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荆棘中的常春藤 > 第43章 摄像头照不到的地方

荆棘中的常春藤 第43章 摄像头照不到的地方

作者:顾晨的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7:21:17

林野的笔尖在数学错题集上洇开一小团墨迹。

摄像头的红光正正照在她发顶,像根烧红的针。

母亲周慧敏今早特意调整过角度,说这样“写作业才专心”。

她机械地抄着二次函数公式,右手肌肉记得该怎么动,可左半边脑子早飘到了另一个地方——那里没有错题集,没有摄像头,只有一张泛着霉味的稿纸,和一行行从骨缝里挤出来的字。

“母亲的手是把尺。量我钢琴键的间距,量我试卷上的分数,量我呼吸的频率。她量得太准了,准到我以为这把尺就是世界的形状。”她在脑内默诵《母亲的手》未删节版,每个字都像钉子,一下下往脊椎里敲。

心口的荆棘突然轻颤,像被风吹动的藤蔓——这是她启动“屏蔽”时的征兆。

上周江予安在论坛说“痛苦是灵魂的刻度”,可此刻她需要的不是刻度,是一堵墙。

“我不听。”她闭了闭眼睛,喉咙里的刺便软了下去。

周慧敏在客厅的脚步声、厨房抽油烟机的嗡鸣、楼下收废品的吆喝,全成了隔在毛玻璃外的声响。

更妙的是,母亲那团永远悬在她头顶的焦虑——像团带电的乌云,此刻竟散成了几缕游丝。

她能感觉到荆棘在收缩,从心口往锁骨退去,每退一寸,皮肤便凉一分。

可代价来得比她想象中快。

当周慧敏端着牛奶推门进来时,她突然记不起这是今天第几回被推门。

“头还晕吗?”母亲的声音像从很远的地方飘来。

她机械摇头,看母亲的手指划过错题集,在“步骤简略”的批注旁打了个勾。

周慧敏走后,她盯着草稿纸上的“林国栋”三个字发愣——父亲的名字在舌尖打了个转,竟像块化了一半的糖,甜得模糊。

傍晚六点,周慧敏的笔记本电脑屏幕蓝得刺眼。

她滑动监控回放,女儿的侧影在画面里凝固成一尊石像:背挺得笔直,笔尖从未离开纸面,连眨眼都保持着每分钟十二次的频率。

“到底是大了。”她转头对靠在厨房门的林国栋笑,眼角的细纹里沾着得意,“上回为染头发闹绝食,现在倒知道轻重了。”林国栋擦碗的手顿了顿,不锈钢碗沿磕在水池上,“叮”的一声。

林野没听见那声脆响。

她的嘴唇正随着脑内的文字轻动:“她的控制像铁笼,可笼子关不住影子。影子会从铁条缝里钻出去,去看笼子外的月亮。”摄像头的红光扫过她翕动的唇,在监控画面里只留下一道模糊的影。

周慧敏点了暂停,眯眼盯了两秒,终究没看出什么——女儿的睫毛在眼下投着安静的阴影,像朵闭合的花。

深夜十一点,林国栋的拖鞋在走廊里发出“吱呀”的声响。

他捧着青花瓷汤碗,碗盖边缘还冒着热气——是傍晚煮的莲藕排骨汤,周慧敏说“浪费”,他便偷偷留了一碗。

站在女儿房门前时,他的手指在门板上悬了三次,第四次才轻轻叩了两下。

“进。”林野的声音像浸了水的棉絮。

门开的瞬间,林国栋被冷气裹了个满怀。

女儿的书桌亮着盏冷光台灯,错题集摊开在最上面,底下压着半本《宋词选》——周慧敏上周刚骂过“不务正业”,此刻却安静躺着,像块被主人遗忘的玉。

他把汤碗放在书角,瓷与木相碰的轻响里,听见自己发颤的声音:“你妈不知道……趁热喝。”

林野抬头。

父亲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白天工地的灰,指甲缝里嵌着洗不净的水泥渍——这些细节她从前能数得清,此刻却像蒙了层雾。

她没伸手去接汤,反而问:“爸,你小时候,敢哭吗?”

