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68章 双向救赎成长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第68章 双向救赎成长

作者:清雪沐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7:21:05

第六十八章 双向救赎成长

徐父那通电话带来的涟漪,并未在封瑶心中持续太久。它更像一剂强心针,让她更清晰地认识到,前路虽有挑战,但她已非昔日吴下阿蒙。将微起波澜的心绪妥善收纳,封瑶的注意力很快回到了当前最紧迫的两件事上:论文瓶颈,以及即将到来的徐家之行。

次日,封瑶便带着整理好的思路和那些困扰她许久的难题,敲响了周明教授办公室的门。

周教授见到她,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仿佛早已预料到她的到来。“是封瑶啊,进来坐。我正想着,你差不多该来找我了。”他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目光扫过她手中那份写满笔记的文件夹,眼中带着赞许。

封瑶心中一暖,那份因求助而产生的细微忐忑瞬间消散大半。她将自己对“动态情绪权重因子”的理论深化构想、遇到的数学建模困境,以及数据验证层面的疑虑,条理清晰地陈述出来。

周教授听得十分专注,不时在本子上记录几笔。待封瑶说完,他并未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抛出了一连串启发性的问题:“你觉得你目前模型最大的‘动态’特性体现在哪里?是随时间变化,还是随交互语境变化,或是随用户个体特征变化?它的‘权重’本质,是概率性的,还是确定性的?你希望这个模型最终解释什么,预测什么?”

这些问题如同精准的手术刀,一层层剥开了封瑶脑海中那些模糊不清的混沌,迫使她必须更深刻地审视自己构想的核心。她时而凝神思索,时而与周教授激烈讨论,办公室里的空气都仿佛因思维的碰撞而变得炽热。

“你的想法很有价值,切入点也很巧妙。”周教授最终总结道,语气肯定,“但正如你所感,理论基础需要夯实。我建议你,不要急于构建庞大复杂的模型,可以先从一个最简化的核心假设出发,用最严格的数学语言去定义它,然后寻找或设计一个小而精的数据集去验证这个假设。比如,你可以先从‘单一情绪维度在短时序对话中的权重变化’这个小课题入手……”

周教授的一席话,如同在迷雾重重的森林中为她指明了一条清晰的小径。他不仅指出了方向,还推荐了几篇非常对口的经典文献和一套适合她现阶段的数据处理工具。封瑶离开办公室时,感觉压在心口的那块巨石被移开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清晰的目标和跃跃欲试的动力。

她立刻投入了新的研究节奏中。白天,她按照周教授指点的方法,重新梳理理论框架,沉下心去研读那些之前觉得晦涩难懂的数学论文;晚上,她在实验室的电脑前,一点点地调试代码,处理数据。过程依然艰苦,时常会遇到新的难题,但那种清晰感受到自己正在一点点攻克难关、知识边界在不断拓展的感觉,让她甘之如饴。

徐卓远将她的努力和进步看在眼里,欣慰之余,守护的方式也悄然变化。他不再只是送餐和陪伴,有时会在她对某个数学推导百思不得其解时,看似随意地路过,点出一两个关键概念,引导她自己去查阅资料;有时会在她数据处理卡壳时,分享一个更高效的算法思路。他始终恪守着“引路人”的界限,绝不越俎代庖,却总能在关键时刻,为她点亮一盏灯。

与此同时,徐家周末的聚会,也像一道淡淡的背景音,萦绕在两人之间。徐卓远抽空简单向封瑶介绍了方家的情况,方父与徐父是多年好友兼合作伙伴,方婧比他小一岁,如今在另一所顶尖大学读金融,从小便是长辈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优秀且……颇具个性。

“她性格比较直率,有时候说话可能不太注意方式,”徐卓远斟酌着用词,“如果她说了什么让你不舒服的话,不用在意。”

封瑶只是笑了笑,眼神平静:“没关系,我明白。”重活一世,她若还在意几句无关紧要的言语讥讽,那便是白活了。她更在意的,是如何在这场聚会中,展现出与徐卓远比肩的从容与得体。

