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35章 春意萌动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第35章 春意萌动

作者:清雪沐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7:21:05

第三十五章 春意萌动

苏瑾的来访与那条带着警告意味的信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第二颗石子。但这一次,涟漪并未扩散太久,便被实验室302内部愈发坚韧的凝聚力所消弭。封瑶那番不卑不亢的回应,像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外界的纷扰与审视隔绝开来。

徐卓远的状态,发生了微妙而持续的变化。他依旧沉默,依旧投入,但那种近乎自毁的、将自身与外界隔绝的冰冷强度,似乎减弱了些许。他不再完全沉浸于个人的代码世界,偶尔会在林修宇或陈烁遇到难题,抓耳挠腮时,沉默地走过去,指点一两句关键;也会在裴云深提出某个天马行空的架构设想时,罕见地没有直接否定,而是蹙眉思索片刻,给出更严谨的补充意见。

最明显的变化,是他与封瑶的交流。他们之间关于技术瓶颈的讨论愈发深入,常常是封瑶提出一个大胆的、跳脱常规的思路,徐卓远则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将其细化、落地,两人思维的碰撞,激发出无数灵感的火花。这种默契,超越了简单的队友协作,更像是一种智力上的共鸣与共舞。

“这里,如果用动态自适应算法替代静态阈值,是不是能更好地应对突发流量?”封瑶指着屏幕上一段复杂的网络拓扑图。

徐卓远倾身靠近,目光专注地随着她的指尖移动,清冽的气息若有若无地传来。他沉吟片刻,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出另一组参数模型:“理论可行,但计算开销会增大。可以尝试结合轻量级预测模型,提前预判流量峰值,进行资源预分配。”

“聪明!”封瑶眼睛一亮,“这样就能在保证响应速度的同时,控制成本了。”

徐卓远没有回应这句夸奖,但敲击键盘的指尖微不可察地轻快了些许。他侧头,看到封瑶近在咫尺的侧脸,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专注的神情让她整个人仿佛在发光。一种陌生的、温热的情绪,如同初春解冻的溪流,悄然漫过他心间那片荒芜的冻土。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一位戴着黑框眼镜、身材高瘦的男生站在门口,神情有些腼腆:“请问……这里是‘星桥’项目组吗?我叫陆星辰,计算机系大二的,看到你们挂在公告栏的招募启事,想来试试。”

众人的目光聚集过去。招募助手是裴云深前几天提议的,项目进入攻坚期,一些重复性的测试和文档整理工作确实需要人手。

裴云深作为名义上的“公关负责人”,率先迎了上去,笑容和煦:“是的,欢迎。我是裴云深,这是我们的核心成员。”他简单介绍了一圈。

陆星辰有些紧张地推了推眼镜,目光在接触到徐卓远时明显亮了一下,带着显而易见的崇拜:“徐学长!我拜读过你在期刊上发表的那篇关于分布式系统一致性的论文,真是太精彩了!”

徐卓远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算是回应。

封瑶却心中一动。陆星辰……这个名字,她前世似乎有印象。不是在本校,而是在几年后一场顶尖的学术会议上,一个来自普通高校、却因提出颠覆性边缘计算架构而一鸣惊人的年轻学者,好像就叫陆星辰。据说他出身寒微,靠自学和极强的钻研精神闯出了一片天。如果真是他……

封瑶主动开口,语气温和:“陆同学你好,我是封瑶。能问问你为什么对我们项目感兴趣吗?”

陆星辰看向封瑶,眼神清澈:“我觉得你们项目的理念很吸引人,‘构建更智能、更人性化的物联网络’,这不仅仅是技术堆砌,更像是有一种……关怀在里面。”他顿了顿,有些不好意思,“而且,我知道徐学长是核心,希望能跟着学长学到东西。”

他的回答直接而真诚,没有太多虚饰。封瑶看向徐卓远,用眼神询问他的意见。

徐卓远的目光在陆星辰身上停留了两秒,似乎是在评估,最后简洁地吐出一个字:“可以。”

林修宇咧嘴一笑:“嘿,欢迎加入!正好我这堆测试用例快把我逼疯了!”

