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之何雨柱新生崛起别样人生 > 第33章 邻居示好

四合院之何雨柱新生崛起别样人生 第33章 邻居示好

作者:米鬻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8:45:53

红星小学的梧桐树下,放学铃声悠扬。何雨柱抱着那台珍贵的“春雷”收音机,崭新的“英雄”钢笔别在洗白的衣襟上。几个同学围着他,不再是嘲弄,而是真诚的请教与羡慕。

“雨柱,那段‘红日初升’再给我们讲讲呗?”

“你那收音机,能收到中央台的戏曲吗?”

何雨柱脸上带着淡淡的、沉静的笑意,耐心回应着。他知道,这来之不易的尊重,源于那盏在无数个寂静夜晚点亮的知识灯火。校长给予的不仅是物质奖励,更是对未来道路的期许与肯定。那支钢笔,将写下更多篇章;那台收音机,将为他打开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声音之门。

收音机里,正巧传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声音,朗读着梁启超先生铿锵有力的词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何雨柱停下脚步,抬头望向被梧桐枝叶分割的湛蓝天空。清风吹拂着他额前的短发,那双沉静的眼眸深处,闪烁着比星光更亮的光芒——那是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是一个少年在贫穷中孕育出的、足以照亮前路的璀璨锋芒。

他的路,才刚刚开始。而红星小学的故事,他的名字,已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烙印在无数听闻者的心中。

------------

何雨柱抱着那个珍贵的红布包裹,脚步轻快地穿过红星工人新村熟悉的、弥漫着晚饭烟火气与灰尘混合味道的巷子。怀里那台崭新的“春雷”牌收音机沉甸甸的,隔着布匹也能感受到方正硬朗的轮廓,衣襟上崭新的“英雄”牌钢笔在夕阳余晖下闪烁着冷硬又耀眼的光芒。这两样东西,是荣耀的具象,是他用那篇心血凝成的《雏凤清音赋》赢得的战利品,也像两枚钥匙,即将为他贫寒的家开启一扇充满声音和希望的门。

推开自家那扇油漆斑驳的木门,熟悉的、带着一丝淡淡药味和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混合着锅里熬着的玉米糊糊的微甜。母亲林若心正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小心翼翼地扶着刚满一岁、正摇摇晃晃练习迈步的妹妹何雨水。夕阳的金光斜斜地照进来,勾勒出母亲略显单薄的侧影和她专注看着女儿时温柔的眼眸。小雨水咿咿呀呀地努力着,小脸蛋憋得通红,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

“娘!雨水!”何雨柱的声音带着一种几乎要飞扬起来的雀跃,脸颊因为奔跑和激动红扑扑的。

林若心闻声抬头,目光先是落在儿子异常明亮、闪烁着兴奋光芒的眼睛上,随即,她看到了儿子怀中那个体积不小、显然极其郑重的包裹,以及他胸前那抹崭新的金属光亮。

“柱子?怎么……”她的话音在看清那包裹的崭新布料和儿子小心翼翼的姿态时顿住了,眼神里充满了疑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

“这是?”

何雨柱几乎是屏着呼吸,走到母亲面前,动作轻柔得像对待稀世珍宝,一层层揭开了那方红布。当那台簇新的、深褐色木壳、银色旋钮、透着工业时代精密感和时代气息的“春雷”牌半导体收音机完全呈现在昏暗的小屋内时,林若心低低地“呀”了一声,下意识捂住了嘴。接着,她又看到了儿子递到眼前的钢笔,那冰凉的金属笔帽上,“英雄”两个字清晰可见。

“娘!校长奖励我的!”何雨柱的声音带着微微的颤抖,是极力压抑后的自豪,“广播里都说了,您没听见吗?就是因为我写了作文,演讲得好!”他飞快地将下午发生在操场、校长室以及广播报道的事情,用最简洁却最兴奋的语句复述了一遍,每一个字都像小锤子敲打在林若心柔软的心上。

