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人间微尘起波澜 > 第30章 道之刃

人间微尘起波澜 第30章 道之刃

作者:青橘胜白藕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7:09:07

废弃土地庙的几日,是李清河自潜入青霖城以来,最为mepho 最为平静,却也最为煎熬的时光。身体的创伤在药物和林婉如的悉心照料下缓慢愈合,但心神与意志的淬炼,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那场闹市血战带来的濒死体验,以及事后深刻的反思,如同烈火煅烧着这块“璞玉”,迫使他必须做出改变。

他不再仅仅满足于“明理”,更迫切地需要将“理”转化为能够切实在在握的“力量”。这力量,并非要开山裂石、呼风唤雨,而是要能在关键时刻,于绝境中劈开一线生机,守护住想要守护的人和事。

庙宇破败,与世隔绝,反而成了他静心参悟的最佳场所。他不再像往常那样,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翻阅书籍或打坐调息——那对“凡尘脉”的他效果甚微。取而代之的,是长时间的静默与观察。

他观察庙外风中草木的摇曳,感知其与地气微弱的共鸣;他触摸身下干草的纹理,感受其生命枯萎后残留的“物性”;他聆听夜雨敲打残破瓦檐的节奏,辨析其中蕴含的天地韵律;他甚至会长时间地注视篝火火焰的跳动,体会那瞬息万变中蕴含的“生灭”之理。

林婉如起初有些担忧,以为他伤势未愈,心神受损。但很快,她便发现,李清河的眼神非但没有涣散,反而日益沉静、深邃,仿佛两口古井,映照着万物的细微脉动。他周身的气息也愈发内敛,不再有丝毫灵力波动外泄,却隐隐给人一种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难以捉摸的感觉。

这一日午后,细雨初歇,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新。李清河坐在庙门口的石阶上,手中把玩着一块从河滩捡来的、布满锈迹的残铁片。他双目微阖,指尖在冰冷粗糙的铁锈上缓缓摩挲,心神却已沉入一种玄妙的状态。

在他的感知中,这块铁片不再是静止的死物。他能“看”到岁月在它身上留下的侵蚀痕迹,能“感受”到铁质内部结构的疏松与脆弱,更能隐约捕捉到那锈迹之下,金属与空气中水汽、氧气缓慢进行着的、近乎停滞的氧化反应。这是一种极其微弱的“变化”之“理”。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划过脑海:既然能感知到这“变化”,能否……引导它?加速它?

他屏住呼吸,将全部心神凝聚于指尖。他没有试图注入任何能量,而是将自身意念调整到与那缓慢氧化过程同频的状态,然后,极其细微地、以一种“鼓励”而非“强制”的方式,将自己的“意志”叠加其上——不是推动,而是“共振”!

起初,毫无异状。但李清河心静如水,耐心保持着那种奇妙的共鸣状态。一炷香的时间过去……突然,他指尖下的那片锈迹,颜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加深了一丝!范围也极其微小地扩散了微不足道的一圈!

成功了!

李清河心中一震,猛地睁开双眼!虽然效果微乎其微,耗时长,且对心神消耗巨大,但这无疑证明了他的猜想是可行的!他能够以自身对“物性”和“变化之理”的理解为引,以心神为桥,微弱地干预物质的自然变化过程!这并非法术,更像是一种基于深刻认知的“催化”!

“清河,你怎么了?”林婉如见他神色有异,关切地问道。

李清河将铁片递给她看,指着那细微的变化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婉如姐,你看!我好像……找到了一点门路。”

林婉如仔细看去,起初并未察觉,但在李清河指点下,也发现了那极其细微的差别,不由得掩口惊呼:“这……这是你做的?你怎么做到的?”这完全超出了她对寻常修炼的认知。

“不是灵力,是……‘理’。”李清河斟酌着词语,“我试着去理解它为何会生锈,然后……顺着那个‘理’,轻轻地‘推’了它一把。”

这个发现,为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他不再局限于“观察”和“顺应”,开始尝试更主动的“架构”与“驱动”。

接下来的几天,他沉浸在各种看似无用的尝试中。

他选择庙宇角落一处地气略有淤塞的区域,不再像以前那样试图疏通,而是尝试以心神为引,极其精妙地搅动那片区域的地气,使其在短时间内变得更加紊乱,形成一小片视觉上的扭曲区域,如同一个简易的“障眼法”。虽然范围极小,持续时间极短,且对心神消耗巨大,但在关键时刻,或可起到奇效。他将此称为“地气迷障”。

