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深海缉恋 > 第150话 他看我的眼神里,多了我看不懂的东西

夜色像块浸了墨的绒布,把红泥港的路灯晕成一个个模糊的光圈。林小满走在前面,军绿色的作训服下摆被海风掀起,露出脚踝上沾着的造船厂锈迹。沈严跟在她身后半步远,左肩的绷带在路灯下泛着冷白的光,像条未愈的伤疤。

“今天谢谢你。”林小满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时,颈后的枫叶胎记刚好落在路灯的光斑里,红得像团小火苗,“要不是你发现通风管的‘沈’字,我们可能还困在实验室里。”

沈严的脚步顿了顿,目光在她胎记上停留了半秒,又迅速移开,落在她沾着机油的鞋尖上:“是你先发现涂鸦里的航海路线。”他的声音很轻,像被海风磨过,“文职的观察力,有时候比枪管用。”

这话里带着点调侃,却没了之前的尖锐。林小满想起第一次见面时,他皱着眉说“缉毒靠的是枪不是Excel”,现在却会承认她的“观察力”。她忍不住笑了笑,从口袋里摸出颗水果糖,是下午撤离时从他外套口袋里掉出来的那种,橘子味的。

“喏,奖励你的。”她把糖递过去,指尖擦过他的掌心,带着点夜风的凉意。

沈严的手僵了一下,接过糖却没拆,捏在指间转了个圈。橘子味的糖纸在路灯下闪着微光,像颗缩小的太阳。“明天技术科会复查造船厂的通风管,”他转移话题,声音比刚才沉了些,“那个‘沈’字,可能是我爸当年留下的。”

林小满的笑容瞬间淡了。沈建国——这个名字像根刺,扎在所有线索的最深处。她想起实验室里那张三个人的合影,沈建国站在中间,左手搭着林父的肩,右手拿着份文件,背景的“严禁烟火”标语像个无声的嘲讽。

“你爸……”她张了张嘴,想问“他真的和‘深海’有关吗”,话到嘴边却变成了,“你肩膀的伤,明天记得让小王换药。”

沈严的指尖突然顿住,糖纸在指间捏出道折痕。他抬起头,路灯的光刚好落在他眼底,把平时冷硬的轮廓柔化了些。林小满看着他的眼睛,突然发现里面藏着很多东西——有对父亲的怀疑,有对案件的焦灼,还有些她看不懂的、像夜色一样浓稠的温柔。

这种眼神,和在通风管道里他贴过来时的眼神很像,和他为她挡开滑落的铁门时的眼神也很像,却又不太一样。像是蒙在冰面上的雾,终于散了些,露出下面暖融融的水光。

“知道了。”沈严的声音低了些,带着种不易察觉的沙哑,“你也早点休息,别再对着电脑分析数据了。”他顿了顿,补充道,“数据会骗人,但身体不会。”

林小满点点头,转身继续往前走。这次她没再加快脚步,任由沈严跟在身后,两人的影子被路灯拉得很长,在地上时而交叠,时而分开,像两条试探着靠近的鱼。

走到家属院楼下时,林小满回头,发现沈严还站在路口,手里的橘子糖依旧没拆,在夜色里闪着微光。“上去吧。”他说,声音被海风送过来,带着点模糊的暖意。

“你也早点回去。”林小满挥了挥手,转身跑进楼道。她没立刻上楼,而是靠在楼梯间的窗户后,看着沈严的身影在路灯下停留了很久,才转身往警局的方向走。他的步伐很慢,左肩微微倾斜,像在刻意迁就伤口的疼痛,却又走得很稳,像座在夜色里沉默的山。

林小满摸了摸颈后的胎记,指尖传来的温度,和刚才沈严看她时的眼神一样,带着种让人心慌的灼热。她想起下午在造船厂废墟里,他把父亲的工牌递给她时说的“保护安安”,想起他在实验室里为她挡开黑衣人时喊的“躲进通风管”,突然觉得眼眶有点发烫。

原来有些保护,从来都不需要宣之于口,只藏在眼神的温度里,藏在半步远的跟随里,藏在没拆的橘子糖里。

沈严回到警局时,办公楼只剩下技术科还亮着灯。他没去办公室,而是径直走向档案室。厚重的铁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带着股陈年纸张和樟脑的味道,像打开了个尘封的旧盒子。

他从抽屉里拿出那叠复印的林建军档案,摊在阅览桌上。台灯的光聚焦在“1998年6月”那栏,“病假15天”的字迹被红笔圈了出来,旁边用铅笔标注着“李国安失踪时间:1998.6.18”。两个日期重重叠叠,像道解不开的谜。