当听到“满分”、“文言文”、“神童”、“校长亲自给的”、“收音机”、“钢笔”这些词汇时,林若心的眼睛骤然迸发出难以置信的光彩,一层浓重的水汽迅速弥漫上来,模糊了她的视线。她颤抖着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收音机光滑冰凉的木壳,又小心地碰了碰那支崭新的钢笔,仿佛在确认这不是一场过于美好的梦。巨大的喜悦如同汹涌的潮水,瞬间冲垮了她长久以来因贫困与丈夫远行筑起的堤坝。

“柱子…我的柱子…”泪水终于决堤,无声地从她苍白却此刻焕发光彩的脸上滚落。她猛地张开双臂,将儿子和刚踉跄扑过来的小雨水一起紧紧搂住,声音梗塞在喉咙里,只剩下滚烫的泪珠滴在儿子的旧衣襟上。是巨大的欣慰,是无上的骄傲,更是长久压抑在心头、几乎凝成实质的沉重阴霾,被这突如其来的、强而有力的荣耀光芒狠狠撕裂、驱散的巨大释放感!

何雨柱感受着母亲的颤抖和泪水,鼻子也酸酸的,但他很快调整情绪,轻轻扭开收音机侧面那个冰凉的金属旋钮。一阵轻微的电流“沙沙”声后,红星市人民广播电台那熟悉而洪亮的女播音员声音清晰地流淌出来,瞬间充满了这间狭小、简陋却此刻被一种奇异光芒笼罩的小屋:

“……红星小学六年级何雨柱同学的事迹,再次证明了我们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刻苦学习,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他那篇融合了古人智慧与时代精神的《砥砺》,将激励更多的同学……”

“哥!……哥!……响!……响!……”小雨水被这突然响彻屋子的神奇声音彻底吸引,睁大了圆溜溜、清澈如水的眼睛,好奇地盯着那个发出声音的“黑匣子”。她挣脱母亲的怀抱,兴奋地伸出胖乎乎的小手,试探性地去摸收音机的木壳,又像是被那声音逗乐了,咯咯地笑起来。稚嫩的笑声与广播里字正腔圆的播报声奇妙地交织在一起。她开始在屋里摇摇摆摆地转圈,两条小短腿努力地倒腾着,像一只快乐的小鸭子,小手还不时挥舞着,咿咿呀呀地模仿着广播里的腔调,小小的身体里充满了对新奇事物的无限热情和纯粹的快乐。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了声响。

“哎哟!听着声儿了!收音机!真是收音机!”隔壁王大妈的大嗓门儿第一个响起,她人还没到,声音已经探了进来。紧接着,她那张满是笑纹的脸就出现在门口,后面还跟着几个闻声探头探脑的邻居。

“若心妹子!柱子!可不得了了!”王大妈几步跨进来,眼睛热切地盯在收音机上,“乖乖!春雷牌的!真是广播里说的那个!柱子啊,你可给咱这工人新村长脸了!神童!啧啧啧,老何家祖坟冒青烟了!”她嗓门洪亮,语气里是真真切切的羡慕和与有荣焉。院里其他人也围拢过来,七嘴八舌:

“柱子出息了!真是想不到!” “林大姐,这下你可熬出头了,孩子这么争气!” “这收音机好啊,能听新闻听戏,柱子以后学习更有劲儿了!” “听广播里说那文章写得跟古人似的?柱子给念念呗?” 真诚的祝贺像温暖的潮水,包裹着这个小小的家。林若心擦着泪,脸上是前所未有的光彩,忙着招呼大家,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谢谢,谢谢大家伙儿!柱子是赶上了好时候,学校老师教得好……”

然而,人群里一个略显尖细的声音慢悠悠地响起,像一根不合时宜的刺:“哟,真是了不得啊老何家的。柱子这孩子,平时闷不吭声的,这一下可放了颗大卫星!啧啧,又是收音机又是钢笔,这得多少钱啊?学校可真舍得。”说话的是住斜对门的孙婶,手里端着一筐择了一半的豆角,脸上挂着笑,但那笑意浮在表面,眼底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酸意和审视,“我咋听说这文言文最难写了?柱子这……是自个儿琢磨的?别是……” 她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却像一滴浑浊的油滴进了清水中,气氛微妙地滞涩了一下。几个邻居脸上的笑容也稍稍收敛了些,目光在何雨柱和孙婶之间游移。这种看似关心实则带着怀疑和嫉妒的“阴阳怪气”,在这样的大杂院里并不罕见。