他找来几根快要腐朽的木棍,尝试加速其老化进程,使其变得更加脆弱;又找来一些韧性尚存的藤蔓,尝试引导其纤维结构微微“收紧”,增强其韧性。这些都是对“物性”的微操,效果微弱,却意义非凡。

他甚至开始小心翼翼地尝试影响“人心”。他让林婉如静坐,然后他凝聚心神,不再散发任何灵力波动,而是尝试散发一种极其温和、安宁的“意念场”,如同春风拂面。林婉如起初并无感觉,但在李清河的提示下,她渐渐感觉到,当李清河“专注”于此时,她心中的焦虑和不安似乎真的被抚平了一丝,心神更容易宁静下来。反之,当李清河刻意模拟出一种“警惕”、“不安”的意念时,她也会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心悸。这种影响极其微弱,且需要对方不设心防、环境绝对安静才能起效,但无疑指向了一种更深层次的可能——以“理”御心。

当然,这些尝试都充满了艰难和凶险。加速物品老化稍有不慎,便可能引来材质本身的反噬,震伤心神;扰乱地气若控制不当,极易遭到地脉之力的冲击;影响他人情绪更是如履薄冰,一个不慎便可能遭反噬,甚至迷失自我。李清河数次因心神消耗过度而脸色苍白,甚至呕出鲜血,但他眼中的光芒却越来越亮。

他发现,这种将“理”转化为“力”的方式,核心在于几个关键:第一,对目标(无论是地气、物质还是人心)内在运行规律的深刻到极致的“理解”;第二,自身心神的纯粹、凝聚与坚韧,如同最精密的仪器;第三,一种近乎“无为而治”的引导心态,是“顺势”基础上的“微导”,而非蛮横的“逆转”。

他将这些初步的、零散的感悟和技巧,统称为“理之术”。它们威力渺小,限制极多,在外人看来或许如同儿戏,但对李清河而言,这却是他从“明理者”向“用理者”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这是他独辟蹊径,为自己这具“凡尘脉”量身打造的、独一无二的道路雏形。

“道之刃”,已初现锋芒,虽黯淡,却直指本源。

这一日黄昏,李清河正在尝试引导一缕夕阳的余晖,使其在破庙的残壁上投射出更凝聚的光斑,门外却传来了三长两短的轻微叩击声。

是斗笠客约定的暗号!

李清河与林婉如对视一眼,精神一振。斗笠客此时前来,必有要事。

林婉如迅速开门,只见斗笠客的身影如同融入暮色般悄然闪入。他依旧戴着斗笠,看不清面容,但李清河却能感觉到,他周身的气息比往日更加凝重。

“前辈。”李清河起身行礼。

斗笠客微微颔首,目光扫过李清河,似乎在他身上停留了一瞬,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讶异,随即沉声道:“你们的藏身之处,恐已不安全。赵汝成动了真怒,正在全城大肆搜捕,动用了一些非常规手段,此地不宜久留。”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另外,陈老那边,有消息了。”

李清河心中一紧:“陈老如何?”

“暂时无性命之忧。”斗笠客道,“赵福因内部压力,未敢再用刑。但赵汝成已下令,三日后,将陈老作为‘勾结妖人、扰乱地气’的要犯,公开押赴城外矿场服苦役。此举,一为杀鸡儆猴,二为……引蛇出洞。”

公开押送!引蛇出洞!

李清河的心沉了下去。这是阳谋!赵汝成断定他们不会眼睁睁看着陈老被折磨至死,必然会在押送途中冒险营救!而这,正中了赵汝成的下怀!押送路线,必是龙潭虎穴,布满天罗地网!

“三日后……”李清河喃喃自语,眼中却燃起一团火焰。他看了一眼自己这些时日初步摸索出的“理之术”雏形,又看了一眼身旁神色坚毅的林婉如。

平静的参悟时光结束了。真正的考验,即将来临。而这一次,他手中,多了一把刚刚磨砺出的、名为“理”的钝刃。

是成是败,是生是死,都将在三日后的那场风暴中见分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