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人间微尘起波澜 > 第19章 地脉寻踪

人间微尘起波澜 第19章 地脉寻踪

作者:青橘胜白藕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7:09:07

兰台之行后,李清河愈发低调。他如常完成藏书阁的杂役,举止恭谨,沉默寡言,将自身隐于众多灰衣杂役之中,仿佛一滴水融入了大海。然而,在他平静的外表下,心湖却因那片化为灰烬的残片和《地脉杂俎》中的记载,而波澜暗涌。

丙戌仓,甲子年交割“邪玉”的地点。这个名称如同一个烙印,深深刻在他脑海。他并未贸然行动,深知任何打草惊蛇的举动都可能引来灭顶之灾。他将探寻的**,转向了对《地脉杂俎》的深入研究,以及利用“观气”之能,对青霖城,尤其是城南码头区域的地气,进行远距离的、极其小心的感知。

白日里,他借着整理书籍、运送杂物之机,有意识地靠近藏书阁高层那些可以眺望城南的窗口。他假装歇息,实则凝神静气,将“观气”之能如同无形的触角,缓缓延伸向远方。在他的感知中,整个青霖城的气息如同一幅巨大的、动态的画卷。城中心郡守府、各大世家宅邸区域,气息或煌煌正大,或深沉内敛,代表着权力与秩序;城北百川书院及周边学舍,气息清灵祥和,文气沛然;而城南码头区,则是一片浑浊、喧嚣、充满**与挣扎的庞杂气息洪流。货仓、赌坊、妓寨、贫民窟的气息交织在一起,如同一个巨大的、散发着腥臊气的沼泽。

在这片浑浊的气息中,要精准定位一个可能已废弃六十年的丙戌仓,无异于大海捞针。但李清河有《地脉杂俎》作为理论指引,有对“秽血煞纹”阴寒特性的亲身经历,更有远超常人的耐心。他并不急于寻找具体的建筑,而是专注于感知地气(大地之气)的细微变化。

《地脉杂俎》中提到,地脉如人体经脉,有主干,有支流,有节点,有穴窍。主干通畅则地气平和,滋养万物;支流淤塞或节点受损,则易生煞气。而某些特殊之地,或因地质构造,或因人为改动(如大规模兴建、挖掘、血祭等),可能形成天然的或人为的“煞穴”,汇聚阴邪之气。黑水涧便是典型。

李清河推测,若丙戌仓真是当年交割“秽血煞纹”之地,且此物煞气如此之重,即便事后被转移,其长期存放之处,也极可能对当地地脉造成某种程度的“污染”,留下不易消散的痕迹。就像柳老汉久居染坊附近,体内积郁阴寒一般。

他每日抽空便“远观”城南地气,如同老僧入定,一坐便是半个时辰。起初,只能感受到一片混沌。但随着感知的深入和对《地脉杂俎》理解的加深,他渐渐能分辨出一些模糊的轮廓。码头区的地脉主干,应是源自城外山脉、潜行至沧澜江下的水脉,气息相对磅礴但浑浊。而在密密麻麻的货仓区下方,地脉支流错综复杂,多数气息滞涩,显是常年被重物压制、污水渗透所致。

数日过去,就在他几乎要放弃这种笨拙的探查方式时,一丝极其隐晦、却与他记忆中黑水涧煞气同源,但又更加深沉、更加“古老”的阴寒波动,如同黑暗中一闪而过的萤火,被他敏锐地捕捉到了!

