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深海缉恋 > 第10话:数据宅的反击:她画出了毒贩路线图

凌晨三点的南城禁毒支队办公区,只剩下林小满所在的角落还亮着灯。日光灯管发出轻微的嗡鸣,在空荡的房间里荡出回声,像某种持续不断的质疑。林小满揉了揉发酸的眼睛,镜片上已经蒙了层薄雾,她摘下眼镜,用衬衫袖口胡乱擦了擦,指腹触到冰凉的金属边框时,才想起这副眼镜还是去年军队文职考核时买的——当时战友打趣说“这眼镜能看透数据,却看不透人心”,现在想来,倒像是句谶语。

桌上的咖啡杯空了第三个,褐色的渍痕沿着杯壁蜿蜒而下,像极了冷藏车在监控画面里留下的轨迹。三天前的海鲜市场乌龙事件像块烙铁,狠狠烫在她的职业尊严上。特警收队时压抑的笑声、沈严摔在桌上的文件、老张家属在警局门口哭红的眼睛……这些画面在她脑海里反复滚动,最终都定格成同一个念头:必须找到毒贩的真正路线。

她重新戴上眼镜,指尖在键盘上敲出一串指令。屏幕上瞬间跳出密密麻麻的代码,绿色的字符在黑色背景里流淌,像极了她父亲书房里那盏老式台灯透出的光。林小满深吸一口气,将全市近三个月的交通监控数据、卡口记录、甚至外卖配送异常点都导入模型——这些是她软磨硬泡,从交警支队和大数据中心借来的“家底”,光是存储这些数据的硬盘,就堆了满满一纸箱。

“林参谋,还没休息啊?”值班室的老李端着保温杯经过,打了个哈欠,“沈队刚巡逻回来,让你别熬了,明天再弄。”

林小满头也没抬:“李叔,我这模型还差最后一个参数。”她的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却透着股不容置疑的执拗。

老李叹了口气,没再多劝。这几天整个支队都看在眼里,这个被沈队批得狗血淋头的文职参谋,没为自己辩解过一句,只是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除了吃饭睡觉,眼睛就没离开过屏幕。有人说她死要面子,有人说她不懂变通,但老李总觉得,这姑娘眼底的劲儿,像极了年轻时的沈严——认准的事,八头牛都拉不回来。

凌晨五点,天边泛起鱼肚白时,模型终于跑完了最后一组数据。林小满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腿麻得差点摔倒,她扶住桌沿,盯着屏幕上逐渐成形的红色轨迹,心脏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

屏幕中央,一条加粗的红线从市郊军事管理区出发,绕开了三个主要卡口,穿过两个城中村的狭窄巷道,最终消失在红泥港码头的方向。而这条红线的分支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十几个黄色圆点——那是毒贩换车的位置,其中一个圆点,正好对应着老张被灭口的废弃仓库。

“找到了……”林小满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哭腔。她抓起桌上的打印纸,一股脑塞进打印机,纸张吞吐的声音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七点整,沈严带着巡逻队回到警局,刚推开办公室的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

原本干净的会议室外墙,被贴满了打印出来的地图。A4纸一张接一张拼接起来,从走廊一直延伸到会议室门口,上面用不同颜色的马克笔标注着轨迹、时间、监控盲区——红色是毒贩主路线,黄色是换车点,蓝色是警方监控覆盖区,甚至还用荧光笔标出了几个“外卖小哥常抱怨堵车”的异常路段。

最显眼的是红泥港码头的位置,被画了个巨大的红圈,旁边用小字写着:“监控设备三个月前报修,至今未恢复——源自城管局维修记录第376号”。

“这是……”沈严身后的队员们也看傻了眼,昨天还在嘲笑林小满“纸上谈兵”的小王,此刻正踮着脚,指着其中一个换车点:“这不就是上周三我们设卡的地方吗?当时觉得那辆白色面包车不对劲,追了两条街没追上!”

林小满抱着最后一摞打印纸从办公室走出来,眼下的乌青比昨天更重了,但眼睛亮得惊人。她看到沈严,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像只受惊的兔子,手里的图纸却攥得更紧了:“沈队,我……”

“这是你画的?”沈严打断她的话,声音比平时低沉,听不出情绪。他走上前,手指落在红泥港的红圈上,指尖划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标注,突然停在一个黄色圆点旁——那里写着“17:05,监控信号中断47秒”。

“这里为什么中断?”他问。

“是附近工地的塔吊挡住了信号,”林小满立刻回答,语速快得像倒豆子,“我查了施工日志,那天下午五点到六点,塔吊正好在这个位置作业,我用三维建模模拟过,刚好能遮住卡口的摄像头。”她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点开一个模型动画,屏幕上,虚拟的塔吊缓缓转动,精准地挡住了监控画面。

沈严盯着手机屏幕,又抬头看了看墙上的地图,沉默了足足半分钟。队员们都屏住了呼吸,谁都知道沈队最烦这种“花里胡哨”的东西,上次林小满提交的数据分析报告,就被他批成“纸上谈兵”。

