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21章 物理竞赛习题集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第21章 物理竞赛习题集

作者:清雪沐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7:21:05

第二十一章 物理竞赛习题集

徐卓远桌洞里那盒匿名胃药和卡片,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小石子,虽然轻巧,却在他和封瑶周围的人际关系中漾开了圈圈涟漪。这涟漪虽细微,却足以扰动原本相对封闭的“徐卓远星系”的运行轨迹。

封瑶对此并未表现出过多的惊讶或不安。她深知,随着徐卓远因她的介入而逐渐褪去冰冷的外壳,他本身的光芒必然会吸引外界的注视。她只是在那天早上,将自己带来的那碗温热的南瓜小米粥放在徐卓远桌上时,状似无意地轻声说:“看来关心你的人不少。”她的目光扫过那盒包装精致的药,语气平和,听不出任何试探或醋意,更像是一种对客观事实的陈述,同时也是一种微妙的提醒——他的世界,不再仅有她一个变量。

徐卓远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他厌恶这种来历不明的、带有某种试探意味的关怀,这让他感觉边界被侵犯。他更习惯,也更在意的,是手边这碗正散发着淡淡谷物清香的粥,以及身边这个总能精准洞察他需求、给予恰到好处温暖的人。他拿起那盒药和卡片,只看了一眼上面娟秀却陌生的字迹,便随手放进了书包的侧袋,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任何犹豫或探究的意味,仿佛那是什么亟待处理的无关杂物。

“谢谢。”他低声对封瑶说,这次的声音比昨天在医务室里少了几分沙哑,多了些温润。他开始习惯接受她的照顾,并尝试表达谢意,尽管依旧简短,却已是他情感表达上的一大进步。这声“谢谢”,不仅仅是为了这碗粥。

封瑶笑了笑,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她懂得适可而止,过度的关注反而会给他压力。她将注意力转回自己的书本,但眼角的余光却像精准的雷达,留意着周围的动静。她知道,第一个被引力扰动吸引过来的“小行星”即将出现。

果然,课间时分,隔壁班的苏晓拿着一本物理竞赛习题集,笑意盈盈地走了过来。她先是对徐卓远表达了程式化的关心:“徐卓远同学,身体好点了吗?”得到对方一个疏离但礼貌的点头回应后,便很自然地将目光转向封瑶,这是她接近这个悄然变化的“星系”最合理的切入点。

“封瑶,昨天老师讲的这道关于电磁感应的综合题我一直有点疑问,看你笔记记得很详细,能请教一下吗?”苏晓的声音温温柔柔,态度诚恳,让人难以拒绝。她选择的是一个颇有难度的问题,既能展示自己的水平,又能顺理成章地介入。

封瑶抬起眼,对上苏晓清澈却带着一丝探究的目光。她记得这个女生,成绩优异,性格温和,在年级里人缘很好,前世里似乎也对徐卓远有过若有若无的好感,只是当时的徐卓远像一块密不透风的绝对零度坚冰,任何人都无法靠近。而这一世,因为她的介入,徐卓远周围那层坚冰似乎出现了一丝裂痕,透出了些许微光,引来了外界的注视。

“当然可以。”封瑶接过习题集,快速浏览了一下题目,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几种解法。她没有立刻讲解,而是先问:“你是卡在哪个步骤了?是楞次定律的应用方向,还是能量守恒部分的计算?”这种提问方式,直接切中要害,也显示了她对问题本质的把握。

苏晓略微一怔,随即指出了自己的困惑点。封瑶便开始条理清晰地讲解起来,她的思路清晰,语言简洁,不仅解释了步骤,还点明了题目背后考察的物理思想模型,甚至引申了一道类似的经典题型。

苏晓听得十分认真,时不时点头,眼中流露出真诚的佩服:“原来这个边界条件要这样处理……谢谢你封瑶,你讲得比老师还容易理解。”她说着,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旁边正在安静看书的徐卓远,语气带着些许感叹,“你和徐卓远同学都好厉害,感觉你们讨论问题时,就像在另一个频道,思维同步得让人羡慕,我们都插不上话呢。”

这话听起来像是羡慕和自嘲,但细品之下,却带着一丝微妙的试探,试图界定封瑶和徐卓远之间那种旁人难以介入的、近乎“同频共振”的默契,并将自己(以及其他人)置于“外界”的位置。

