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人间微尘起波澜 > 第41章 经阁暗涌

人间微尘起波澜 第41章 经阁暗涌

作者:青橘胜白藕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7:09:07

山长特许入藏经阁二层阅览三日,这奖励对寻常弟子而言,无疑是梦寐以求的机缘。然于李清河,此刻却如捧烫手山芋。是嘉奖,亦是更深层的试探。苏文轩那意味深长的目光,山长深邃的审视,都让他明白,自己这“身负异禀”的杂役,已彻底进入了书院高层的视野。

他并未立刻前往藏经阁,而是先回到那间已成为临时居所的雅舍,闭门调息。一夜惊魂,心神损耗不小,需得恢复最佳状态。更重要的是,他需要时间消化昨夜所得——那青铜匣上残留的悲愤意念碎片。

“汝成……背信……苍生……血债……林公……冤……”

这段残缺的执念,如同惊雷,在他心中炸响。若这意念属实,甲子旧案的真相,恐怕与外界流传的“郡守林天南贪墨炼制邪贡”大相径庭!赵汝成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甚至可能陷害了林天南!这背后牵扯的阴谋,该是何等惊人?

这意念的主人会是谁?是林天南的旧部?是知晓内情的旁人?还是……炼制这青铜匣的匠人?为何其意念会残留于禁制核心?是刻意为之,还是情急之下的无奈之举?

线索太少,迷雾重重。但这一点火星,已足以燎原。李清河感到,自己正握着一把可能点燃整个青霖城的钥匙,只是不知锁孔在何处,更不知开启后是福是祸。

调息完毕,已是午后。李清河心境平复,这才动身前往藏经阁。

藏经阁二层与外层及文渊阁氛围迥异。空间更为开阔,书架皆是紫檀沉木,典籍分类更为精细,多为筑基期及以上修士方能涉猎的功法、秘术、阵法、丹道精要,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灵蕴和檀香,肃穆而庄严。值守的长老是一位面无表情的白发老妪,气息深不可测,验过山长手令后,只淡淡说了一句“不可损毁,不可抄录,不可久滞于单一区域”,便放他入内。

李清河心知时间宝贵,目标明确。他并未贪婪地浏览那些高深功法,而是直奔“杂闻秘辛”、“地理志异”以及“前朝档案摘要”区域。青铜匣是前朝宫廷制式,赵汝成是前朝长史,线索必然隐藏在这些故纸堆中。

他凭借过目不忘之能,快速翻阅着相关卷宗。大多是些零碎记载,或语焉不详,或相互矛盾。关于甲子旧案,官方记载与民间传言相差无几,皆指向林天南。关于赵汝成,则多是一笔带过,称其“迁任他处,下落不明”。

然而,在翻阅一册名为《天运朝青霖郡守府属官录(抄补)》的残卷时,他目光一凝。在记录赵汝成任长史期间的附注中,有一行极不起眼的小字:“赵长史精于金石鉴赏,尤善古符印,尝于郡府库中调阅前朝‘将作监’旧档,历时三月。”

将作监!前朝掌管宫廷营造、器物制作的机构!赵汝成曾深入研究过将作监的档案!这与他擅长制作“封灵匣”等精巧之物,岂非吻合?

李清河心中一动,立刻寻找与“将作监”相关的记载。终于,在一册《前朝职官志略》中,找到了关于将作监下属“灵纹司”的简要描述,言其负责为宫廷重要器物镌刻防护、聚灵等符文禁制。书中还提及,灵纹司有大匠,世代传承,各有秘法,所制禁制往往需特定血脉或秘法方可解开。

血脉秘法……这与“血纹锁”何其相似!难道赵汝成的禁制手法,源自将作监灵纹司的某位大匠?

他继续查找,希望能找到关于灵纹司大匠的更多信息,尤其是是否有姓“林”或与林天南有关的大匠。然而,相关记载凤毛麟角,似乎被人为抹去不少。

正当他有些失望之际,目光扫过书架角落一册蒙尘的薄薄书卷,名为《青霖城坊巷轶闻录(野老杂谈)》。这类野史杂谈,往往藏有官方记载之外的蛛丝马迹。他信手取下翻阅。

书中多是些神怪传说、奇人异事,看似荒诞不经。然而,在中间一页,记载了一则关于甲子年前后、南城一位老铜匠的轶事。言其技艺高超,尤擅修复古物,性情孤僻,后因卷入一场“官非”,家破人亡,其独女不知所踪。老铜匠之名,竟姓林!名林守拙!

林!又是林!李清河心脏狂跳!这林守拙,与林天南是否有关联? “官非”是否指甲子旧案?其女不知所踪……去了哪里?

