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92章 学术研讨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第92章 学术研讨

作者:清雪沐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7:21:05

第九十二章 学术研讨

沈青教授的研讨组,如同一扇骤然开启的窗,将更高维度的学术清风源源不断地送入封瑶和徐卓远的世界。每周的研讨,早已超越了普通课程的意义,变成了一场场令人心潮澎湃的“智力冒险”。在这里,与陈墨等顶尖头脑的每一次碰撞,都可能点燃意想不到的思维火花,那种在知识前沿探索的刺激感,让他们甘之如饴。

封瑶尤其在这种环境中找到了久违的归属感。她前世的阅历如同一枚沉淀的琥珀,让她在看待复杂问题时,总能多一份超越年龄的沉稳和穿透表象的独特视角;而今生近乎严苛的扎实努力,则为她提供了参与深度对话的坚实知识基石。她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是观点的贡献者,甚至开始能敏锐地捕捉到徐卓远或陈墨那般缜密思维中偶尔闪现的、不易察觉的疏漏。

一次聚焦于“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在复杂网络预测中的应用”的深度讨论中,陈墨提出了一个结构精巧、堪称优雅的模型简化思路。徐卓远正凝神屏息,沿着陈墨的逻辑进行推演,试图验证其普适性。就在这时,封瑶却微微蹙起了秀眉,她凝视着智能黑板上流动的公式,轻声开口,声音虽轻,却足以让讨论暂停:“陈墨学长,这个简化在静态网络拓扑结构下或许完美成立,但如果我们将节点视为带有时变属性的动态实体,这种简化会不会在迭代反馈中引入难以察觉的累积误差,最终导致长期预测的系统性失效?”

陈墨闻言,滑动的手指骤然停在半空。他推了推眼镜,目光锐利地重新检视自己的模型假设,指尖在虚拟屏幕上快速划动,进行着心算验证。片刻后,他坦然地抬起头,眼中非但没有不悦,反而闪过一丝激赏:“你说得对。是我忽略了时间维度上非线性耦合可能带来的放大效应。这个简化……需要附加严格的约束条件才能成立。”他看向封瑶,目光里那份原本因徐卓远而存在的“熟人关照”,此刻已转变为对等学术伙伴的、实实在在的认可,“封瑶学妹,你的心思确实非常缜密。”

徐卓远在一旁静静看着,嘴角不受控制地微微上扬,那是一种源自心底的、与有荣焉的骄傲。他的女孩,正在她所热爱并擅长的领域,凭借着自身的才华与努力,散发出无可遮掩的、璀璨的光芒。

研讨结束后,陈墨罕见地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收拾东西离开,而是径直走到封瑶和徐卓远面前。他的语气依旧平稳,但话语的分量却不轻:“下个月,有一个由几所顶尖高校联合举办的‘智慧城市数据挑战赛’,侧重点在于算法的前沿创新与实际场景的落地应用。我们目前的团队架构,还缺一个对数据内在规律敏感、且具备清晰建模思路的核心成员,”他的目光明确地落在封瑶身上,发出了直接的邀请,“封瑶学妹,我个人认为你非常合适。有兴趣加入吗?”

这无疑是一个极佳的实践平台,更是对她能力最直接的肯定。封瑶心脏怦然一动,下意识地侧头看向身旁的徐卓远,寻求他的意见。徐卓远回给她一个温暖而坚定的微笑,眼神中满是鼓励与支持。

“非常感谢学长的邀请,我很感兴趣,”封瑶压下心中的雀跃,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专业和镇定,“不过,为了能更好地评估和准备,我需要了解一下具体的赛程时间安排和更详细的项目要求说明。”

“相关资料和初步构思,我晚些整理后发到你邮箱。”陈墨办事向来雷厉风行,达成意向便不再多言,点头示意后便转身离开。

回宿舍的林荫小道上,秋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徐卓远紧紧牵着封瑶的手,半是玩笑半是感慨地说:“看来我们瑶瑶是块真正的瑰宝,无论放在哪里,都掩不住自身的光芒。能让陈墨这家伙主动开口邀请,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他语气里那丝极力掩饰却依旧被捕捉到的细微酸意,让封瑶忍不住莞尔。

她故意用肩膀轻轻撞了他一下,调侃道:“怎么,我们徐大学神这是产生危机感了?”