封瑶心中了然,面上却不动声色。她合上习题集,递还给苏晓,微笑道:“只是讨论得多了,比较熟悉彼此的思路而已。物理思路的碰撞本来就需要磨合,你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来一起讨论,多一个人可能还会有新的灵感。”她的话大方得体,既坦然承认了与徐卓远的特殊默契(这是一种无形的宣告),又敞开了交流的大门,不给人留下任何排外或小家子气的口实,将苏晓那句微妙的“界定”轻松化解为“可加入的讨论”。

苏晓眼神闪烁了一下,脸上的笑容依旧甜美:“那太好了,以后可能要经常麻烦你们了。”她又寒暄了几句,便拿着习题集离开了。转身的刹那,她脸上的笑容淡了些许,眼底多了一抹深思。封瑶的回应,既展现了实力,又不接招,让她意识到这个对手远比想象中更难应对。

封瑶看着她的背影,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徐卓远这块“璞玉”逐渐显露光泽,必然会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包括善意的关怀,也包括苏晓这种带着好奇与好胜心的接近。而她需要做的,不是筑起高墙将他隔离,那无异于重蹈前世的覆辙。她需要引导他学会在保持本心的同时,与外界进行适度、健康的交流,学会识别与应对复杂的人际信号。这本身也是他成长的一部分,是他未来走向更广阔天地必须修炼的课题。

与此同时,周屿也察觉到了班级里微妙的气氛变化。关于封瑶和徐卓远“关系匪浅”的议论,他听到了不少,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冰山学霸终于被暖心同桌融化了”。自习课上,他几次想找封瑶说话,却看到她不是在与徐卓远低声讨论问题,就是在埋头学习,那种专注投入、彼此间仿佛存在无形屏障的氛围,让他感觉有些难以融入。

他想起昨天雨中封瑶搀扶徐卓远离开的背影,那种自然而然的亲近感,是他从未在徐卓远身上见到过的,也是封瑶对他周屿不曾有过的。一种说不清是失落还是不服气的情绪在他心中滋长。他自认是徐卓远为数不多的、勉强能说上几句话的“朋友”,也曾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比如大大咧咧的邀约)去靠近他,却总感觉隔着一层无形的壁障。而封瑶,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走进了那层壁垒。

在一次体育课自由活动时,他抱着篮球,带着几分他自己都未察觉的较劲心态,走到正在树荫下看书的徐卓远旁边。

“喂,徐卓远,身体没事了吧?”周屿用脚轻轻踢了踢地上的石子,语气尽量显得随意,如同往常一样。

徐卓远从《天体物理概论》的书页中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嗯。”目光便又回到书本上。

周屿看着他这副油盐不进的样子,心里有些憋闷,他试图将话题引向那个能引起他反应的人:“封瑶……她照顾人还挺细心的哈。昨天看你那样,我们都吓了一跳,多亏了她。”他紧紧盯着徐卓远,不放过他脸上任何一丝细微的变化。

徐卓远翻书的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沉默了片刻,就在周屿以为他不会回答时,他再次开口,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罕见的肯定:“她很可靠。”

只是简单的四个字,却像一块石头砸在周屿心上。他从徐卓远口中听到的对一个人的正面评价,屈指可数,尤其是如此直接地肯定其“可靠”。这背后所代表的信任和依赖,是周屿努力了两年都未曾获得的。他意识到,在封瑶和徐卓远之间,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他无法理解、也无法介入的牢固联结,这种联结超越了普通的同学关系,甚至超越了他所理解的“朋友”范畴。

“是啊……是挺可靠的。”周屿有些悻悻地应了一声,心底涌起一股无力感。他拍了拍篮球,像是要发泄掉这股莫名的烦躁,转身跑回了球场,将所有的情绪都宣泄在激烈的跑动和一次次用力的投篮中。

封瑶将周屿的举动和离开时略显落寞的背影看在眼里,心中轻轻叹了口气。周屿本质不坏,热情仗义,只是性格直率,心思不够细腻,像一团渴望靠近却不懂方法的火焰。前世的他,也曾试图温暖徐卓远,结果要么是徒劳,要么是因方式不当而让徐卓远更加封闭。这一世,或许她可以找个机会,用一种更温和的方式,让他明白徐卓远的世界需要的是什么样的靠近,化解他这份不必要的失落感,毕竟,多一个真诚的朋友,对徐卓远总是好事。

几天后的周末,封瑶以感谢徐卓远平时讲题为名,邀请他去家里吃饭。她提前和母亲打了招呼,说会带一个同学回来,并简单说了徐卓远家境特殊和他有胃病的情况,特意叮嘱母亲不要表现得太过度关心,以免让他不自在。