陈烁也默默点了点头。

于是,陆星辰成为了实验室302的新成员。他话不多,但做事极其认真细致,交给他的任务总能超额完成,而且常常能提出一些角度刁钻却切中要害的问题。他的到来,像一股清泉注入,带来了新的活力。

一次,团队在处理一个棘手的多协议兼容性问题时陷入了僵局。连续几天的讨论都未能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气氛有些沉闷。

深夜,实验室里只剩下封瑶、徐卓远和还在整理测试报告的陆星辰。

封瑶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轻叹:“难道真的要退回使用那个笨重的通用网关吗?那样我们的能耗指标就很难看了。”

徐卓远盯着满屏的代码,眉头紧锁,周身气息再次变得有些冷硬。似乎一旦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他潜意识里那种“必须完美、不容有失”的压力就会浮现。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陆星辰忽然小声开口:“那个……封学姐,徐学长,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封瑶立刻鼓励地看向他:“你说说看。”

陆星辰有些紧张地舔了舔嘴唇,走到白板前,拿起笔一边画一边说:“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不追求在核心层实现全协议解析,而是设计一种可插拔的‘微协议适配器’?就像积木一样,每个适配器只负责一种或几种特定协议的转换,部署在靠近数据源的边缘节点。核心层只处理标准化后的数据流……”

他越说越流畅,一个清晰而巧妙的分布式适配架构在白板上逐渐成型。

封瑶的眼睛越来越亮,这思路完美避开了现有方案的瓶颈,将复杂性分散,反而提升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效率!

徐卓远也直起身,目光锐利地盯着白板,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这是他深度思考时的习惯。半晌,他沉声开口:“架构可行。关键在于微适配器的轻量化设计和动态加载机制。”

他看向陆星辰,眼神里第一次带上了明确的、属于学术层面的认可:“这个想法,很有价值。”

陆星辰的脸瞬间涨红了,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真、真的吗?谢谢学长!”

封瑶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徐卓远这块冻土,并非坚不可摧。卓越的才华、纯粹的求知欲,如同星火,能够一点点融化他自我封闭的坚冰。陆星辰的出现,不仅带来了解决方案,更像是一个印证——印证徐卓远所追求的技术世界,并非他父亲眼中“无用”的孤高,而是真正能吸引同道中人、创造价值的存在。

接下来的几天,团队围绕着陆星辰提出的新架构全力攻关。徐卓远负责核心框架的设计与论证,封瑶协调各方进度并优化算法细节,裴云深和林修宇负责模拟测试环境的搭建,陈烁则开始着手新架构的文档编写,陆星辰则包揽了大量的基础编码和测试工作。

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实验室里弥漫着一种热火朝天的氛围,键盘敲击声、讨论声、偶尔林修宇因为一个测试通过而发出的欢呼声,交织成一曲充满活力的交响乐。

期间,徐父又让秘书打来过两次电话,语气一次比一次强硬,要求徐卓远出席某个商业酒会,均被他以“项目关键期,无法离开”为由直接拒绝。他没有再像以前那样,在接完电话后长时间地陷入阴郁沉默,只是深吸一口气,便将注意力重新投入到眼前的代码中。

封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的欣慰如同涓涓细流,持续流淌。她能看到,徐卓远内心深处那棵渴望挣脱束缚、向阳而生的幼苗,正在顽强地破土而出。她所做的,不过是为他守护住这一方能够自由呼吸、被理解、被认可的土壤。

这天晚上,新的架构核心模块终于调试通过。看着测试平台上流畅运行的数据流,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太棒了!陆学弟,你可是立了大功了!”林修宇用力拍着陆星辰的肩膀,把他拍得一个趔趄。

陆星辰不好意思地挠头笑:“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

裴云深笑着提议:“阶段性胜利,值得庆祝!我请大家喝奶茶!”

“赞成!”陈烁难得地高声附和。

徐卓远站在一旁,看着欢呼雀跃的队友们,灯光落在他清俊的脸上,勾勒出柔和的线条。他的目光掠过林修宇,掠过裴云深和陈烁,掠过激动得脸红的陆星辰,最后,定格在封瑶身上。

封瑶正笑着接过裴云深递来的奶茶,察觉到他目光,转过头来。四目相对,她冲他微微一笑,那笑容温暖而明亮,仿佛盛满了整个星空的星光。

徐卓远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微微侧过脸,掩饰性地喝了一口手中微凉的茶水,却感觉一股暖意,从胸腔深处,不可抑制地弥漫开来。

这片他曾经抗拒、视为临时避难的实验室,这些他最初并未投入太多期待的“队友”,还有身边这个……一次次将他从冰冷深渊拉回,用坚定和温柔为他构建起一片坚实后方的女海。

他们,正在成为他灰白世界里,最鲜活、最温暖的色彩。

星火已燃,冻土之下,春意萌动。通往未来的星桥,不仅连接着理想的彼岸,也悄然连接起两颗越靠越近的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