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之何雨柱新生崛起别样人生 > 第60章 回礼

四合院之何雨柱新生崛起别样人生 第60章 回礼

作者:米鬻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8:45:53

暮色四合,何雨柱一家三口回到了自家的小院。下午在娄家那顿丰盛的下午茶和蛋糕吃得实在太饱,晚饭便只是简单熬了点稀粥,就着咸菜吃了些。小雨水抱着崭新的布娃娃,坐在小凳子上心满意足地玩着,时不时咯咯笑两声。

林若心在灯下缝补着衣服,脸上带着少有的轻松笑意,时不时摸摸女儿的小脑袋,又抬眼看看正在沉思的儿子。

何雨柱坐在桌旁,看似在发呆,实则意识早已沉入了那个神秘的空间。空间里浩如烟海的资料让他目眩神迷,远超这个时代的知识结晶比比皆是。他心中盘桓着娄振华那份沉甸甸的恩情——一份足以改变母亲和妹妹处境的工作承诺,还有那份真诚的接纳。

“想着怎么回报。”何雨柱心中暗道。但他深知此时的环境,太过超前、能够搅动风云的技术,对娄家而言绝非福报,反而可能成为催命符。现在还是“大乱斗”的前夜,历史的惯性似乎难以阻挡。“娄家未来还是要走那条路……在那之前,我必须积蓄足够的力量!”何雨柱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空间,就是我最坚实的后盾。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真正护住母亲、雨水,还有……那些值得守护的人。”

他将目光投向了空间里与工业生产相关的知识区域。既然娄家的根基在轧钢厂,那么就从这里入手。他需要一份合适的“礼物”——既能大幅提升轧钢厂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又不会惊世骇俗,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还得是这个时代的人能够理解、消化和实现的。

“比现在1945年先进,但又不至于太离谱……”何雨柱的意识在资料的海洋中快速筛选。“70年代的技术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那个年代的技术,相对于三四十年代无疑是飞跃性的,但放到整个工业发展的进程中,又并非科幻般的存在。而且,他记得很清楚,国内的钢铁工业在那个年代确实有过不少自主的改进和突破。

很快,他锁定了一份资料:《关于轧钢生产线局部优化与效率提升的若干建议(基于70年代初期实践经验总结)》。

“就你了!”何雨柱心念一动。这份资料主要围绕着现有轧钢设备的改进潜力做文章,强调工艺流程的合理化、能耗的降低、次品率的控制以及安全生产规范的初步完善。它没有引入什么惊世骇俗的自动化、电脑控制,而是在现有机械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强调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规范管理。效率提升是显着的(相对于40年代而言),技术门槛却不算太高,关键是其思路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最重要的是,它看起来很“接地气”,像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基于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窍门”和“优化方案”。

意识扫过资料内容,何雨柱嘴角微扬:“在这个时代看来是了不起的突破,在空间里,这已经是最基础、最‘落后’的东西了。”差距之大,让他再次感慨空间的伟力。

计划清晰:将这份资料的核心内容整理抄录出来,交给母亲,由她在进入轧钢厂后,寻找一个合适的、私密的机会,亲手转交给娄振华。

一夜无话。

翌日清晨,林若心早早起床,收拾停当,准备去街道办和轧钢厂办理入职的相关手续。她心情既紧张又充满期待,反复叮嘱何雨柱在家带好妹妹。

“柱子,看好雨水,别让她磕着碰着。饭在锅里温着,中午你们俩热热吃。妈尽量早点回来。”林若心系好围巾,准备出门。

“娘,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妹妹的。您路上小心,办手续别着急,慢慢来。”何雨柱抱着还有些睡眼惺忪的雨水,站在门口送母亲。

待林若心走后,何雨柱哄着雨水吃了早饭,又陪她玩了一会儿娄晓娥送的布娃娃。等到雨水自己抱着娃娃在炕上咿咿呀呀地玩得起劲,注意力完全被吸引过去后,何雨柱便坐到桌边,铺开了一沓普通的白纸,拿起一支削好的铅笔。

他看似只是在安静地坐着,偶尔低头在纸上写写画画,速度不快也不慢,仿佛在认真抄写什么课文。但实际上,他的意念完全沉浸在空间里,那篇选定的技术资料如同投影般清晰地浮现在他的“眼前”。他的右手虽然握着铅笔,在纸上移动,但每一笔每一划,每一个字符、数字、图表,都是由空间中的意识精准操控着笔尖完成的。

这是一种奇特的体验:他的身体仿佛成了执行终端,而真正的思考和抄录过程都在那神秘的意识空间内高速完成。这样既能专注于抄写,又能随时分出一丝心神留意妹妹的动静。

“哒…哒…哒…”铅笔划过纸张的声音规律地响着。

“娃娃…姐姐…”雨水抱着娃娃,模仿着大人说话。

“嗯,娃娃漂亮,晓娥姐姐送的。”何雨柱头也不抬,嘴里自然地回应着妹妹,手上的书写却没有丝毫停顿。

一页、两页、三页……纸张在桌角慢慢累积。内容涵盖了轧钢机关键部件的维护周期与润滑优化方案、轧辊间隙控制与温度匹配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冷却水循环效率提升建议、简易的在线质量抽检流程、以及一套强调标准化操作和班组交接记录的生产管理制度雏形。没有复杂的公式推导,全是实实在在的操作要点、经验数据和改进建议。为了更直观,何雨柱还用铅笔精心绘制了几幅结构简图和工艺流程图,虽然线条略显稚嫩(为了符合年龄),但关键部位标注清晰。

