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人间微尘起波澜 > 第11章 声名鹊起

人间微尘起波澜 第11章 声名鹊起

作者:青橘胜白藕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7:09:07

斗笠客的密信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虽未激起滔天巨浪,却让墨香斋内的三人清晰地感知到水下暗流的汹涌。赵汝成的排查网正在收紧,地脉的异常波动日益明显,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笼罩着青霖城,也笼罩着这间小小的书铺。被动隐藏已非良策,必须在风暴彻底降临前,织就属于自己的信息网与立足点。

李清河深知,欧阳轩的招揽是一步险棋,但或许也是一线生机。然而,贸然接触风险太大,他需要一个更自然、更具分量的“契机”,让这场接触显得顺理成章,而非急迫的投靠。这个契机,需要他自己去创造。

机会,很快便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了。

这日清晨,李清河正帮陈望整理一批新收来的残破地方志,书铺那扇平日里门可罗雀的前门,却被一阵喧哗声打破宁静。只听外面人声鼎沸,夹杂着争吵、哭喊与器物碰撞的声音,似乎有大批人群聚集在巷口。

陈望皱眉走到门边,透过缝隙向外望去,只见巷口黑压压围了一大群人,分作两派,正在激烈对峙。一派衣着光鲜,多以绸缎为主,为首的是一对中年夫妇,面色激动,指着对面怒骂;另一派则多是布衣短打,为首的是一位须发皆白、手持旱烟袋的老者,虽然衣着朴素,但腰板挺直,身后跟着的壮年汉子们个个怒目而视,手中还拿着锄头、扁担等物。两派中间,似乎还倒着几个被打翻的货架,瓜果蔬菜散落一地。

“是城西‘福瑞绸缎庄’的东家钱老爷,和对街‘百味斋’水果铺的胡老丈。”陈望低声对走近的李清河道,“这两家铺子后院相邻,中间有块不大的空地,早年是片废园,荒废已久。前些日子不知怎的,那空地上的一口枯井突然冒出了泉水,水质清甜,井周的花草也长得异常茂盛。两家都说这井在自己地界内,是块‘风水宝地’,争着要圈起来,已经不是第一次闹了,没想到今天动静这么大。”

李清河凝神感知,果然,从人群聚集的方向,隐隐传来一股微弱却异常纯净、充满生机的灵秀之气。那口井,恐怕并非普通水脉复苏,而是恰好连通了地底某处刚刚被激活或显露的微末灵眼!这种地方,对常人而言或许只是感觉舒适,但对低阶修士或注重养生延年的富户来说,确是难得的宝地,也难怪会引发激烈争夺。

此刻,外面的争吵已趋白热化。钱老爷指着胡老丈鼻子骂道:“胡老梆子!别给脸不要脸!这井明明在我家后院墙根下,自然是我的!你们这些穷酸,也想沾这灵气?做梦!”他身后的家丁也跟着起哄,推搡着对面的人。

胡老丈气得胡子直抖,烟袋锅敲得地面邦邦响:“放屁!那废园本就是无主之地,井口离我家后墙更近!这泉水滋养万物,是老天爷的恩赐,凭什么让你一家独占?你们这些为富不仁的东西,还想断了大家的活路不成?”他身后的街坊邻居也群情激愤,眼看就要演变成一场械斗。巡街的兵丁远远看着,似乎不愿插手这等民间纠纷。

陈望摇头叹息:“造孽啊!为了一口井,何至于此。”

李清河目光微闪。这看似寻常的市井纠纷,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若能妥善解决,不仅能化解一场冲突,更能向外界展示他独特的“调和”之能,进一步坐实他“隐士”的身份,为后续可能与天工坊乃至其他势力的接触,积累必要的声望和筹码。

“陈老,我出去看看。”李清河对陈望道。

陈望一惊:“清河,这浑水可不好蹚!两边都不是善茬,弄不好会引火烧身!”

“无妨,”李清河语气平静,“或许……有法子能两全其美。”他整理了一下衣衫,推开书铺木门,缓步走了出去。

他的出现,并未立刻引起注意。直到他穿过人群,走到两派对峙的中心,那口新涌的泉水井旁,喧闹声才渐渐小了下来。所有人都疑惑地看着这个突然出现的青衫年轻人,不知他是何来意。

“诸位街坊,请稍安勿躁。”李清河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他先是对着钱老爷和胡老丈分别拱了拱手,“钱东家,胡老丈,为一口井伤了邻里和气,甚至大动干戈,实在不值。可否容在下说几句?”

钱老爷上下打量他,见他衣着普通,面生得很,不耐道:“你是何人?这里没你说话的份!”