林若心的脸色瞬间白了白,刚要开口,何雨柱却挺直了腰板。他目光平静地看着孙婶,那平静底下是淬炼过的自信:“孙婶,作文是我在教室里一个字一个字写的,校长和老师们都看着呢。荀子的《劝学》和梁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我看了很多遍。”他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没有丝毫慌乱,“钢笔是用来写字的,收音机是用来听广播学习知识的,我会好好用。” 他没有争辩,只是陈述事实,那份坦然和笃定,反倒让孙婶一时语塞,讪讪地撇了撇嘴:“哦,那挺好,挺好……” 周围的邻居也赶紧打圆场,纷纷岔开话题,再次聚焦到那台崭新的收音机上。

这时,门口又传来一阵小小的骚动。几个和何雨柱年龄相仿的男孩挤在门框边,领头的是院里以前总爱带着几分优越感、瞧不上何雨柱沉默寡言的小胖子李强。此刻,李强脸上再也没有了平日的嬉笑和不屑,取而代之的是**裸的、近乎崇拜的惊奇。他眼睛死死盯着那台发出声音的收音机,又看看何雨柱胸前的钢笔,最后目光落在何雨柱脸上,咽了口唾沫,终于鼓起勇气,声音带着少有的局促和恳切:

“柱子哥……那个……刚才广播里说的‘乳虎啸谷,百兽震惶’……是啥意思啊?你能……给我们讲讲不?” 他身后几个小伙伴也小鸡啄米似的点头,眼神里充满了对“神童”的敬畏和对知识的渴望。收音机里传出的声音,学校里轰动的演讲,校长亲自颁发的奖品……这些光环彻底改变了何雨柱在他们心中的形象,从那个角落里的沉默男孩,变成了一个令人仰望的、散发着智慧光芒的存在。

何雨柱看着李强他们期待的眼神,心中微微一暖。他没说话,只是走过去,小心地转动收音机的旋钮,调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儿节目的频率。清脆悦耳、充满童趣的音乐和故事声流淌出来,瞬间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包括还在咿呀学步的小雨水。

林若心看着眼前这一幕:簇新的收音机里传出悠扬的声音,儿子在邻里的祝贺、审视和同龄人的崇拜目光中,沉稳如山;女儿在欢快的广播声里快乐地拍手蹦跳;虽然还有孙婶那样的杂音,但更多的邻居脸上是真挚的笑容和对知识的尊重……长久以来,丈夫远行、家计艰难、自己身体孱弱带来的沉重阴霾,那些压在心头沉甸甸的、几乎令人喘不过气的愁绪,在这交织着欢欣、荣耀、希望甚至一点小小嫉妒的复杂声浪里,被彻底涤荡干净了!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混合着饭菜香、灰尘味和窗外飘来的草木气息,还有……一种全新的、名为“希望”的清新味道。她拿起桌上那支象征着知识与未来的“英雄”钢笔,紧紧攥在手心,冰凉的金属感传递着手心的温度。脸上,终于绽开了一个舒展的、彻底的、发自心底的笑容,那笑容如同雨后初霁的阳光,照亮了整个简陋却充满生机的小屋。

收音机里,少儿节目暂时结束,一段熟悉的、雄浑有力的前奏响起,接着是播音员那标志性的、振奋人心的声音: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时间……”

熟悉的声音在小屋里回荡,仿佛一个时代的脉搏在跳动。何雨柱的目光越过拥挤的邻居,越过兴奋的孩童,望向窗外布满霞光的天空。收音机里,播音员清晰的声音流淌出来,正在播送一则关于国家建设的消息。他胸前的钢笔,在灯光下折射出微芒。这一刻,家庭的温暖、邻里的喧嚣、荣誉的重量,连同那传播着时代之声的收音机,共同构成了他少年时代最浓墨重彩的底色。未来的路,似乎在这声音与光芒的交织中,渐渐清晰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