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人间微尘起波澜 > 第14章 藏阁觅径

人间微尘起波澜 第14章 藏阁觅径

作者:青橘胜白藕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7:09:07

翌日清晨,天光微熹,书院内便响起了悠扬的钟声,唤醒了沉睡的学子。李清河早已起身,换上灰色的杂役服,用冷水洗漱一番,只觉神清气爽。书院的空气似乎都带着一股令人心静的灵秀之气,远非南城污浊可比。

在勤学斋旁的膳堂用了简单的早饭——清粥、馒头、一碟咸菜,虽朴素,却干净管饱。同桌的多是些年纪相轻的杂役或寒门学子,彼此点头致意,并无多话,氛围安静而有序。李清河乐得清静,快速吃完,便根据昨日陈默师兄的指点,前往“藏书阁”领取今日的劳役安排。

藏书阁位于书院中心区域,是一座飞檐斗拱、气势恢宏的七层木石巨构,雕梁画栋,古意盎然。晨光中,已有不少勤勉的学子在阁前的石阶上或坐或立,手不释卷,低声诵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旧纸特有的味道。

李清河步入一层,顿觉一股浩瀚、沉静、包容万象的气息扑面而来。举目望去,书架如林,直抵高高的穹顶,上面密密麻麻摆满了各类典籍,经史子集、农工医卜、山川地理、奇闻异志,无所不包。不少学子穿行其间,或静坐阅览,或低声交谈,秩序井然。

一名身着青色执事袍、面容清癯的中年文士坐在入口处的长案后,正登记着借阅事宜。李清河上前,取出自己的竹牌,恭敬道:“执事大人,新晋杂役李清河,前来领受差遣。”

那中年执事接过竹牌查验了一下,抬眼看了看李清河,目光平静无波:“嗯,李清河。今日你的差事,是协助整理丙字库房的残损古籍。记住,阁内禁止喧哗、奔跑、饮食、损坏书籍。酉时前将整理好的书册交来登记即可。”说着,递过一枚写着“丙”字的小木牌和一块抹布。

“谢执事,弟子明白。”李清河接过木牌,依着指示,向一层侧翼的丙字库房走去。

库房内光线稍暗,空气中灰尘味较重。几个大书架靠墙而立,上面堆满了许多封面破损、书页泛黄、甚至虫蛀严重的旧书。地上还放着几个敞开的木箱,里面也是类似的情况。这就是他今天的活儿——将这些残损的书籍清理灰尘,简单整理分类,将破损过于严重、无法翻阅的单独放置。

这工作看似枯燥,李清河却甘之如饴。他挽起袖子,拿起抹布,小心翼翼地拂去书册上的积尘,动作轻柔,生怕损及脆弱的纸页。每拿起一本书,他都会下意识地以“观气”之能感知一下。这些残旧古籍,虽灵力不显,却承载着岁月的气息和着书者的精神印记,气息或沉郁,或激昂,或平和,或奇诡,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他沉浸在这种与古老智慧无声交流的氛围中,心神格外宁静。《养身诀》悄然运转,与这书海沉静博大的气息隐隐交融,竟比刻意修炼时更加顺畅自然。

整理过程中,他也留意着书名和内容。这些残卷多是些地方志、笔记杂谈、工艺图谱或早已失传的冷僻学说,对于追求科举功名或高深道法的学子而言,或许价值不大,但对李清河来说,却是了解这个世界、触类旁通的宝库。

忽然,他在清理一本封面几乎烂透、无题名的残卷时,指尖触到书页,感受到一丝极其微弱的、与他怀中那本《养身诀》残卷隐隐相似的“质朴”气息。他心中一动,轻轻翻开。书页脆弱,字迹模糊,但依稀可辨是一些关于导引吐纳、调理脏腑的图谱和口诀,行文古奥,与《养身诀》并非同源,但理念颇有相通之处,都强调顺应自然、内在调和。

“这是……另一门养气法门的残篇?”李清河仔细辨认,可惜破损太严重,关键处多有缺失,难以窥其全貌。但他仍如获至宝,将其中几幅相对完整的行气图谱和几句口诀默默记下。这或许能对他完善自身修行有所启发。

他将这本无名残卷小心地放在“待修复”的一类书中,继续工作。

时近午时,他已整理好两大架书籍。正准备歇息片刻,忽听库房门口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这位师弟,辛苦了。”

李清河抬头,见一位身着月白学子服、年纪约莫二十出头、面容儒雅的青年站在门口,正含笑看着他。青年气质温润,眼神明亮,气息平和悠长,显然修为不浅。

“师兄好。”李清河连忙起身行礼。

“不必多礼。”青年走进库房,目光扫过整理好的书架,赞许地点点头,“清理得很细致。我乃内院弟子苏文轩,奉师长之命,来寻几本关于古符文演变的残卷参考,听说丙字库房有不少此类杂书,不知师弟可曾见到?”

