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月白道袍青年目光如电,声音带着山上人特有的清冷与威压。他身后的男女也同时看向李清河,眼神中充满审视与好奇。三股强大的气息如同无形枷锁,让李清河呼吸都为之一滞。
换作寻常小镇少年,怕早已吓得语无伦次。但李清河心性本就沉稳,加之修炼无名口诀后,心神愈发凝练,虽惊却不乱。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气血,恭敬行礼,语气坦诚:
“回仙师的话,小子李清河,只是这风雷驿中一普通学子杂役,并无师承。方才见此地气息污浊,草木凋零,心中不忍,只是尝试依循古书所载的导引之理,略作疏导,并非什么秘法,惊扰了仙师,万望恕罪。”
他言辞恳切,不卑不亢,既说明了身份,也解释了行为,并将缘由归之于“古书”和“导引之理”,避开了自身体质的秘密。
“普通杂役?导引之理?”月白道袍青年眉头微挑,显然不信。他目光再次扫过山涧,那原本浓稠的浊气确实正在缓慢流动、稀释,虽然效果远谈不上“净化”,但那种引导气机流转的“意”和“理”,却绝非寻常武者或低阶修士所能拥有。更奇怪的是,眼前这少年身上,确实感知不到丝毫灵力波动,干净得如同从未修炼过的凡人。
“大师兄,看来他说的是真的?”旁边的青衫女子轻声开口,声音清脆,“或许真是某种失传的凡人养气法门,恰巧合了此地的气机?”
被称作大师兄的青年沉默片刻,眼神锐利地盯着李清河:“你读的是何古书?”
李清河心中一紧,知道这是关键,如实道:“是一本无名的养身口诀,小子偶然得来,只作强身健体之用。”他不敢提及老道士,更不敢说出《养身诀》之名。
大师兄不再追问书名,转而道:“你既能感知此地气机淤塞,可能寻到根源?”他似乎对解决此地问题更感兴趣。
李清河略一沉吟,指向山涧上游的岩缝:“浊气似从那里渗出,小子猜测,或许是有大型兽类尸体腐烂其中,怨戾之气不散,与水土交缠所致。”
大师兄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身形微动,宛如一缕青烟,瞬息间便出现在那岩缝处,指尖灵光一闪,凌空一划。
“嗤啦”一声轻响,岩缝处的巨石仿佛被无形利刃切开,露出里面一具已然高度腐烂的巨大虎尸,以及深深嵌入虎骨的半截精铁箭镞。腥臭之气顿时弥漫开来,但立刻被一股柔和的力量束缚在一定范围,未能扩散。
“果然如此。”大师兄袖袍一挥,一股纯净的灵火闪过,将那虎尸与箭镞瞬间焚为灰烬,连带着那股残留的怨戾煞气也一同净化。
随着根源被清除,山涧内的浊气失去了源头,在水流冲刷和李清河之前引导的余韵下,迅速消散。清澈的涧水重新流淌,两岸枯萎的草木虽未立刻恢复,但那股沉沉的死气已然散去,生机开始缓慢复苏。
青衫女子和另一名男子见状,也松了口气。
大师兄回到李清河面前,神色缓和了些许:“你倒是心细,推测无误。以凡人之身,能做到这一步,也算难得。”他顿了顿,抛给李清河一枚温润的白色玉符,“此乃‘清心符’,佩戴身上,可静心凝神,辟易寻常污秽之气。算是你提供线索的酬劳。”
李清河接过玉符,只觉入手温凉,一丝清灵之气渗入体内,让他因之前消耗而疲惫的精神为之一振。他连忙道谢:“多谢仙师赐宝。”
大师兄摆了摆手,不再多言,对同伴道:“此间事了,走吧,莫误了正事。”
三人身形化作流光,眨眼间便消失在天际,来得突然,去得也干脆。
李清河握着那枚清心符,望着恢复清明的山涧,心中波澜起伏。这次遭遇,让他真切感受到了山上仙师的强大与行事风格,也让他意识到,自己这“凡尘脉”的路,似乎比想象中更加特殊,甚至连真正的修士都难以看透其跟脚。
他低头看着玉符,这算是他第一次真正接触到“法器”。虽然只是最低阶的辅助之物,但其中蕴含的炼制手法和能量运转方式,与他依靠自身气脉和“理”来影响外界的方式截然不同,给了他新的启发。
“仙师所言‘正事’……不知是何事?”李清河隐隐觉得,这三位修为不凡的仙师出现在风雷驿附近,恐怕并非偶然。
他收起玉符,不再停留,转身返回小镇。山涧的问题解决了,消息很快传开,镇民们对李清河更是刮目相看,虽不知具体细节,但都传言是清河娃找到了症结,还得了仙师的赏赐。李清河对此一概否认,只说是仙师法力高强,自己只是侥幸猜中。
日子似乎又恢复了平静。但李清河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他更加勤奋地修炼无名口诀,体悟“观气”与“理气”之道。那枚清心符被他贴身佩戴,不仅有助于修炼时凝神静气,其本身散发的清灵气息,也让他对“气”的纯净与污浊有了更直观的对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