“用Excel画的?”沈严突然开口,语气里听不出嘲讽,反倒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惊讶。

林小满愣了一下,才点头:“嗯,用了数据透视和可视化插件,还有……”

“行了。”沈严抬手打断她,转身对队员们说:“通知技术科,核对红泥港码头的监控报修记录;小王,去查那个工地的塔吊司机;其他人准备装备,半小时后开会。”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墙上的地图,最终落在林小满身上,“林参谋,进来一下。”

林小满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抱着图纸跟他进了办公室。沈严的办公室很简单,墙上挂着全市地图,桌上摆着个旧相框,里面是个穿警服的中年男人,笑得一脸憨厚——后来林小满才知道,那是沈严牺牲的师父。

“坐。”沈严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自己则靠在桌沿上,“你怎么确定红泥港是终点?”

“因为这里是唯一符合‘军用物资运输’和‘隐蔽性’两个条件的码头,”林小满翻开图纸,指着其中一页,“红泥港以前是军用码头,十年前废弃后转给了地方,但部分航道还保留着军用标识,普通缉私艇不会靠近。而且根据潮汐表,未来三天都是低潮期,小型货船可以直接靠岸卸货。”

她的手指在纸上快速移动,每一个数据都脱口而出,眼神里的自信和三天前那个手足无措的文职判若两人。沈严看着她,突然想起老张生前常说的话:“严子,别总觉得枪杆子才管用,脑子有时候比子弹还厉害。”

“你父亲……林建军同志,以前是搞军需运输的?”沈严突然问。

林小满的动作顿住了,指尖微微颤抖:“是,他以前在总后勤部,负责军用物资调配。”

“他失踪前,有没有跟你提过‘红泥港’?”

这个问题像根针,刺破了林小满强装的镇定。她低下头,声音有些发闷:“他失踪前一个月,说要去查一批‘有问题的物资’,还说……还说红泥港的潮水不对劲。”当时她只当是父亲工作太累,胡言乱语,现在想来,每一个字都藏着深意。

沈严没再追问,从抽屉里拿出一个证物袋,里面装着老张货车里找到的那个U盘:“技术科破解了一部分,里面提到‘深海’会在红泥港‘收货’,时间不明。”他把证物袋推到林小满面前,“你的模型能算出他们可能的交易时间吗?”

林小满看着U盘上的划痕,突然想起父亲失踪前给她寄的最后一个包裹——里面只有一本航海日志,其中一页用红笔圈住了“初七、望日、大潮”几个字。她猛地抬头:“今天是农历初六,明天是初七,红泥港的大潮时间是凌晨三点到五点!”

沈严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备车,去红泥港踩点。”他抓起椅背上的外套,走到门口时又停下,回头看了眼还愣在原地的林小满,“带上你的电脑,还有……”他指了指她的衬衫,“换身方便行动的衣服。”

林小满看着他的背影,突然觉得眼眶发烫。她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文职制服,又看了看墙上那张被红笔圈住的红泥港地图,指尖轻轻抚过“深海”两个字——那是老张用生命留下的线索,也是父亲失踪前反复念叨的词。

十五分钟后,林小满背着笔记本电脑站在警车旁,身上换了套借来的作训服,显得有些宽大。沈严递给她一顶鸭舌帽:“戴上,别让人认出你是文职。”

警车驶出警局时,林小满回头看了眼那面贴满图纸的墙,阳光透过玻璃照在上面,红色的轨迹像一条蜿蜒的血痕,从过去延伸向未知的深海。她不知道红泥港等待他们的是什么,也不知道父亲的失踪和这场贩毒案究竟有什么关联,但此刻握着方向盘的沈严,看着导航屏幕时专注的侧脸,让她突然觉得,那些冰冷的数据和复杂的线索背后,或许真的藏着通往真相的路。

车窗外,一辆黑色轿车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车窗贴着深色的膜,看不清里面的人。林小满无意中瞥了一眼后视镜,只觉得那辆车的车牌有些眼熟,像是……三天前在海鲜市场外看到的那辆。

她刚想提醒沈严,却见沈严突然猛打方向盘,警车拐进一条狭窄的巷子。林小满的后背撞在车门上,笔记本电脑差点滑出去。

“沈队?”

“坐稳了。”沈严的声音紧绷,眼神盯着后视镜,嘴角却勾起一抹冷笑,“有人不想让我们去红泥港。”

巷子尽头,一辆卡车横在路中间,挡住了去路。沈严踩下刹车,警车在距离卡车三米的地方停下。他拔出手枪,推开车门:“待在车里别出来。”

林小满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卡车后面,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她下意识地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红泥港的地图正缓缓放大,码头仓库的位置闪烁着红色的警示灯。而在屏幕右下角的监控窗口里,一个模糊的黑影正从卡车后面绕出来,手里握着的东西,在阳光下反射出金属的光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