当驶过,载着归家的人。

而在某条街角的艺术治疗中心,一块新的海报正在张贴。

黑白底色,中央是一道断裂又延伸的桥,下方写着一行小字:“共情不是吞噬,边界才是慈悲。”

只是此刻,林野还不知道。

林野站在艺术治疗中心的讲台上,灯光柔和地洒在她肩头,像一层薄纱。

台下坐满了人,有曾给她写过信的读者,有因《荆棘摇篮》而走进心理咨询室的陌生人,也有小舟姐姐带过来的艺术疗愈小组成员。

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拼贴画——无数断裂的手与连接的桥交织成河,标题是:“共情不是吞噬,边界才是慈悲。”

她没有拿稿子,只是轻轻靠着讲台边缘,目光扫过一张张脸。

有人眼神炽热,带着期待;有人低头攥着笔,仿佛在等一句能救他们出深渊的咒语。

“我曾经以为,”她开口,声音不响,却穿透了整个空间,“只要我把痛写出来,你们看了,懂了,就能不重蹈我的路。可后来我发现,很多人不是想走出牢笼,而是想把我变成新的牢笼门锁——以为抓住我,就能证明自己没被抛弃。”

台下有人轻微地动了动,像是被刺了一下。

这时,一个年轻女人突然站起来,眼眶通红:“那你现在是不是看不起我们?我们这么需要你,你却说‘我不是解药’?你不救我们了?”

空气骤然凝滞。

林野看着她,那张脸让她一瞬间恍惚——那是十五岁的自己,在母亲撕碎日记那天,站在客厅中央,嘶喊着“你们为什么不听我说”。

那种被世界孤立、只能抓住一根稻草的绝望,她太熟悉了。

但她没有退让。

她直视对方,声音沉稳而清晰:“我搭了桥,但路要你们自己走。否则,我只是换了个方式,继续被钉在十字架上。”

话音落,全场寂静。连风铃都停了。

几秒后,不知是谁轻轻吸了口气。

接着,前排一个戴眼镜的女孩缓缓举起手,声音微颤:“……我想试试自己走。”

像是某种连锁反应,陆续有人举起了手,不多,但足够真实。

林野轻轻呼出一口气,心口那道银痕微微发烫,却不再痛。

它像一枚勋章,标记着溃败与重生的分界线。

当晚,她回到公寓,窗外月光如洗,静静铺在地板上。

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范晓芸的母亲发来的短信:“她醒了,第一句话是‘别让姐姐知道我拖累她’。”

林野盯着屏幕良久,指尖轻轻抚上心口。

银痕安静地伏在那里,像一条沉睡的河。

她忽然笑了,眼角却有些湿润。

她打开录音笔,按下录制键,声音轻得像自语,却又坚定如誓:“从今天起,我的痛,归我。我的光,也归我。”

而在城市另一端的病房里,范晓芸躺在雪白的床单间,手心紧攥着一张湿了角的转介单。

她盯着天花板,呼吸还带着虚弱的颤抖。

然后,她慢慢抬起手,拿起床头的电话,指尖在按键上迟疑了几秒——

终于,她拨了出去。

听筒里传来一声清脆的“嘟——”。

她闭上眼,轻声说:“您好……我是范晓芸,我想预约一次心理咨询。”

几天后,一封邀请函静静躺在林野的邮箱里。

“非暴力家庭论坛·年度分享会”,主办方写道:“我们诚挚邀请您作为特别嘉宾出席,与万千家庭共话爱与成长。”

她点开附件,看到发言名单时,目光一顿。

几位“模范家长”赫然在列,简介中写着:“以严格成就孩子人生”“用鞭策唤醒沉睡天赋”。

窗外,暮色渐沉。

远处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如同无数未熄的执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