那波动源自货仓区边缘,靠近污水河入江口的一片区域!位置相对偏僻,气息比其他地方更加死寂、沉滞。在其深处,隐隐盘踞着一团若有若无的暗影,仿佛地脉的一个“脓疮”,不断散发着令人不适的寒意。这感觉极其微弱,若非他灵觉远超常人,且刻意搜寻,绝对无法察觉。

“就是那里!”李清河心中剧震,强行压下激动,不动声色地收回感知。他记住了那个方位的大致特征——靠近污水河口,地气异常沉滞阴寒。

接下来几天,他通过整理一些近年的码头货物流通记录、仓廪租赁档案(这些杂书藏书阁亦有收藏),结合老杂役们的零星闲聊,大致推断出,那片区域如今多是些废弃或半废弃的旧仓,编号靠后,丙戌仓很可能就在其中!但因年久失修、地段不佳,早已无人问津,几乎被人遗忘。

线索似乎清晰了起来!废弃的丙戌仓,很可能就是当年交易地点,并且因“秽血煞纹”的长期影响,形成了某种微弱但持久的“煞穴”效应!

然而,知道了位置,如何探查?亲自前往?风险太大!那片区域鱼龙混杂,眼线众多,自己一个生面孔的书院杂役贸然出现,极易引起注意。更何况,若那里真与“影阁”或赵汝成的残余势力有关,必有防范。

正当他苦思对策之际,一个“机会”悄然降临。

这日,藏书阁执事分发任务,言及书院需清点一批积压的、与城中各坊市、码头货栈相关的旧契副本与账目摘要,以便归档。因数量庞大,内容枯燥,需抽调几名细心杂役协助整理数日。这工作费神且无趣,众杂役皆面有难色。

李清河心中一动,主动请缨:“执事大人,弟子愿往。”

那执事看了他一眼,似有些意外,但见其态度诚恳,便点了点头:“也好,你心细,便与石头同去‘案牍库’帮忙吧。记住,此类文书虽非机密,亦需谨慎,不得损毁泄密。”

“弟子遵命。”

案牍库位于藏书阁侧翼地下,阴凉干燥,存放的多是些过期文书、账册副本。负责此处的是一位昏昏欲睡的老文书,将李清河和石头引到一堆落满灰尘的卷宗前,交代了几句如何分类编号,便自顾打盹去了。

石头憨直,只管埋头苦干。李清河却心中暗喜。这简直是天赐良机!在这些陈旧账目文书之中,极有可能找到与丙戌仓相关的租赁记录、货单副本,甚至更早的图纸!这比他冒险亲自探查安全得多,也更为隐蔽。

他立刻投入工作,手脚麻利地清理灰尘,分类整理,但暗中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寻找与码头仓廪,特别是编号靠后仓区相关的卷宗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整理到一箱覆盖着厚厚灰尘、标注“郡府抄录·货栈旧档(癸未至丙戌)”的文书时,他发现了目标!

几份泛黄发脆的纸张,是数十年前官署对码头仓区巡检的简要记录副本。在其中一份记录中,赫然提到了“丙戌仓,闲置,地气阴湿,壁有渗水,责令整改”等字样,日期恰在甲子年案发后不久!而更让他心惊的是,在旁边一份看似无关的、关于码头区地下污水管网淤塞的呈报附件中,有一张极其简略的示意图,模糊标注了丙戌仓的大致位置和其下方一条“疑似古泄洪道淤塞”的标记!

古泄洪道!《地脉杂俎》曾提及,某些古城修建时,会利用天然或人工的地下河道、泄洪道作为排水系统,这些通道往往也是地脉支流所在!若丙戌仓下方真有淤塞的古泄洪道,那便极可能是地气滞塞、形成“煞穴”的关键!这也解释了为何煞气残留如此之久!

李清河强压激动,默默将这些关键信息记在心中,未动任何纸张。他像处理其他文书一样,将这批档案归类放好,未露丝毫异样。

连续三日的案牍库整理,李清河收获颇丰。他不仅确认了丙戌仓的废弃状态和大致地貌,还通过交叉比对其他文书,了解到那片区域因环境恶劣、屡有“闹鬼”传闻(实则是煞气侵扰常人的表现),早已鲜有人至,连乞丐都不愿落脚。这对他而言,反而降低了被偶然发现的概率。

然而,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告知斗笠客或岑夫子?他再次否定了这个想法。一来,他无法解释消息来源(总不能说自己是“看”出来的);二来,他隐隐觉得,此事牵连太广,贸然将书院高层拖入,未必是好事,也可能让自己彻底失去自主性。