沈严的指尖划过“病假”两个字,想起小时候在军供站家属院的日子。那时候林建军还不是“失踪人员”,是军供站里出了名的技术骨干,总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手里拿着把尺子,走到哪都在画图纸。他还总带着个颈后有枫叶胎记的小女孩,叫安安,扎着两个小辫子,跟在沈严身后喊“沈严哥哥”。

1998年6月之后,安安就不见了。林建军说她被送到乡下亲戚家了,可沈严总觉得不对劲——那天他去林建军家送文件,看到他把一个贴着船锚图案的铁盒塞进衣柜深处,眼底的红血丝像没睡过觉。

更不对劲的是父亲沈建国。那段时间他总是很晚回家,身上带着股陌生的消毒水味,书房的灯常常亮到后半夜。有一次沈严半夜起来喝水,听到父亲在打电话,语气很沉:“东西藏好了,别让林建军发现……李国安那边,处理干净了。”

那时候他还小,不懂“处理干净”是什么意思,只觉得父亲的声音冷得像冰。直到很多年后,他在父亲的“因公殉职”档案里,看到1998年6月的“剿毒行动”记录,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那场所谓的“行动”,可能根本就是场针对李国安的灭口。

“沈队?”档案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技术科的小王探进个脑袋,手里拿着个文件夹,“你要的军供站1998年领料单复印件,我找到了。”

沈严回过神,把思绪从回忆里拽出来,接过文件夹。里面的领料单按日期排得整整齐齐,6月17日那页,“沈建国”的签名龙飞凤舞,领取的“特殊制冷剂”数量一栏,被人用铅笔描过,隐约能看出原本是“50升”,被改成了“30升”。

“少了20升。”小王的声音压得很低,“技术科比对了当时的库存记录,实际出库是50升,和沈队父亲签名的修改前数量一致。这20升,没进军供站的冷库,去向不明。”

沈严的指尖在“50升”的痕迹上顿住。20升特殊制冷剂,刚好够冰毒实验室用半个月。而李国安失踪的日期,是6月18日——领料单修改后的第二天。

时间,数量,人员,全都对得上。

父亲不仅领了制作冰毒的原料,还故意修改领料单掩盖痕迹。而林建军的“病假”,刚好从6月17日开始,像是在刻意回避这场阴谋。

“林参谋父亲的档案,”小王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我们发现6月的‘病假’审批表有问题,签字的‘王站长’,笔迹和其他审批表不一样,像是模仿的。”

沈严的心脏猛地一沉。模仿的签字?那林建军的“病假”,会不会根本是被人伪造的?他根本没请假,而是被胁迫,或者……已经出事了?

“还有这个。”小王从文件夹里抽出张照片,是从林建军档案里翻拍的,“这张‘病假’审批表的背面,有个淡淡的船锚印记,和红泥港37号院暗格里的刻痕一模一样。”

船锚印记。

沈严想起林小满颈后的胎记,想起造船厂通风管里的“沈”字,想起父亲书房里那个消失的船锚吊坠。所有的线索,都绕着“船锚”这个符号打转,像个解不开的环。

“这件事,别告诉林参谋。”沈严把照片和领料单放回文件夹,声音沉得像夜色,“她刚知道自己的身世,不能再受刺激。”

小王点点头,转身要走,又被沈严叫住:“王副队长最近的动向,查得怎么样了?”

提到王副队长,小王的表情变得凝重:“他这几天总去军供站的旧仓库,还单独见过技术科的老陈——就是之前给王海涛递纸条的那个。我们监听了他的电话,提到‘老鱼’让他盯着沈队和林参谋,别让他们查到1998年的事。”

“老鱼”果然在盯着他们。而且,他很怕他们查到1998年。

沈严的眼神冷了下来。王副队长,老陈,父亲,林建军,李国安……所有的人,都被1998年的那场阴谋缠在了一起。而林小满,这个被换了身份、护了二十五年的“安安”,成了解开这场阴谋的关键。

他不能让她再陷入危险。

送走小王,档案室又恢复了寂静。沈严坐在阅览桌前,重新翻开林建军的档案。月光从窗户照进来,落在“1998年6月”的圈注上,像层薄薄的霜。

他想起下午在造船厂,林小满蹲在涂鸦前,指着鲸鲨流泪的图案说“我爸日记里也有这个”时,眼里的光。想起她发现父亲工牌上“保护安安”的字迹时,强忍着眼泪的样子。想起她走在路灯下,颈后的胎记被风吹得露出来,像个脆弱又倔强的标记。

这个女孩,明明自己的世界已经天翻地覆,却还在拼命查案,想为父亲洗清嫌疑,想找到亲生父亲的真相。而他,不仅没能保护好她,还可能因为自己父亲的罪行,让她再次受到伤害。