徐卓远握紧她的手,停下脚步,转身正视着她,夜色中他的目光深邃而坦诚:“是,我承认,有一点。” 他毫不避讳地承认,声音低沉而认真,“看到你变得越来越好,被更多优秀的人看到和认可,我发自内心地为你高兴,甚至比我自己取得成就还要开心。但偶尔,心底也会冒出一点自私的念头,希望这么好的你,只有我知道,只属于我一个人就好。” 他顿了顿,指尖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但是,瑶瑶,我更深知,禁锢你的翅膀是最大的错误。我更想做的,是为你鼓风,陪你一起,看你翱翔在更广阔无垠的天空。”

这番话语,没有丝毫的虚伪与矫饰,如同一道温润的暖流,精准地熨贴着封瑶的心房。她明白,这正是徐卓远对她最深沉的尊重与毫无保留的爱惜。她用力回握他的手,十指紧密相扣,仿佛要将彼此的生命线缠绕在一起:“卓远,无论未来我能飞得多高、多远,牵引着风筝的那根线,永远都牢牢系在你的手里。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

两人相视一笑,秋夜的微凉仿佛被彼此眼中炽热的暖意彻底驱散,只剩下掌心传递的、令人安心的温度。

---

周末,封瑶抽空回家拿取换季的衣物。推开家门,熟悉的家常饭菜香气扑面而来,瞬间抚平了连日忙碌带来的疲惫,心中一片安宁。母亲李婉正在厨房里忙碌,锅铲碰撞声伴随着浓郁的香气传出。父亲封卫国则依旧坐在他那张靠窗的书桌前,只是与以往不同,他的手边除了那本被翻得有些卷边的《高等数学》,还多了几本打印出来的论文摘要和几张画满了示意图、写满推导过程的稿纸。

“爸,妈,我回来了。”封瑶放下背包,自然地走到父亲身边。

封卫国闻声抬起头,眼中带着些许熬夜留下的血丝,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却显得格外振奋。他指着笔记本上一处略显复杂的推导步骤,语气带着一种学生请教老师般的认真:“瑶瑶,你回来得正好,快来看看,爸对这个问题理解得对不对?关于傅里叶变换在信号滤波里面的具体应用,这个卷积的过程……”

封瑶俯身仔细看去,心中不禁微微一惊。父亲笔下的推导步骤虽然略显繁琐笨拙,不如教科书那般简洁,但其内在逻辑却异常严谨,甚至还在旁边用铅笔画了一个简易的信号波形与频谱对应关系图,以帮助理解抽象的频域概念。这绝非一朝一夕、浮光掠影所能达到的理解深度。

“爸,您这里的基本思路是对的,但卷积定理的应用前提需要再明确一下,特别是在时域和频域的对应关系上……”封瑶拿起桌上的铅笔,放柔了声音,开始耐心地、一步步地为父亲讲解起来,时不时在稿纸的空白处写下关键的公式和注释。

一个耐心教,一个认真学,书房里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融洽与和谐氛围。李婉端着切好的水果走出来,看到这父女俩头挨着头,一个讲一个听的情景,眼眶不由得微微发热,悄悄背过身,用围裙角擦了擦湿润的眼角。她比谁都清楚,丈夫这番近乎笨拙的坚持,早已超越了最初那句“不能给女儿丢脸”的简单想法,而是真正地、努力地想要跨过那道横亘在他与女儿世界之间的知识鸿沟,想要在她追逐那片星辰大海的征途上,哪怕只能为她递上一块最微不足道的垫脚石,他也心甘情愿,全力以赴。

“爸,您这进步速度,真的让我刮目相看。”讲解告一段落,封瑶看着父亲笔记本上越来越清晰的笔记,由衷地赞叹道。

封卫国脸上迅速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得意,随即又立刻绷住,故作严肃地清了清嗓子,试图维持住父亲的威严:“嗯,这些基础性的东西,只要肯下功夫,捡起来也不算太难。”他目光游移了一下,状似不经意地提起,“对了,你们那个‘星图’项目,后面要是有什么需要验证的简单数学模型,或者数据清洗、标注之类的粗活,嗯……也可以让我试试手。”

封瑶看着父亲明明眼中写满期待,却还要强装镇定、生怕给她添麻烦的样子,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深深触动了。她立刻用力点头,语气轻快而肯定:“太好了!爸,您这可真是雪中送炭。我们团队最近正好在整理一批历史观测数据,里面有一部分需要人工进行精细核对和标签归类,正发愁人手不够呢!您愿意帮忙就太好了!”

封卫国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仿佛接到了什么重大任务,腰板都不自觉地挺直了几分,立刻拍板应承下来:“没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保证按时按质完成!”

这一刻,封瑶深深地感受到,重生带来的治愈,远不止是她和徐卓远之间那场刻骨铭心的爱情得以圆满,更包括了眼前这弥足珍贵的、正在被一点点重新构建起来的亲情桥梁。父亲正用他沉默而坚定的方式,笨拙却又无比执着地,弥补着前世那些因忙碌、因隔阂而造成的疏离与深深遗憾。

---

挑战赛的准备工作随即紧锣密鼓地展开了。陈墨作为队长,展现出了极高的效率和领导力,迅速确定了团队的主攻方向——“基于动态图神经网络与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短时交通流预测”。团队核心成员除了封瑶和陈墨本人,还包括一位计算机系大四的学长赵峰,主要负责核心算法框架的搭建与优化,以及一位负责数据预处理和基础编码工作的大三学弟王睿。

