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人间微尘起波澜 > 第13章 旧友重逢

人间微尘起波澜 第13章 旧友重逢

作者:青橘胜白藕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7:09:07

接连应对玄兵阁与妙音宗的试探,虽未露破绽,反而更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但李清河心中并无丝毫轻松。宗门之眼的注视,意味着他已从市井隐士的层面,跃升到了青霖城修行势力关注的棋盘之上。这固然是影响力的提升,却也如同行走于悬崖边缘,稍有不慎,便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他迫切需要更可靠的信息来源,更需要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衡赵汝成的力量建立联系。

百川书院,这个他曾经求学、也是苏文轩师兄所在的青霖城文脉圣地,自然成为了首选。书院虽不直接参与权力争斗,但其深厚的底蕴、遍布朝野的门生故旧,以及相对独立的超然地位,使其成为城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苏文轩师兄为人正直,且对甲子旧案心存疑虑,是值得信任的旧友。

然而,如何在不暴露自身、不连累苏文轩的前提下,与之取得联系,却是一道难题。赵汝成的眼线无处不在,书院内部也绝非铁板一块,必然有依附郡守府的势力。

李清河深思熟虑后,决定采取最原始却也最稳妥的方式——利用墨香斋与书院之间那点微弱的“香火情分”作为掩护,进行极其迂回和谨慎的接触。

他先是请陈望老掌柜,以“收购一批书院淘汰下来的旧书”为名,与书院负责典籍管理的普通执事进行了几次公开接触。过程中,陈望有意无意地提及,书铺新来的那位李先生,对某些冷僻的史料杂记颇有见解,曾帮忙修复了几本残卷。这话说得轻描淡写,混在寻常的书务往来中,并不起眼。

几次接触后,陈望又借着送还一批修补好的书院残卷的机会,在与那位执事闲聊时,“偶然”提到李先生似乎对百川书院早年一位以博闻强记着称、却英年早逝的博士(并非苏文轩)的着述很感兴趣,可惜寻不到全本。那位执事顺口便说,此类冷门着述,或许只有苏文轩博士的书斋里还有留存。

线索就这样看似无意地被引出。接下来,李清河亲自用特制的、遇热方能显影的药水,在一张看似普通的书单末尾,添上了一行关于那位已故博士着述的询问,笔迹模仿墨香斋日常记账的式样。这张书单由陈望再次前往书院时,“顺便”递给了那位相熟的执事,托其帮忙留意。

整个过程,没有任何直接提及苏文轩或敏感话题的言辞,所有信息都隐藏在正常的书籍往来与学术探讨之下,即便被监视,也难以看出异常。

等待是焦灼的。李清河每日依旧接待着零星前来求助的市井之人,应对着可能出现的新的窥探,心神却时刻牵挂着书院那边的回音。林婉如也暗中焦急,她通过百草园顾药师那条线接触旧案知情人的努力,因对方近期深居简出而暂时受阻,更凸显了与苏文轩取得联系的重要性。

就在李清河几乎要以为此法行不通,准备另寻他策时,转机出现了。

这日傍晚,细雨绵绵,天色昏暗。一位身着书院低级杂役服饰、面容朴实的年轻人,冒着雨来到墨香斋,送来一摞用油布包裹严实的旧书,说是前几日陈掌柜托寻的。

陈望接过书,照例道谢,那杂役却并未立刻离开,而是压低声音,快速说了一句:“苏博士说,他要的那本《南山杂考》,库中暂无,若先生急用,三日后酉时三刻,可至城南‘听竹小筑’一叙,彼处或有线索。”说完,不等陈望反应,便匆匆转身,消失在雨幕中。

陈望心中一震,不动声色地抱着书回到内室,将原话转告李清河。

“听竹小筑……”李清河沉吟。那是城南一处颇为雅致的茶舍,环境清幽,多是文人雅士聚会之所,人流相对简单,确实是个适合秘密见面的地方。苏文轩选择此地,既符合其身份,又避人耳目。时间定在三日后,也给了双方充足的准备和观察时间。

“看来,文轩师兄收到了信号,并且愿意冒险一见。”李清河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但更多的是凝重。苏文轩同意见面,本身就说明了情况的紧迫性。

接下来的三日,李清河与陈望更加谨慎,几乎闭门不出,同时通过各种细微渠道,悄悄打听着听竹小筑周边的环境以及近日有无异常。林婉如也帮忙留意着可能存在的盯梢。

三日后的傍晚,雨已停歇,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李清河换了一身更显文气的月白长衫,仔细易容,确保与平日“李先生”的形象略有不同,这才悄然出门,迂回绕行,确认无人跟踪后,才来到了位于城南僻静处的听竹小筑。

小筑掩映在一片翠竹之中,灯火朦胧,丝竹之声隐隐传来。李清河按照约定,要了一间临水的僻静雅阁,点了一壶清茶,静静等候。

约莫一炷香后,雅阁的门被轻轻推开。一名身着普通青衫、头戴方巾、作寻常文人打扮的中年男子闪身而入,迅速关上门。他取下头巾,露出一张儒雅却带着几分疲惫和忧虑的面容,正是苏文轩!