最终,他决定还是依靠自己。至少,先要亲自确认一下,哪怕只是远观。他需要更直观地感知那里的煞气强度、流动规律,以及是否有“人”活动的迹象。

机会很快来了。这日,杂役头目分配一项外出公务:护送一批书院修补好的普通书籍,送往城南靠近码头区的“蒙学堂”。这是一项简单的跑腿活,通常由两名杂役同行。

李清河再次主动请缨,并与关系尚可的石头一同前往。

午后,两人带着书箱,出了书院侧门,步入喧嚣的街市。李清河刻意引导路线,选择了会经过靠近码头区外围的道路。当行至一处地势稍高的石桥时,他借口歇脚,将书箱放下,目光“随意”地扫向那片已牢记于心的区域。

远处,污水河浑浊的河水汇入浩荡的沧澜江,江风带来腥咸的水汽和码头的喧嚣。在一片低矮、破败的旧仓库轮廓中,李清河集中精神,“观气”之能全力运转!

这一次,距离拉近,感知更为清晰!那片区域上空,果然笼罩着一层淡薄、却异常顽固的灰暗“煞气”,如同不散的阴霾。地气沉滞死寂,与周围的“生”气格格不入。而在那片煞气的中心,丙戌仓所在的位置,地底深处,隐隐传来一丝极其微弱、但本质却异常精纯阴寒的波动,如同沉睡凶兽的呼吸!

确有异常!而且,那煞气的源头,似乎深埋地底,与那条“淤塞的古泄洪道”紧密相连!绝非寻常废弃仓库可比!

更让他心头一紧的是,在他感知中,那片区域边缘,若有若无地残留着几缕极其淡薄、却带着阴冷锋锐意味的“人气”!这气息隐匿功夫极好,几乎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但那种独特的“影阁”杀手般的冰冷质感,他曾在一线天和黑水涧亲身领教过,绝不会认错!

有人!而且很可能是“影阁”的人!他们在监视那里?还是……那里至今仍是他们的一个秘密据点?

李清河不敢久留,怕引起暗中监视者的警觉,立刻收回感知,提起书箱,对石头道:“歇够了,走吧,莫误了时辰。”

返回书院的路上,他心绪难平。丙戌仓的确认,以及“影阁”可能的存在,让局势更加复杂危险。那里不仅是一个废弃的煞穴,更可能是一个活跃的陷阱!

但同时,一个大胆的念头也在他心中萌生:既然“影阁”如此重视那里,是否说明,那里除了煞气残留,还可能藏着别的什么?比如……关于赵汝成下落的线索?或者,与那“邪玉”相关的其他秘密?

直接硬闯是自寻死路。但……若能从地脉入手呢?《地脉杂俎》中曾提及,地脉虽有定势,却非一成不变,可借山水之势、甚至人为引导,进行微调。若能找到那淤塞古泄洪道的另一个出口,或利用地气变化……或许,有办法在不惊动守卫的情况下,窥探到一些东西?

这个念头极为冒险,需要极其精深的地脉知识和强大的操控能力,目前的他远远不及。但这无疑指出了一个可能的方向——将“观气”之能与地脉学问结合,或许是他这类“凡尘脉”修行者,以弱胜强、另辟蹊径的关键所在!

回到书院,交还差事,李清河变得更加沉默。他深知自己实力低微,卷入此等漩涡,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当前首要,仍是提升实力,尤其是加深对地脉的理解和“观气”的运用。

他再次沉浸于藏书阁的故纸堆中,这次目标明确:地脉学、堪舆术、水系图志,乃至一些涉及机关阵法、奇门遁甲的边缘杂学。他知道,要想在这盘死局中觅得一线生机,必须拥有远超常人的“眼睛”和“智慧”。

而就在他潜心钻研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再次打破了书院的平静,也将他推向了更危险的境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