封母是一位温柔而善解人意的中学教师,接触过各种性格的学生,听了女儿的话,立刻了然于心,准备了丰盛而清淡的菜肴,营造了一种自然随意的家庭氛围。

当徐卓远略显拘谨地踏入封瑶家充满生活气息的、摆放着绿植和家庭照片的客厅时,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食物香气,看到封母脸上温暖而不带丝毫怜悯的笑容,他身体有瞬间的僵硬。这种家庭式的、毫无保留的温暖,对他来说是极其陌生的领域,甚至让他本能地想要退缩。

“是小徐吧?快请进,瑶瑶常提起你,说你学习特别厉害,帮了她很多忙呢。”封母热情地招呼他,语气自然亲切,将他定位为“帮助女儿的同学”,巧妙地化解了他的尴尬。

这恰到好处的态度,让徐卓远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他礼貌地欠身,声音比平时更低沉:“阿姨好,打扰了。”措辞是客套的,但那份不易察觉的紧张,封瑶看在眼里。

饭桌上,封母没有过多地追问他的家庭情况,只是不着痕迹地关心着他的学业和身体,聊起自己学生时代学物理的趣事,叮嘱他学习再忙也要注意休息,按时吃饭,并热情地给他夹菜,语气自然得像对待自家子侄。封瑶则在一旁笑眯眯地补充,说着学校里的趣事,偶尔调侃一下徐卓远在解题时的“不近人情”,气氛轻松而融洽。

徐卓远沉默地吃着饭,感受着口中家常菜温暖妥帖的味道,听着身边母女俩自然的交谈,一种奇异的、类似于“家”的暖流,缓缓包裹住他。他不善于应对这种场面,大部分时间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在封瑶或封母问到时,简短地回答一两个问题。但封瑶敏锐地注意到,他握着筷子的手指不再像刚开始那样用力得泛白,挺直的背脊也微微放松了一些,甚至在封母讲到一个有趣的段子时,他嘴角似乎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

离开封瑶家时,天色已晚,月朗星稀。封瑶送他到楼下。

“今天……谢谢你,还有阿姨。”徐卓远站在路灯下,昏黄的光线为他清冷的轮廓镀上了一层柔和的暖色。他的声音很低,却比以往任何一次道谢都显得郑重,仿佛这几个字有千钧之重。

“不客气呀,我妈很喜欢你,说你沉稳又聪明。”封瑶看着他,眼中漾着浅浅的笑意,月光洒在她身上,显得格外温柔,“以后要是懒得去食堂,或者想换换口味,随时欢迎你来我家。我妈还说,下次给你试试她的拿手药膳汤,对胃好。”

徐卓远没有立刻回答。他抬眼望向远处沉沉的夜色,那里是他习惯了的孤独与清冷。又收回目光,落在封瑶带着笑意的、无比真诚的脸上。那一刻,封瑶仿佛看到他深邃的眼眸中,有什么坚硬的东西,悄然碎裂了一小块,流露出一丝极其微弱的、名为“眷恋”的情绪。这情绪如同投入深潭的一粒微光,虽然细小,却打破了永恒的黑暗。

“好。”他最终轻轻应了一声。

这一个字,轻得像夜风,却重重地落在了封瑶的心上。她知道,这对于将自己封闭在孤岛上的徐卓远而言,意味着一次巨大的信任交付和向外的试探性跨越。他不仅接受了她个人的善意,也开始尝试接触和接纳由她连接的、更广阔的情感世界。

看着他转身离去的背影渐渐融入夜色,封瑶知道,她正在成功地、一点点地,为这颗孤独运行的星星调整着轨道。让他明白,他的世界不必只有冰冷的公式和永恒的黑暗,也可以有温暖的烟火气,和愿意与他并肩而行、共享星光的人。情感的引力扰动固然存在,但只要核心轨道稳定,这些扰动终将成为调整路径的助力。

新的变量已然激活,人际的引力场复杂微妙,但她有信心,凭借着重生的先知与坚定不移的温柔,引导他避开前世的暗礁,驶向更广阔、更温暖的星海。而接下来即将到来的市级物理竞赛集训,将会是另一个重要的节点,那里有更激烈的竞争,也有……更意想不到的相遇和考验。封瑶深吸一口微凉的夜气,眼中闪烁着期待与冷静并存的光芒。故事的篇章,正在她精心地编织下,缓缓展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