时间在笔尖下悄然流逝。小雨水玩累了,抱着娃娃蜷在炕角睡着了,发出均匀的小呼噜声。何雨柱给她轻轻盖上小被子,继续埋头“抄写”。

整整一个上午,当窗外的日头升到最高点时,何雨柱终于放下了铅笔。他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右手腕(虽然主要是意识在抄,但身体维持一个姿势久了还是会累),看着桌上厚厚一沓,足有十几二十页的手稿,长长舒了口气。

纸上的字迹虽然力求工整,但依旧带着少年人的笔锋,有些地方甚至因为书写过快而显得有些潦草。上面布满了文字、数字、箭头和简易的图示。核心内容都已涵盖在内,特别是那份强调“流水线式思维”的生产组织和工序衔接优化建议,被放在了显眼的位置。这将是提升产能的关键。

他将这些写满了“天书”的纸张小心地叠放整齐,用一张空白纸包裹好。现在就等母亲回来了。

下午,林若心带着一身尘土和掩饰不住的喜色回来了。手续办得很顺利,明天就可以正式去轧钢厂财务科报到了!

“娘,累了吧?快坐下喝口水。”何雨柱连忙给母亲倒水。

林若心喝了口水,看着儿子,满眼欣慰:“不累,娘心里高兴!柱子,雨水没闹吧?”

“没呢,可乖了,自己玩娃娃,玩累了就睡了,刚醒不久。”何雨柱指了指还在炕上揉眼睛的小雨水。

“那就好……咦?”林若心这时才注意到桌子上那厚厚一沓写满了字的纸,好奇地拿起来,“柱子,你这是……在写作业?这么多?”她随手翻开一页,映入眼帘的全是“轧辊”、“张力”、“冷却速率”、“流水线布局”、“废品率”……这些对她来说如同天书般的词汇,还有那些看不懂的简图。

林若心愣住了,满脸疑惑地看向儿子:“柱子,你这写的是……什么呀?看着好像……跟机器有关?”

何雨柱深吸一口气,神情变得认真而郑重。他从母亲手里接过那叠纸,小心翼翼地重新包好,然后双手递到林若心面前:

“娘,这是给娄伯伯的。”

“给娄先生?”林若心更困惑了。

“嗯。”何雨柱点点头,压低声音,语气异常认真,“娘,娄伯伯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我们得报答。这份东西,是我……嗯,琢磨了很久,又查了好多能找到的书……写出来的。是关于轧钢厂怎么提高产量、减少浪费的一些想法和改进建议。您觉得有用没用,我不清楚,但我觉得娄伯伯是懂行的人,他应该能看懂。”

林若心看着儿子郑重的表情,又看看那叠厚厚的、写满了陌生术语的手稿,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儿子才十三岁啊!还在上初中!他怎么会懂这些?还“琢磨了很久”、“查了好多书”?这完全超出了她的认知范围。

“柱子,这……这……”林若心拿着那叠纸,感觉有些烫手,“这太……太不可思议了。娄先生是办大厂的行家,你这孩子写的东西……能行吗?万一……万一不对怎么办?会不会给娄先生添麻烦?”她本能地感到一丝不安和惶恐。这东西分量太重了,重到她不敢想象是从自己儿子手里拿出来的。

何雨柱却异常坚定地看着母亲的眼睛:“娘,您相信我。您明天去报到,想办法找个没人的机会,私下交给娄伯伯就行。就跟他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感谢他帮忙。他要是觉得有用就看看,没用就直接烧掉,绝不会给他惹麻烦。您就说……是我以前在图书馆乱翻书,瞎琢磨的,千万别提别的。”

看着儿子清澈而执着的眼神,听着他条理清晰的话语,林若心心中翻江倒海。儿子自从那次落水被救醒后,确实变得懂事、沉稳得不像个孩子,甚至做出那么好吃的蛋糕……难道他真的……天赋异禀?

她拿着那叠沉甸甸的纸,仿佛捧着儿子一片滚烫的赤诚之心和难以理解的秘密。良久,她终于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将那叠纸仔细地放进自己准备明天上班带的布包里,紧紧按住。

“好……娘知道了。娘会找机会……交给娄先生的。”林若心的声音有些发颤,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柱子,这东西……你……”

“娘,放心吧。”何雨柱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眼神清澈,“只是为了感谢娄伯伯。不会有事的。”

窗外的阳光斜照进来,照亮了桌上一角,也照亮了林若心眼中混杂着疑惑、担忧、骄傲和某种难以言喻的悸动。这沓写在普通白纸上、带着少年笔迹的“技术资料”,像一个沉默的谜团,即将被带入红星轧钢厂那钢筋铁骨的世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