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人间微尘起波澜 > 第22章 井底观天

人间微尘起波澜 第22章 井底观天

作者:青橘胜白藕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7:09:07

“赵三爷”风波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一阵涟漪后,迅速归于平静。书院明面上恢复了往日的秩序井然,学子杂役各司其职,朗朗书声依旧。但李清河能感觉到,水面之下,某些东西已然不同。执法堂的巡查更为频繁且不着痕迹,陈默见到他时,虽依旧不苟言笑,但目光中少了几分审视,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认可?抑或是更深的考量。苏文轩则仿佛什么事都未发生,偶遇时依旧温文尔雅地颔首致意,绝口不提旧事。

这种平静,反而让李清河更加警惕。他知道,这并非结束,而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间歇。对手一击不成,反而折了“赵三爷”这枚棋子,必然不会善罢甘休,只会更加隐蔽、更具耐心。而“赵三爷”这个称呼,如同一个烙印,将“赵”姓与南城的暗流紧紧联系在一起。甲子年的赵汝成,如今的赵三爷,其间是否真有牵连?这团迷雾,他必须设法拨开。

然而,眼下他实力低微,贸然探查赵姓势力无异于以卵击石。当务之急,仍是提升自身。经此一役,他更加确信,“观气”之能与地脉学问的结合,是他目前唯一可能另辟蹊径、以弱胜强的资本。丙戌仓的秘密,或许正需从此处突破。

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地脉知识的钻研和“观气”能力的锤炼上。白日里,他更加专注地完成藏书阁的杂役,将整理书籍、核对目录的过程,也视为一种对“物性”、“文气”流转的感知训练。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分辨书籍的类别年代,而是尝试去感受不同材质纸张的“呼吸”,不同墨迹的“神韵”,甚至装订线绳的“韧性”在气息上的细微差别。这种近乎苛刻的自我训练,初时进展缓慢,且极其耗费心神,但他乐此不疲。他感到自己的感知触角正变得愈发纤细、敏锐,对气息的理解也从模糊的“清浊”向更精微的“刚柔”、“动静”、“生克”层次深入。

夜晚,他则沉浸于《地脉杂俎》及相关典籍的浩瀚世界。他不再泛泛而读,而是有针对性地研究“水脉与地气关联”、“煞穴成因与演变”、“人工构筑物对地脉的影响”等与丙戌仓情况可能相关的章节。结合脑海中构建的青霖城地脉模型,他反复推演丙戌仓下方那条“淤塞古泄洪道”可能的结构、走向,以及“秽血煞纹”残留煞气与之相互作用的方式。他推测,煞气如同污血,淤塞的地脉如同血栓,二者相互依存,又相互激荡。若能找到关键节点,或许能以极小的力量,引动地气微妙变化,从而窥探内里虚实,甚至……加以利用?

这需要极其精准的感知和操控力,远非现在的他所能及。但他有耐心,也有方向。他想起书院内似乎有几口古井,年代久远,深及地底,与地下水脉相连,正是观察地气变化的绝佳窗口。

这日轮休,李清河向执事报备后,便以熟悉书院环境为名,在内院较为僻静的区域信步而行。他目标明确,走向记忆中位于书院西北角、靠近后山的一口名为“漱玉”的古井。此井据说开凿于书院建院之初,井水清冽甘甜,曾是书院主要水源,后因铺设竹管引来山泉,才逐渐少人使用,但井台保存完好。

井口以青石垒砌,布满苔藓,辘轳犹在,却显陈旧。四下无人,唯有风吹竹叶的沙沙声。李清河走近井口,一股阴凉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他屏息凝神,将“观气”之能缓缓向下探去。

初时,只觉井壁冰凉,水汽氤氲。随着感知深入,穿过井水,触及井底淤泥,进而向四周及下方地层延伸。一幅模糊的地下水脉图景渐渐在他“心湖”中呈现:错综复杂的细微水流如同地下蛛网,缓缓流淌,带着大地深处的气息。有的水流活泼清灵,滋养草木;有的沉滞阴寒,蕴含矿质;还有的……隐隐带着一丝极淡的、与丙戌仓方向地气相似的沉郁之感,虽然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却印证了他的猜想——书院地底的水脉,与更远处的地脉,包括丙戌仓区域,存在着某种极其隐晦的联系!

他心中振奋,尝试将感知集中在那丝沉郁气息的流向上。然而,距离太远,干扰太多,那丝感应如风中残烛,难以追踪。他并不气馁,转而将注意力集中在井水本身的气息变化上。井水并非死水,它与地下活水相通,其气息会随着地底水压、月相盈亏、甚至远处地壳的微弱活动而产生极其细微的波动。若能长期观察,掌握其规律,或许能像号脉一般,间接感知更大范围的地脉“健康”状况。

他在井边静立良久,直至夕阳西斜,才缓缓收回感知。虽未直接获得关于丙戌仓的具体信息,但这种将宏观地脉与微观井水气息变化联系起来的方法,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他决定,日后要常来此地“观井”,将其作为修炼“地脉感知”的固定课业。

返回勤学斋的路上,途经一片竹林,忽见陈默独自一人站在林间空地上,背负双手,望着摇曳的竹影,似在沉思。

李清河本欲悄然避开,陈默却已察觉,转过头来。

“李师弟。”陈默声音平淡。

“陈师兄。”李清河上前行礼。

陈默打量了他一下,目光落在他沾了些许井台青苔的鞋履上,淡淡道:“去漱玉井了?”