古符文?李清河心中一动,想起那“秽血煞纹”上的扭曲符文,便道:“苏师兄,弟子刚整理到那边几个箱子,似乎有几本涉及金石符文和古籀文的残卷,但破损严重,不知是否有用。”他指了指角落的一个木箱。

苏文轩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哦?我去看看。”他走到箱边,蹲下身,仔细翻检起来,动作轻柔专业。很快,他找出两本残破不堪的书册,小心地摊开在旁边的空桌上查阅,时而蹙眉,时而颔首。

李清河在一旁静静看着,没有打扰。他发现这位苏师兄身上有种令人舒服的书卷气,与岑夫子的深邃、陈默的冷峻都不同。

过了一会儿,苏文轩抬起头,对李清河笑道:“多谢师弟,这两本虽残,却有些价值。师弟是新来的杂役?我看你整理书籍,手法沉稳心细,颇不寻常。”

“师兄过奖了,弟子李清河,刚来书院不久。”李清河谦逊道。

“李清河……”苏文轩念了一遍名字,似乎觉得有些耳熟,但也没多想,只是温和道,“藏书阁乃书院根基,在此做事,亦是修行。这些残卷虽非道法真传,却往往藏着前人智慧与历史痕迹,细心体悟,亦能有所得。”

“弟子谨记师兄教诲。”李清河感觉这位苏师兄为人随和,便试探着问道,“苏师兄,弟子对些杂学颇感兴趣,尤其是各地风物、奇闻异事,不知这阁中何处此类藏书较多?”

苏文轩笑了笑,指向上一层:“二楼‘杂部’乙字区域,多为此类笔记、方志、游记。你若得空,可凭竹牌前往阅览,但不可携出。不过……”他顿了顿,低声道,“有些真正稀奇的孤本、残卷,或因内容敏感,或因来历特殊,并不在明架上,需有有师长手令或足够贡献方可调阅,多存放于高层或秘库之中。”

李清河心中了然,看来想接触更深层的秘密,并非易事。他再次谢过苏文轩。

苏文轩拿着那两本残卷登记去了。李清河继续整理,直到日头偏西,才将丙字库房清理完毕。将整理好的书单交给执事,又将被虫蛀严重、无法挽救的残书单独装箱标注,一天的工作便算完成。执事检查无误,点了点头,算是认可。

离酉时还有些时间,李清河想起苏文轩的话,便信步走上藏书阁二楼。二楼空间更为开阔,书架排列井然有序,学子也多了不少。他找到“杂部”乙字区域,果然看到大量地方志、游记、博物志之类的书籍。

他并未急于寻找特定内容,而是如同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随意抽阅。翻看一本《南疆风物志》,了解异域民俗;浏览一册《沧澜水系考》,熟悉青霖城周边水道;甚至在一本《百工谱》残页中,看到了些有趣的机关器械图谱。他阅读速度极快,得益于过目不忘之能,虽不求甚解,却也将大量信息记于脑中,拓宽见闻。

不知不觉,酉时钟声响起。李清河放下书册,揉了揉眉心,虽精神有些疲惫,内心却十分充实。这一日的收获,远胜过往囿于风雷驿的见识。

返回勤学斋的路上,夕阳将书院的飞檐染成金色。李清河心中盘算着,日后定要常来藏书阁。不仅要看杂学,更要系统了解修行基础、历史渊源、势力分布。同时,也要想办法赚取些“贡献”,或许能接触到更深层的典籍。柳老汉那本《染坊杂记》中提及的“甲子旧案”和“秽血煞纹”,或许能在某些秘藏档案或野史中找到蛛丝马迹。

正当他思索间,忽见陈默迎面走来,脸色有些凝重。

“李师弟,正寻你。”陈默低声道,“方才得到消息,南城张扒皮昨夜遭人袭击,重伤昏迷,其手下王老五失踪。衙门初步勘查,似是江湖仇杀,但……时间点颇为蹊跷。”

李清河脚步一顿,心中凛然。张扒皮昨日刚在柳家吃了瘪,当晚就出事?是巧合,还是……有人借机灭口?或者,是警告?这与“秽血煞纹”之事是否有关?

“书院方面有何看法?”李清河问道。

陈默摇摇头:“市井帮派争斗,衙门自会处理。书院不便直接插手。只是夫子让我提醒你,近日尽量莫要独自离开书院范围,以防不测。”

“多谢陈师兄提醒,我明白。”李清河点头。树欲静而风不止,南城的漩涡,显然并未因他进入书院而平息,反而可能因张扒皮之事,将目光更隐秘地投向了这里。

回到勤学斋,同屋的杂役已经回来,是个名叫石头的憨厚少年,话不多,正在灯下缝补衣服。李清河与他简单交谈几句,便各自歇息。

夜深人静,李清河盘坐床上,并未立刻修炼,而是将白日所见所闻,尤其是那本无名养气残卷的内容,在脑中细细回味、推演。同时,张扒皮遇袭的消息,也让他更加警惕。

这书院,也并非绝对安全的避风港。他必须尽快变得更强,才能在这暗流汹涌的青霖城,拥有立足之本。

他取出那本《养身诀》残卷,抚摸着那道狰狞的裂痕,眼中闪过坚定之色。明日,或许可以尝试去书院的“百工坊”看看,是否有修复古籍的器具和材料?修复此书,或许也是修复自身道途的关键一步。

前路漫漫,唯有力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