林国栋的手在汤碗沿上顿住。

这个问题像颗突然炸开的爆竹,炸得他眼眶发酸。

他想起七岁那年摔断胳膊,母亲说“男孩哭什么”;想起婚礼上父亲醉醺醺拍他背,说“成家了就别掉软蛋泪”;想起女儿第一次被周慧敏当众扇耳光时,他躲在便利店买冰可乐,听着玻璃门“叮铃”作响,把涌到喉头的东西全咽了回去。

“我不敢。”他听见自己说,声音哑得像生锈的门轴。

转身时,汤碗的热气糊了他的眼睛,他摸索着往走廊走,走到尽头又停住。

背对着女儿的房门,他低声补了句:“可你,好像比我勇敢。”

林野“尝”到了那丝悔意。

它裹在汤的热气里,带着点苦涩的甜,像冬夜炉火将熄未熄的余温。

她没说话,只把汤碗端到墙角的矮柜上——没喝,也没倒。

汤碗的倒影里,她看见自己的眼睛,黑得像口深不见底的井。

次日清晨,周慧敏的尖叫穿透了整面墙。

林野在卫生间刷牙,听着母亲摔门进书房的动静,牙膏沫顺着下巴滴在睡衣上。

“浏览器怎么又装回来了?”周慧敏的声音像根被扯紧的琴弦,“还有这些草稿纸——《母亲的手》?写你妈呢?”

林野含着一口漱口水,望着镜子里的自己。

她想起三天前趁母亲买菜时,把U盘塞进阿珍家的门缝。

老阿姨当时在晾床单,蓝布围裙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红毛衣。

“阿珍阿姨,这个……帮我收着。”她把U盘往对方手里一塞,转身就跑,心跳快得像要从喉咙里蹦出来。

此刻阿珍正蹲在客厅的旧电脑前。

U盘插在主机侧面的圆孔里,屏幕上的字被显示器的雪花点割得支离破碎。

她戴起老花镜,逐行往下读:“她掐我手腕时,指甲盖是珊瑚色的。我数过,每道月牙白的宽度都一样——她连生气都要量着分寸。”读到“分寸”两个字时,她的手指在键盘上顿了顿。

窗外的麻雀扑棱着飞过晾衣绳,她突然起身,从收音机后盖抠出个塑料密封袋,把U盘里的内容拷了一份塞进去。

又搬来椅子,踮脚把另一份贴在楼道电箱背面——胶带粘在铁皮上的“滋啦”声里,她想起自己女儿出嫁那天说的话:“妈,有些疼,总得有人帮着记着。”

江予安的台灯在深夜里投下暖黄的圈。

他盯着论坛私信框里的“你的文字,像一场未被诊断的创伤”,光标在“发送”键上悬了十分钟,终究点了下去。

屏幕右下角弹出Ip追踪结果:老城区福明路23号——那是家开了二十年的“晨光网吧”,他上周刚去过,吧台后的墙上还贴着“未成年人禁入”的褪色告示。

他翻开林野的住院档案,病历本上的“焦虑症”三个字被红笔圈了又圈。

比对论坛帖子的用词:“荆棘”出现27次,“刻度”出现12次,和病历里“胸口刺痛如被刺扎”“时间感模糊”的描述严丝合缝。

他摸出钢笔,在新文档里写下:“创伤性叙事作为情绪代偿的可能性——LY-0736个案。”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里,他仿佛看见那个在医院走廊里替护工说话的女孩,正握着另一支笔,在黑暗里写自己的病历。

深夜两点,林野跪在飘窗上。

她盯着楼下的路灯,看光晕在玻璃上晕成模糊的圆。

心口的荆棘已经退到锁骨下方,像条褪色的项链。

这三天她每天练习“屏蔽”:盯着摄像头,默念“我不听、我不看、我不痛”,直到母亲的焦虑变成远处的蝉鸣,父亲的叹息散成风里的尘。

可代价是,她记不清周慧敏昨天骂了几句,记不清早餐吃的是包子还是馒头,甚至记不清“林国栋”这三个字该怎么拼。

“如果忘了痛,我还能写出真实吗?”她摸着心口的皮肤,那里只剩淡淡的灼热感,像块刚愈合的伤疤。

窗外的城市灯火刺得她眯起眼,可这一次,她没急着躲进黑暗。

风从窗缝里钻进来,掀起书桌上的稿纸,最上面一页写着:“自由是带着失忆的眩晕,一步步走回自己的身体。”

晨光透过纱窗爬进来时,林野摸了摸心口。

荆棘的触感轻得像片羽毛,正一寸寸往锁骨下退去。

她不知道,当周慧敏再次查看监控时,会看见她低头写题的侧影,睫毛在眼下投着安静的阴影——像朵即将绽放的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