他仔细阅读那则轶事,内容含糊,只言老铜匠因所修复的一件古物牵扯进大人物之间的恩怨,具体细节讳莫如深。但书中提到一个关键信息:老铜匠家传一门独特的手艺,能以自身精血为引,在器物禁制中留下一丝极难察觉的“心念印记”,非至亲血脉或特殊法门无法感知!

心念印记!李清河几乎可以肯定,青铜匣上那丝清正气息和悲愤意念,就是这林守拙留下的!他很可能受赵汝成所托(或所迫)制作了封灵匣,却在过程中知晓了某种惊天秘密,心怀不甘与冤屈,以秘法留下了线索!而他的“官非”家破人亡,极可能就是赵汝成杀人灭口!

林天南、林守拙……都姓林,是巧合,还是同宗?若林守拙是林天南的族人,那赵汝成陷害林天南的动机,是否与这封灵匣隐藏的秘密有关?

线索渐渐串联,一个关于背叛、陷害与沉冤的轮廓隐约浮现,令人不寒而栗。

三日时间转瞬即逝。李清河在藏经阁二层收获巨大,虽未找到直接开启青铜匣的方法,却挖出了可能指向真相的关键线索——林守拙及其“心念印记”!这远比一门高深功法更为重要。

离开藏经阁时,值守的老妪深深看了他一眼,未发一言。李清河恭敬行礼离去,心中明白,自己这三日的查阅重点,恐怕早已落在某些人眼中。

回到雅舍,他闭目沉思,将所得信息仔细梳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利用“林守拙”这条线索?直接上报山长?证据不足,且容易打草惊蛇。那丝“心念印记”唯有自己能感知,空口无凭。

或许……可以从“林守拙之女”入手?若其女尚在人世,或许知晓内情,或能继承部分血脉秘法?但人海茫茫,从何找起?

正当他苦思对策之时,苏文轩再次来访。这次,他神色略显凝重,屏退左右后,低声道:“李师弟,刚得到密报,影阁近期异动频繁,似乎在暗中搜寻什么,可能与那青铜匣有关。郡守府那边,参事王朗称病告假,闭门不出,但其府邸周围暗哨增多,形迹可疑。”

李清河心中凛然,影阁和郡守府果然都没闲着。

苏文轩看着他,话锋一转:“师弟在藏经阁三日,可有收获?尤其是关于前朝禁制、或是甲子年人物往来方面?”他的目光看似随意,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李清河心念电转,决定透露部分无关紧要的信息,引开注意。“回师兄,弟子查阅了一些地理志和前朝官制,对青霖水脉变迁和郡守府属官职责略有了解,但于禁制一道,实在深奥,未能窥得门径。”他顿了顿,故作犹豫道,“不过……在一本野闻杂谈中,看到一则关于甲子年前一位南城老铜匠的轶事,言其技艺高超,后卷入官非家破人亡,觉得有些蹊跷,不知是否与旧案有关。”

“哦?老铜匠?”苏文轩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可知其姓名?”

“书中只提其姓林,名守拙。”李清河如实道,观察着苏文轩的反应。

苏文轩眉头微蹙,沉吟道:“林守拙……此名倒是陌生。不过,姓林……确实值得留意。我会派人查查此人底细。师弟有心了。”他看似接受了这个信息,但李清河敏锐地察觉到,他听到“林”姓时,瞳孔有瞬间的收缩。

苏文轩果然对“林”姓格外敏感!他是否早就知道林天南与林守拙可能存在关联?

又交谈几句,苏文轩便起身告辞,临走前再次叮嘱李清河近期务必小心,深居简出。

送走苏文轩,李清河心情更加沉重。苏文轩的试探,表明他对自己并未完全放心,甚至可能已经起了疑心。而影阁和郡守府的动向,更预示着风暴将至。

如今,他手握关键线索,却如同怀揣利刃,进退维谷。道出真相,恐无人相信,反遭灭口;隐匿不言,则真相可能永埋尘埃,且自身危险与日俱增。

“必须找到林守拙之女!或是……找到能证明那‘心念印记’存在的方法!”李清河暗自下定决心。这或许是破局的唯一希望。

然而,人海茫茫,如何寻找?或许,有一个人能帮他……那个神秘莫测,似乎无所不知的斗笠客!

是夜,李清河再次悄然取出那枚黑色石子,凝神感应。然而,这一次,石子毫无反应,仿佛斗笠客已消失在茫茫人海。

希望渺茫,前路艰险。李清河独坐灯下,目光却愈发坚定。既然已踏入这漩涡中心,便唯有披荆斩棘,寻出一条生路,揭开那沉积甲子的冤屈与阴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