沈严的指尖划过档案上林建军的照片。照片里的男人,笑得温和,眼神却藏着坚定。他突然想起林小满说的“我爸说过,数据不会骗人,真相也一样”。

是啊,真相不会骗人。不管父亲是不是参与了阴谋,不管林建军的“病假”是不是伪造的,他都要查清楚。不仅为了案件,为了那些被“深海”害死的人,更为了林小满——他想让她知道,她的父亲,不是坏人。

他拿起笔,在档案的空白处写下“王副队长”三个字,画了个圈。然后,又写下“军供站旧仓库”,箭头指向“20升制冷剂”。线索像棵逐渐长大的树,开始有了清晰的枝干。

下一步,要查王副队长和老陈的关系,查军供站旧仓库里藏着的东西,查1998年6月,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这一切,都要瞒着林小满。他不想让她再面对那些黑暗的真相,不想让她颈后的胎记,真的变成催命符。

沈严合上档案,站起身时,左肩的伤口牵扯着疼,却没刚才那么难熬了。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夜风带着红泥港的腥气灌进来,吹得桌上的档案纸哗哗作响。

远处,林小满家的窗户还亮着灯,像颗小小的星星。他能想象到她坐在桌前,对着电脑屏幕分析数据的样子,眉头微蹙,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偶尔会摸一摸颈后的胎记,像在确认自己的身份。

他想起在通风管道里,她因为害怕,后背紧紧贴着他的胸口,体温透过两层衣服传过来,烫得像火。想起在红泥港码头,她为了救他,跳进冰冷的海水里,手里还死死攥着那个装着证据的U盘。想起刚才分别时,她递过来的橘子糖,指尖带着夜风的凉意,却暖得像阳光。

沈严的手伸进衣兜,摸到那颗没拆的橘子糖。糖纸的棱角硌着掌心,像个温柔的提醒。他突然笑了笑,嘴角的弧度很淡,却驱散了眼底的阴霾。

也许,有些真相,不需要急于一时。也许,他可以先护着她,等查到足够的证据,再把所有的黑暗都挡在她身后。

就像小时候,他跟在安安身后,帮她赶走欺负她的野狗。就像现在,他跟在林小满身后,帮她挡开那些致命的危险。

回到办公室时,沈严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条匿名短信,只有一行字:“别查1998年,对你和她都好。——老鱼”

“老鱼”竟然直接联系他了。还知道他在查1998年,知道他想保护林小满。

沈严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他删掉短信,把手机塞进兜里,然后从抽屉里拿出个新的档案袋,把林建军的复印件、军供站领料单、王副队长的动向记录,全都放了进去,锁进保险柜。

保险柜的钥匙,他串在自己的钥匙扣上,和那个铜制船锚吊坠放在一起。吊坠是林小满给他的,说“船锚能辟邪”,却不知道,这个吊坠,可能藏着她身世的终极秘密。

沈严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的夜色。路灯的光透过百叶窗,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条纹,像他此刻的心情——一半是案件的焦灼,一半是对林小满的温柔。

他知道,“老鱼”的警告,不是结束,是开始。接下来的路,会更危险。但他不怕。

因为他想护着的人,就在不远处的灯光下。因为他要查的真相,关系着太多人的生死。

沈严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口冷水。水的凉意顺着喉咙滑下去,却没浇灭心里的火。他看着保险柜的方向,眼神坚定得像块铁。

明天,他要去军供站的旧仓库,看看王副队长到底在藏什么。还要去档案室,找找林建军档案里缺失的那几页——他有种预感,那几页,藏着1998年最核心的秘密。

而林小满那边,他会让小李“恰好”给她安排些数据分析的工作,把她留在警局,远离危险。

沈严站起身,走到窗边,再次看向林小满家的方向。灯光还亮着,像颗固执的星。他想起分别时,她颈后的胎记在路灯下闪着光,想起她递糖时眼里的笑意,想起她看他时,带着信任的眼神。

他突然觉得,所有的挣扎和痛苦,都有了意义。

只要能护她周全,只要能查清真相,哪怕要面对父亲的罪行,哪怕要和“老鱼”正面交锋,他都愿意。

夜色渐深,红泥港的海风还在吹。沈严握紧钥匙扣上的船锚吊坠,指尖传来金属的凉意,却暖得像林小满颈后的胎记。

他知道,这场关于1998年的迷局,才刚刚开始。而他和林小满,已经被卷入这盘棋,再也无法置身事外。

但他不怕。因为他看她的眼神里,那些看不懂的东西,终究会随着真相的浮出,变得清晰。而他要做的,就是在那之前,把所有的危险,都挡在她看不见的地方。

只是沈严没注意到,办公室门外,有个黑影一闪而过,手里拿着个微型摄像头,对准了他锁上的保险柜。而摄像头的外壳上,刻着个小小的船锚图案——和他钥匙扣上的,一模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