胡老丈却似乎觉得这年轻人气度不凡,抬手止住了身后躁动的街坊,沉声道:“后生,你有何高见?”

李清河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身走到井边,俯身掬起一捧清冽的泉水,仔细感受着其中蕴含的那丝灵秀之气。随后,他又环顾四周,目光扫过两家后院的地形、围墙的走向,以及更远处隐约可见的街巷脉络。在他的“观气”感知中,这口井的灵秀之气,并非固定于一点,而是如同植物的根系般,向着四周缓缓弥漫,滋养着方圆数十丈的土地。强行圈占,反而可能破坏了这种自然的滋养循环。

他心中已有计较,转身面向众人,朗声道:“钱东家,胡老丈,以及各位高邻。在下李墨,暂居墨香斋,对风水地气略知一二。依在下浅见,此井涌泉,乃是地灵复苏之兆,其气息祥和,旨在滋养一方,而非独利一家。”

他伸手指向井水:“此水灵秀,然其性温和,如同春雨,润物无声。若强行以高墙圈禁,犹如将活水困于死潭,非但不能聚气,反而可能扼杀其生机,令灵泉渐枯。” 他话语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仿佛在陈述一个自然规律。

钱老爷闻言,脸色微变,将信将疑。胡老丈则若有所思。

李清河继续道:“再者,天地灵气,贵在流通与共享。此井灵气所及,并非仅限井口方寸之地。”他指向两家后院以及相邻的街道,“若两位能摒弃成见,将此井周边稍作修整,开辟为一方小小的公共园圃,植些花草,设些石凳,允街坊邻里皆可来此汲水休憩,共享这份地灵滋养。则井水长流,灵气循环不息,不仅可保此井生机盎然,更能福泽整个街坊,令此地成为真正的祥和之所。岂不胜过两家争夺,徒耗心力,甚至可能两败俱伤?”

他提出的,并非简单的折中方案,而是一个基于对“地气”运行规律理解的、更具建设性的“共享”理念。将风水宝地从私有的争夺目标,转化为公共的福祉源泉。

这番话,如同清风拂过燥热的战场,让激动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不少围观的街坊眼中露出了赞同的神色。谁不想自家门口能有一处充满灵气的休憩之地呢?

钱老爷还在犹豫,他更看重独占带来的潜在利益。胡老丈却已心动,他本就更在意街坊和睦,闻言点头道:“李先生此言有理!若真能如此,老朽愿意!”

李清河看向钱老爷,语气平和却带着一丝深意:“钱东家是生意人,当知‘和气生财’之理。一处独享却可能日渐枯萎的‘宝地’,与一处共享却能持续带来人气和祥和的‘福地’,孰轻孰重?况且,若因争夺而酿成祸事,惊动官府,甚至坏了自家生意名声,岂非得不偿失?”

钱老爷脸色变幻,最终,在街坊们期待的目光和李清河平静的注视下,他叹了口气,挥挥手:“罢了罢了!就依李先生所言!这井,我们两家共同打理,对外开放!”

此言一出,人群中顿时爆发出阵阵欢呼。一场眼看就要流血的冲突,竟被李清河三言两语化解于无形。

胡老丈激动地握住李清河的手:“多谢李先生!您可是为我们街坊做了件大好事啊!”

钱老爷也上前,态度客气了许多:“李先生高才!钱某佩服!日后若有闲暇,还请先生光临敝号,钱某定当设宴款待!”

李清河谦逊回礼:“二位深明大义,李某佩服。些许浅见,能解诸位之忧,便是幸事。”

事情圆满解决,人群渐渐散去,个个脸上带着喜色,对那位突然出现的“李先生”赞不绝口。李清河的名字,连同他“以理服人”、“调和阴阳”的事迹,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城南的市井巷陌间传开。这一次,不再局限于低阶修士的小圈子,连许多寻常富户和平民都听闻了墨香斋这位年轻隐士的名头。

返回书铺后,陈望看着李清河,眼中满是惊叹:“清河,你这一手……真是绝了!如此一来,你这‘李先生’的名号,在这城南一带,算是真正立住了。”

李清河却并无多少喜色,只是淡淡道:“虚名而已,未必是福。不过,有了这层身份,有些事,或许会好办一些。”

他站在窗边,望着远处郡守府的方向。他知道,这点微末名声,在赵汝成那等庞然大物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但这点名声,或许能成为敲开天工坊大门的一块砖,也能让某些暗中观察的力量,重新评估他的价值。

声名鹊起,是机遇,也是更大的风险。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