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69章 科研突破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第69章 科研突破

作者:清雪沐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7:21:05

第六十九章封瑶科研突破

徐家之行顺利落幕,带来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松弛感。并非全然胜利的喜悦,更像是一场重要的心理仗打完,确认了自己防线的稳固与内心的从容。那道曾经横亘在她与徐卓远世界之间的、象征着阶层与审视的无形高墙,在她平和而坚定的目光中,似乎悄然矮去了几分。她不再将其视为需要仰望或击碎的目标,而是开始理解,那不过是构成徐卓远人生背景的一部分,与她自家小吃店的烟火气一样,都是各自来路上的风景。

回到校园,封瑶的生活重心再次完全沉入学术的深海。周明教授的指点如同精准的导航,让她在“动态情绪权重因子”的迷雾中找到了那条虽狭窄却清晰的小径。她不再贪求构建庞杂的模型,而是按照周教授的建议,从“单一情绪维度(她选择了‘喜悦-沮丧’谱系)在短时序对话中的权重变化”这个最小核心问题切入。

这个过程枯燥却踏实。她将自己埋首于文献与代码之中,反复推敲数学定义,清洗和标注大量的对话片段数据。实验室的白板上写满了演算过程和临时灵感,有时为了一个参数的优化,她可以对着屏幕沉思数小时。偶尔遇到连徐卓远看似随意的点拨都无法立刻解决的难题时,她也不再像前世那样轻易陷入自我怀疑的焦躁,而是学会了与问题共存,将其拆解成更小的模块,耐心地尝试各种可能性,记录每一次失败,从中寻找规律。这种“研究者的耐心”,是她前世浮躁心态下从未真正掌握的能力。

这天傍晚,实验室只剩下她一人。夕阳的余晖透过高大的窗户,在她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温暖的光影,也将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染上了一层金色。她已经连续三天卡在一个数据拟合的节点上,理论推导看似完美,但模拟曲线总是出现非预期的抖动。她反复检查了数据预处理、模型结构,甚至怀疑过基础公式,却一无所获。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准备明天再战时,脑海中忽然闪过周教授曾经提到过的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注意初始随机种子对梯度下降初期稳定性的影响”。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念头划过,她迅速修改了代码中一个关于参数初始化方式的设置,重新运行程序。

屏幕上,光标闪烁,数据流快速滚动。片刻后,那段之前始终无法平滑、带着明显锯齿的曲线,终于在她调整了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参数后,如同被抚平的绸缎,优雅地延伸出了理想的轨迹!

一股微小的、却无比真实的成就感,如同暖流般涌遍全身。无关乎任何人的认可,仅仅来自于与知识本身角力后,凭借自己的洞察和坚持取得的胜利。她靠在椅背上,轻轻呼出一口积压已久的浊气,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形成一个极其满足的弧度。这种凭借自身力量一点点攻克难关的感觉,正是她前世渴望却始终未能牢牢握在手中的——内核的稳定与自信。它不再依赖于外界的评价,而是根植于对自我能力的确认。

“看来,进展不错?”低沉熟悉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

封瑶回头,看到徐卓远倚在门框上,不知看了多久。他眼中带着清浅的笑意,还有一丝更为深邃的欣赏,仿佛在见证一朵花苞历经积蓄后,悄然绽放的瞬间。

“嗯!”封瑶用力点头,眼睛因兴奋而格外明亮,她指着屏幕上那条完美的曲线,语气带着分享喜悦的雀跃,“你看!这个拟合节点终于跑通了!就是那个初始随机种子的问题,我之前完全没往那里想!虽然只是很小的一步,但感觉……特别踏实。”

徐卓远走近,没有立刻看屏幕,而是先看了看她因激动而微红的脸颊,然后才俯身仔细审视数据。片刻后,他点头肯定:“思路很清晰,能想到这个细节,说明你对模型的理解又深了一层。找到这个关键点,后面的推导和泛化到其他情绪维度会顺利很多。”他没有过多夸赞成果本身,而是精准点出了她思维方式和方法上的进步,这比单纯的表扬更让她感到被理解和认可,是一种建立在同等学术视野下的交流。

“走吧,带你去吃点东西,庆祝一下这小步的胜利。”他自然地拿起她搭在椅背上的外套,动作流畅而理所当然。

封瑶这才感到胃里空空,欣然同意。两人走在华灯初上的校园里,晚风带着初夏的微醺,拂动路边的香樟树叶,沙沙作响。封瑶难得放松,像只卸下重担的小鸟,轻快地聊着这几天实验中的趣事和烦恼——比如某个数据清洗的坑,或是突然灵光一现的瞬间。徐卓远大多时候安静听着,偶尔回应几句,或提出一两个关键问题引导她更深层次地思考,目光始终落在她身上,带着一种全然的接纳与无声的守护。

就在这时,封瑶包里的手机响了起来。她拿出来一看,屏幕上跳动着“妈妈”两个字。

她的心跳漏了一拍,脸上的笑容微微凝住。前世,自从她考入这所远离家乡的顶尖学府,与父母的关系便仿佛隔了一层无形的膜。她敏感于父母的辛劳,内心深处爱着他们,却又莫名自卑于那个小小的、烟火气缭绕的小吃店背景,觉得它无法融入周围看似光鲜亮丽的环境。这种矛盾让她在通话时常常变得沉默、敷衍,甚至有时会下意识地回避提及家里的情况。父母似乎也敏锐地察觉了她的这种“不自在”和距离感,联系渐渐少了,生怕打扰了她“更好的生活”,那份爱变得愈发小心翼翼。

重活一世,再次看到这个名字,封瑶心中涌起的是浓得化不开的愧疚与汹涌的思念。她深吸一口气,对徐卓远做了一个“稍等”的手势,快步走到路边一棵枝叶繁茂的梧桐树下,接起了电话。