“清河!”苏文轩看到安然坐在那里的李清河,眼中瞬间爆发出惊喜与激动,快步上前,紧紧抓住他的手臂,声音因压抑而微微颤抖,“真的是你!我还以为……还以为你早已……”

“文轩师兄!”李清河起身,亦是心潮澎湃,百感交集。自青霖城破家逃亡,历经南疆生死,如今再见故人,恍如隔世。他强压下翻涌的情绪,低声道:“师兄,此地不宜久叙,快请坐。”

两人相对而坐,苏文轩仔细端详着李清河,眼中满是难以置信:“清河,你……你变了许多。”眼前的少年,虽面容依稀可见旧日轮廓,但那份沉稳内敛的气度,那双深邃如古井的眼眸,已全然不是当年那个略带青涩的书院学子。

“经历了一些事,人总是要变的。”李清河苦涩一笑,为苏文轩斟上茶,“师兄,长话短说。我此次冒险联系你,是想知道,书院如今对赵汝成……是何态度?”

提到赵汝成,苏文轩脸上的喜色顿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凝重与无奈。他叹了口气,压低声音:“书院内部……情况复杂。山长年事已高,近年已不大管事。几位副山长和院监,意见不一。以张副山长为首的一派,主张与郡守府保持良好关系,认为书院发展离不开官府支持,对赵汝成的诸多作为,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隐约有依附之势。”

李清河心中一沉。

苏文轩继续道:“但也有如我辈,以及以刘院监为代表的一些师友,对赵汝成近年来的跋扈、尤其是其对青霖城地脉的异常举动,深感忧虑。我们怀疑他所图甚大,绝非仅仅是为了巩固权位。然而……”他脸上露出愤懑与无力,“我们缺乏确凿的证据!赵汝成做事极为谨慎,滴水不漏。所有针对他的质疑,都被其以‘勤政为民’、‘加固城防’、‘梳理龙脉’等冠冕堂皇的理由挡回。在朝中,他党羽众多,根基深厚,没有铁证,根本无法动摇其分毫!”

“那……关于甲子年旧案?”李清河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苏文轩摇头,声音更低:“此事更是禁忌!当年卷宗被封存,知情者或被调离,或……噤若寒蝉。我曾暗中查访,却阻力重重,每每刚有线索,便被人为掐断。赵汝成对此事的防范,远超其他!清河,你林家当年……”

“我林家是冤枉的!”李清河斩钉截铁,眼中闪过一丝痛楚,“赵汝成才是幕后黑手!他如今所做的一切,都与甲子旧案息息相关,其野心,恐怕是要颠覆国本!”

苏文轩倒吸一口冷气,虽然早有猜测,但从李清河口中得到证实,还是让他震惊不已。“果真如此……那,你可有证据?”

李清河沉吟片刻,并未透露青铜匣和心钥秘咒的核心秘密,只隐晦道:“有一些线索,指向他正在谋划一个以青霖城为祭坛的惊天阴谋。但目前还不足以扳倒他。我需要书院内部清醒力量的支持,至少……需要信息上的互通有无。”

苏文轩重重地点了点头:“这个自然!我会尽力联络刘院监等人,暗中留意郡守府的动向,尤其是与地脉、古物、祭祀相关的情报。不过清河,你千万要小心!赵汝成的耳目极多,你如今名声渐起,恐怕已引起他的注意。书院内部也并非安全,定要谨慎再谨慎!”

“我明白。”李清河感激地看着苏文轩,“师兄也要保重。联络方式,还是通过墨香斋陈老,用我们之前的方法。”

“好!”苏文轩紧紧握住李清河的手,眼中充满了担忧与决然,“清河,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沉冤得雪、拨乱反正的一天!”

短暂的会面在沉重的气氛中结束。苏文轩先行离去,李清河又独自坐了片刻,才悄然离开听竹小筑。

夜色中,李清河的心情复杂。与师兄重逢,获得了书院内部部分力量潜在支持的承诺,这是好消息。但苏文轩透露的阻力之大、证据之匮乏,也让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前路的艰难。

赵汝成就像一棵盘根错节的参天巨树,想要撼动它,不仅需要力量,更需要时机和……足以将其连根拔起的雷霆证据。

旧友重逢,虽带来一丝温暖,却也更清晰地映照出前方漫漫长夜的黑暗与寒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