几次小组讨论下来,封瑶凭借其清晰的数据洞察力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很快赢得了王睿的敬佩。然而,她也敏锐地察觉到,那位大四的学长赵峰,对她似乎抱有一种超出寻常工作关系的关注。这种关注并非言语上的轻浮或冒犯,而是体现在诸多细节:他投来的目光总是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与深入探究的意味;在集体讨论中,他总是会有意无意地优先询问她的看法;甚至偶尔会以“深入探讨”为名,私下通过通讯软件与她交流一些明显超出当前项目范围的理论问题,言语间不乏对其聪慧与才情的赞叹。

封瑶对此心知肚明,始终保持着礼貌而明确的专业距离,将所有交流重心都严格限定在项目本身。她并非不谙世事,那种目光背后所隐含的意味,她隐约能够感知。但这一切,却丝毫无法在她平静的心湖中激起任何涟漪,她的内心世界早已被徐卓远的身影和与他们共同未来的憧憬填得满满当当,再无半分空隙容纳他人。

这天晚上,封瑶和徐卓远照例在图书馆的静谧角落并肩自习。封瑶正全神贯注地核对着一组复杂的模型参数,手机屏幕忽然亮起,是赵峰发来的消息,询问一个关于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算法细节的问题。问题本身确实与项目当前面临的难点相关,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封瑶拿起手机,正准备组织语言回复,旁边却伸过来一只骨节分明的手,轻轻按在了她的手机屏幕上,挡住了她的视线。

徐卓远不知何时已放下了手中的笔,侧过头来看着她。图书馆柔和的灯光落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映得他那双总是盛满温和笑意的眼眸,此刻却显得有些幽深,他压低了声音,语气里带着一丝难以忽略的紧绷:“这个赵峰……如果我没记错,这已经是今天第三次单独找你了。” 那话语中弥漫的、再明显不过的醋意,几乎要凝成实质。

封瑶先是一愣,随即看到他脸上那难得流露出的、带着清晰占有欲的别扭表情,心底忍不住泛起一丝又想笑又心疼的复杂情绪。她顺从地放下手机,主动伸出手去,覆上他按在屏幕上的手,纤细的指尖在他温热的掌心轻轻挠了挠,像是一只安抚的小猫,低声问道:“真的吃醋了?”

徐卓远抿了抿薄唇,没有否认,只是执拗地看着她,提出了一个看似合理的要求:“项目相关的问题,完全可以放在团队群里公开讨论,集思广益,效率更高。”

“好,听你的。”封瑶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拿起手机,将赵峰发来的问题完整地复制下来,然后粘贴到了项目小组的四人微信群里,并特意@了全体成员,“@陈墨 @赵峰 @王睿,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关于时间序列的异常点检测,赵峰学长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们集思广益一下,看看哪种方法更适合我们当前的数据特征。”

发完后,她将手机屏幕转向徐卓远,让他能清晰地看到自己发出的内容,眉眼弯起,带着几分狡黠又温柔的笑意:“徐同学,这样处理,您还满意吗?”

徐卓远看着她那清澈见底、坦荡得没有丝毫阴霾的眼神,心中那点因外人介入而产生的微妙醋意和不安,瞬间如同被阳光驱散的薄雾,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满得几乎要溢出来的信任与爱意。他反手将她的手紧紧包裹在自己掌心,力道坚定而温暖,低声承认:“是我不好,有点小气了。”

“不是小气,”封瑶摇摇头,收敛了笑意,神情变得无比认真,她凝视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是因为在乎。你的感受,我全都明白,也放在心上。”她顿了顿,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仿佛在陈述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卓远,无论是赵峰,还是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任何人,都不会改变任何事。我的心很小,从很久以前开始,就只装得下一个人。前世如是,今生如是,未来,亦永如是。”

这并非热恋中随口而出的甜言蜜语,而是历经两世轮回,跨越生死界限后,沉淀下来的、最为郑重的承诺。

徐卓远的心被这朴素却无比沉重的话语彻底填满,所有因外界干扰而产生的细微忐忑与不安,都在这一刻被彻底抚平。他深深地望着她,眼中翻涌着如同星河倾覆般的浓烈深情,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两个沉甸甸的字:“我知道。”

图书馆里依旧静谧,空气中弥漫着陈旧书卷特有的馨香,以及两人之间那无需言说便已心照不宣的、温暖而安稳的情感流动。窗外的夜空深远,繁星点点,恒久地闪烁着,仿佛在无声地见证着这份历经时光洗礼、跨越重重阻碍而愈发坚韧、熠熠生辉的爱情。

新的挑战,新的人际互动,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颗颗石子,不可避免地激荡起层层涟漪。但封瑶深知,她的内心已然拥有了强大而稳固的锚点——来自爱人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支持,来自家庭重新构筑的温暖与守护,以及那个在不断突破自我、日益变得强大而坚定的灵魂本身。这些力量共同构筑起的坚实港湾,足以让她无畏前方任何风浪,满怀信心与勇气,稳健地驶向那片属于他们的、星辉璀璨的广阔远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