“妈。”她开口,声音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久违的亲昵和柔软,仿佛瞬间回到了被父母捧在掌心的年少时光。

电话那端似乎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女儿会是这样的语气。随即传来封母带着些许小心翼翼和难掩关切的声音:“瑶瑶?在忙吗?没打扰你学习吧?”背景音里隐约还能听到熟悉的、店里碗碟碰撞的细微声响。

“不忙,妈,我刚做完实验,正好休息呢。”封瑶连忙说道,声音放得更轻更柔,“你和爸呢?店里忙不忙?最近天气热了,你们要注意身体,别太累着。”

“还好,还好,就那样。你爸他壮实着呢!”封母的语气明显放松了些,带着被关心后的欣慰笑意,“就是你爸刚还念叨,说他昨晚梦见你回来了,在店里像小时候一样,手脚麻利地帮忙收碗擦桌子呢。”

简单的一句话,却像一根细针,轻轻扎在封瑶心口最柔软的地方。前世,她曾多么抗拒在同学面前提及家里的营生,甚至假期都找各种借口不愿回去帮忙,觉得那是“丢面子”的事情。她此刻几乎能想象出,父亲说起这个梦时,那带着憨厚笑容又夹杂着些许失落和怀念的表情。那个她曾经想要逃离的、充斥着油烟味的小小空间,却是父母日夜操守的天地,也是承载了她无数成长记忆的港湾。

“妈,”封瑶的声音有些哽咽,但她迅速仰头眨了眨眼,控制住了情绪,“等这个课题阶段忙完,我就找时间回去看你们。我也想家了,特别想吃爸做的红烧排骨,想吃咱家店里的招牌小馄饨,想想都要流口水了。”她试图用轻快的语调掩饰内心的波澜。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是封母明显带着惊喜和些许难以置信、甚至有些语无伦次的声音:“真的?哎呀,你学习要紧,回来一趟多麻烦,路上折腾……不过你要是真回来,妈让你爸给你做一大盘!不,做两盘!排骨管够!小馄饨也管够!你想吃啥妈都给你做!”

听着母亲那几乎要满溢出来的、毫不掩饰的高兴,封瑶的眼眶彻底湿润了。原来,父母所求的,从来都不是她有多么出人头地,能给他们带来多么优渥的生活,仅仅是这一份简单的惦记,一句“想家了”,和一颗愿意靠近、愿意理解的心。她曾经视为负担的,恰恰是他们最珍贵的拥有。

她又和母亲聊了几句家常,仔细问了问他们的身体,叮嘱他们注意休息,别舍不得开空调,才在母亲依依不舍的“快去吃饭,别饿着,钱不够跟家里说”的熟悉唠叨中挂了电话。

结束通话,封瑶握着尚有余温的手机,在原地站了一会儿,平复着翻涌的心绪。晚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却吹不散她心头的暖意和释然。当她转过身时,看到徐卓远就站在几步之外,安静地等待着,没有丝毫不耐,目光温和,仿佛已守护良久。

“家里还好吗?”他走上前,轻声问,语气中没有探究,只有纯粹的关心。

“嗯,”封瑶抬起头,眼中还带着一丝未干的水光,嘴角却漾开一个无比真实、带着卸下重负后轻松感的微笑,“他们很好。我只是觉得,以前的自己,有点傻,也有点……混账。”她用了稍微重一点的词,来表达内心的悔意。

她没有明说,但徐卓远似乎从她刚才通话时细微的表情和语气,以及此刻的感慨中明白了什么。他没有追问细节,只是伸出手,轻轻握了握她的手腕,一个短暂却坚定有力的安慰动作,传递着无声的支持。

“徐卓远,”封瑶看着他,眼神清亮而坚定,如同被泪水洗涤过的星辰,“我想,真正的强大,不是剥离过去,或者伪装成另一个自己。而是能够坦然拥抱自己的来处,理解并接纳它赋予你的一切——无论是坚韧、勤劳,还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烟火气息——并带着从那里获得的所有力量,清醒地、自信地走向想要的未来。对吗?”

就像她不再畏惧徐家可能存在的审视,因为她拥有了自我价值的内核;也不再回避自家小吃店的背景,因为那是生她养她的根,是她性格中踏实与韧性的来源。它们都是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共同构成了她此刻能够站在这里,不卑不亢、内心充盈的全部底气。

徐卓远凝视着她,女孩眼中闪烁着一种他从未如此清晰见过的光芒,那并非反射自他人或外界环境,而是源于自身内在力量被点燃后散发的星光,稳定、自信,且充满生命力。他心中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潮,是欣赏,是庆幸自己能见证她的蜕变,或许还有一丝为她感到的骄傲。

“对。”他沉声回应,语气无比肯定,目光深邃如海,“你正在这样做。”而且,做得如此之好。好到让他时常忘记她曾经的敏感与阴郁,只看得见眼前这个越来越通透、越来越坚韧,在学术和心性上都散发着独特光芒的封瑶。她的成长速度,有时甚至超乎他的预料。

这一刻,校园的路灯次第亮起,柔和的光晕勾勒出彼此清晰的轮廓,在地上拉出长长的、时而交叠的影子。他们站在光与影的交界处,一个完成了与过往部分的和解,确认了内心的根基;一个见证了心上人又一次破茧成蝶,内心充满了温存的触动。

奔赴的意义,在这一刻,似乎又深邃了一层。它不仅是朝向彼此,更是携手朝向那个更好的、更完整的自己。而通往未来的道路上,由内在力量点亮的星光已然初绽,虽然微小,却足够坚定,照亮的是他们共同成长、相互映衬的身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