李清河心中微凛,陈默观察竟如此细致!他坦然道:“是,弟子轮休,随处走走,见那古井幽静,便驻足看了看。”

“哦?”陈默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那井荒废多年,有何可看?”

李清河心念电转,知不能直言修炼之事,便斟酌道:“弟子见那井台石刻古朴,井水幽深,想着书院一草一木皆有历史,故而多看几眼,感受些岁月气息。”这回答半真半假,倒也合情合理。

陈默深深看了他一眼,未置可否,转而道:“你近日倒是沉静了许多。”

“经一事,长一智。弟子愚钝,唯有谨言慎行,勤勉做事。”李清河恭敬答道。

陈默点了点头,沉默片刻,忽然道:“赵三之事,已了。然南城水深,非是善地。你既与柳氏女有旧,她如今安危,你可知晓?”

李清河心中一动,陈默竟主动提及柳小蛾!他据实以告:“回师兄,那日之后,弟子已劝她离城暂避,如今应是在邻县安身。”他未提资助之事,以免节外生枝。

“嗯。”陈默颔首,“离了这是非之地,也好。你既心善,便当知,有些因果,沾手易,脱身难。好自为之。”说罢,不再多言,转身步入竹林深处。

望着陈默消失的背影,李清河若有所思。陈默这番话,看似提醒,却透露出不少信息。他显然知晓柳小蛾离去,甚至可能暗中关注了后续,这说明执法堂对南城动向并非一无所知。而他最后那句“沾手易,脱身难”,似乎意有所指,不仅指柳小蛾之事,更像是对他整个处境的告诫。

陈默的态度,似乎比之前更为复杂,少了几分公事公办的冷漠,多了些许难以言喻的关注,但这关注背后是善意还是更深的审视,犹未可知。

回到房中,李清河将今日井边所悟与陈默的告诫细细品味。他越发觉得,在这书院之中,看似平静,实则步步惊心。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立场和盘算。陈默的提醒,苏文轩的若即若离,乃至岑夫子的高深莫测,都让他感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缓缓收拢。

而破局的关键,或许真如斗笠客所言,在于自身实力的提升,尤其是对“规则”和“气脉”的洞察与运用。丙戌仓是眼前最具体的目标,也是检验他修行成果的试金石。

接下来的日子,李清河的生活愈发规律而充实。白天劳作、阅读、观察人事;夜晚修炼、推演地脉;轮休时便去漱玉井边“观井”,记录井水气息的细微变化,并与《地脉杂俎》中的理论相互印证。他甚至尝试将自身那丝温和的暖流,极其小心地注入井水,感知其流动与反馈,锻炼对气息的精微操控。这个过程凶险而缓慢,稍有不慎便可能气息反噬或惊动井中可能存在的未知之物,但他凭借过人的耐心和日渐敏锐的灵觉,竟也渐渐摸到些门道,对地气水脉的感应越发清晰。

与此同时,他也未放弃对“赵”姓线索的留意。他借着整理典籍之机,格外留意与青霖城赵姓家族、或是名中带“赵”的官吏、富商的记载。然而,公开的文献中,关于甲子年后的赵姓信息寥寥无几,即便有,也多是些无关紧要的旁支庶流,与可能位高权重的赵汝成或掌控南城暗势力的“赵三爷”似乎并无直接关联。线索似乎再次中断。

但他并不急躁。他知道,真正的秘密往往藏在最深处。眼下积累实力、巩固根基才是正道。

这一日,他正在案牍库整理一批旧账册,无意中翻到一册数十年前书院采购修缮物资的流水账副本。账目枯燥,他本欲快速掠过,目光却突然被其中一条记录吸引:

“天运甲子年,八月初九,支银十五两,购青冈石十方,桐油五桶,付与城南‘永顺’石料行,用于修补书院西侧‘观澜亭’基座。经手人:杂役 赵 朴。”

天运甲子年!正是甲子旧案发生的那一年!而经手采购的杂役,姓赵,名朴!

一个书院杂役,自然不可能是郡守府长史赵汝成。但这巧合的姓氏与时间点,却让李清河心中一动。他立刻仔细翻阅前后账册,又找到了几条关于这个“赵朴”的记录,多是些采买、搬运的杂役,并无特殊。最后一次记录是在甲子年年底,之后便再无踪影,像是离开了书院。

一个普通的杂役,或许无关紧要。但在这个敏感的时间点,任何与“赵”姓相关的蛛丝马迹,都值得留意。赵朴是否与赵汝成有关?还是纯粹的巧合?他离开书院后去了哪里?

这条线索微不足道,却像黑暗中划过的一丝微光。李清河将其默默记下,留待日后。他深知,追查此类秘辛,如同抽丝剥茧,急不得,更需要运气。

傍晚,他照例来到漱玉井边。今日月明星稀,井中倒映着一轮皎洁的玉盘。他静心感知,发现月华之下,井水气息比往日似乎更显清灵活跃,那丝与远方沉郁地气的隐隐联系,也仿佛清晰了一瞬。

他心中忽有所感。地脉如水,月有盈亏,潮有涨落。丙戌仓的煞气是否也会有周期性波动?若能在其“虚弱”或“活跃”的特定时刻进行探查,是否事半功倍?

这个想法让他精神一振。他需要更长时间、更系统的观察,需要将天时、地气、水脉的变化综合起来考虑。前路漫漫,但方向,似乎又清晰了一分。

他盘膝坐在井边,沐浴着清冷月辉,心神与这口古井、与脚下的大地渐渐融为一体。虽然力量微薄,但他相信,只要持之以恒,这“井底之见”,终有一日,能助他窥见更广阔的天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