聚会前一天,封瑶特意抽出半天时间,仔细斟酌了衣着——一条简约大方又不失柔美的米白色连衣裙,搭配一件浅色针织开衫,清新温婉,恰到好处。她甚至细心地向徐卓远询问了徐父徐母大致的喜好,准备了得体的见面礼——一套品相上好的茶叶给徐父,一方真丝绣帕给徐母,不算贵重,却足见用心。

她的这份郑重与从容,让徐卓远心中悸动不已。他看着她细致准备的模样,仿佛看到了未来她与他共同面对更多人生场景的缩影。他伸出手,紧紧握住她的,低声道:“别紧张,一切有我。”

封瑶回握住他,笑容温静而有力:“我不紧张。我只是想让他们知道,站在你身边的人,值得。”

周末傍晚,徐卓远驾车带着封瑶驶向那个位于城西、环境清幽的别墅区。越是接近,前世一些模糊而不安的记忆碎片便隐隐浮现——那是她从未被正式邀请踏入的领域,象征着疏离与高高在上的审视。但这一次,当她看着车窗外渐次亮起的温暖灯火,以及身边驾驶人沉稳的侧影,心中那片小小的阴霾很快被坚定的光芒驱散。

徐家的别墅低调而雅致。他们抵达时,客厅里已隐约传来谈话声。徐卓远轻轻握了握封瑶的手,然后推开了门。

客厅内,徐父正与一位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方父)坐在沙发上品茶,徐母则陪着一位衣着时尚、妆容精致的年轻女孩(方婧)在落地窗边欣赏一盆兰花。听到动静,几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了过来。

方婧的目光尤其直接,带着毫不掩饰的打量,从封瑶的头发丝扫到鞋尖,那双漂亮的眼睛里,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和比较。

“爸,妈,方叔叔,”徐卓远神色自若地打招呼,然后侧身,将封瑶轻轻引至身前,声音清晰而稳定,“这是封瑶。”

封瑶适时地上前一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不卑不亢地微微躬身:“伯父,伯母,方叔叔,你们好。打扰了。”她的声音清亮悦耳,姿态落落大方,没有丝毫怯场。

徐父放下茶杯,目光在封瑶身上停留片刻,相较于电话里的模糊印象,眼前这个女孩的沉静气质让他眼底闪过一丝讶异,他点了点头,语气还算温和:“来了,坐吧。”

徐母也走了过来,她保养得宜的脸上带着社交式的微笑,接过封瑶递上的礼物时,客气地道了谢,但那份客气中,带着一种天然的疏离感。

最耐人寻味的是方婧。她踩着高跟鞋走近,笑容明媚,话语却像裹着蜜糖的细针:“这就是封瑶学姐吧?总听徐伯伯和卓远哥提起你,说你特别厉害,拿了区域赛的金奖呢!真是没想到,学姐不仅能力强,长得也这么温柔漂亮。”她说着,目光似是无意地瞟向徐卓远,语气亲昵,“卓远哥,你藏得可够深的呀。”

这话听着是夸奖,实则暗藏机锋,隐隐将封瑶定位为一个“意外”和“被隐藏”的存在。

若在前世,封瑶或许会因这隐含的比较和微妙的态度而瞬间自卑退缩,但此刻,她只是保持着得体的微笑,迎上方婧的目光,语气平和坦然:“方婧学妹过奖了。金奖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卓远他在项目里给了我们很多关键指导,能和他一起学习、进步,是我的幸运。”

她四两拨千斤,不仅谦逊地回应了夸奖,更自然而然地将徐卓远拉入同一阵营,强调了彼此是“一起学习、进步”的关系,巧妙地化解了那份被刻意营造出的疏离感。

徐卓远适时地接话,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封瑶的‘动态情绪权重’构想是项目核心,李院士也赞誉有加。她的能力和潜力,有目共睹。”他说话时,目光始终落在封瑶身上,那份维护与认可,清晰无比。

徐父闻言,眼中若有所思。徐母脸上的笑容则微微顿了顿,重新打量了封瑶一眼。

方婧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一瞬,随即又恢复如常,只是不再试图将话题围绕在封瑶身上,转而和徐母聊起了最近的时尚潮流。

接下来的晚餐,气氛表面上算是和谐。封瑶举止得体,用餐礼仪无可挑剔。在长辈问话时,她回答清晰有条理,谈及自己的专业和项目时,眼神清亮,言语间透露出扎实的功底和清晰的思考,既不夸夸其谈,也不畏缩怯懦。当话题转到她不熟悉的领域时,她便安静倾听,偶尔点头微笑,姿态从容。

徐父偶尔会问徐卓远几句学业和未来规划,徐卓远的回答简洁而有力。他说话时,会不时自然地给封瑶布菜,动作熟稔而体贴,这些小细节,无声却坚定地表明着他的态度。

晚餐后,徐父将徐卓远叫到书房,似乎有事要谈。客厅里,只剩下封瑶、徐母和方婧。

方婧似乎找到了机会,笑着看向封瑶,语气带着几分好奇:“封瑶学姐,听说你家里是开小吃店的?真羡慕你,生活一定很多姿多彩,不像我们,整天被拘着学这学那,挺没意思的。”

这话语中的优越感和隐隐的刺探,几乎不加掩饰。徐母也端起茶杯,看似随意,实则关注着封瑶的反应。

封瑶心中微哂,面上却依旧温婉,她抬起眼,目光清澈地看向方婧,声音柔和却带着力量:“是啊,我父母经营着一家小店,虽然忙碌,但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我觉得很踏实,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坚韧和乐观。至于学习,”她微微一笑,“无论是课堂知识还是生活实践,只要能让人成长,都有其价值。就像方婧学妹精通金融时尚,我在专业领域努力深耕,我们只是在不同的道路上,追寻各自的价值而已,谈不上谁更精彩。”

她不回避自己的出身,反而将其转化为一种正向的品质,同时不卑不亢地肯定了自我道路的价值,将对方隐含的贬低巧妙化解。

徐母看着封瑶,眼中第一次露出了些许真正的讶异和思索。这个女孩,似乎和她之前想象的,不太一样。她身上没有那种小家子气的畏缩,也没有急功近利的讨好,有的是一种内核稳定的从容与通透。

这时,徐卓远和徐父从书房出来。徐卓远径直走到封瑶身边,自然地牵起她的手,对徐母和方婧道:“时间不早了,明天还有课,我送封瑶回学校。”

徐父点了点头,对封瑶道:“嗯,路上小心。以后有空,可以和卓远常回来。”

这句话,虽平淡,却无疑是一种初步的接纳。

离开徐家别墅,坐进车里,夜晚微凉的空气让人精神一振。徐卓远没有立刻发动车子,而是侧过身,深深地看着封瑶,眼中是毫不掩饰的赞赏与骄傲:“今晚,你表现得非常好。”

封瑶靠坐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才露出一丝属于这个年龄女孩的、带着点俏皮的疲惫,笑道:“比写论文还耗神些。不过,”她转头看他,眼中星光点点,“总算没有给你丢脸。”

“你从来都不会给我丢脸。”徐卓远握住她的手,语气郑重,“封瑶,是你让我看到了更好的可能性。”是她的出现,她的坚韧与蜕变,照亮了他原本按部就班、略显清冷的人生轨迹。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回校的路上。封瑶望着窗外流转的灯火,心中一片宁静与满足。学术的高峰,她正在稳步攀登;他世界的门槛,她已凭借自己的力量,坦然迈入。

这一次,他们的奔赴是双向的。她在努力走向他,而他,始终在她身边,为她披荆斩棘,也为她照亮前路。成长的阵痛、外界的审视,都无法再让她退缩。因为她知道,内核的力量,源于自身的强大,也源于身后那双永远支撑着她的、温暖而坚定的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