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在后宫开冥途 > 第41章 百鬼抬棺走午门

我在后宫开冥途 第41章 百鬼抬棺走午门

作者:顾晨的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13:08:21

她望着被掘开的墓坑——原本隆起的封土被刨成乱岗,焦黑的棺木碎片像被火舌舔过的残骨,白骨混着碎陶片散在坑里,几缕未烧尽的麻缕缠在骷髅的下颌,风一吹,发出细碎的呜咽。

“是崔氏的暗卫干的。”她蹲下身,指尖掠过一截烧变形的金饰,“太子怕旧案翻覆,急着毁尸灭迹。”

墨兰倒抽一口冷气,包袱“啪”地掉在地上,露出里面裹着的阴玉符阵和半熔的金钗。

沈青梧捡起金钗,残片上还凝着昨夜的金液,灼得掌心发疼——这疼是清醒的,提醒她此刻站在这里的理由:十年前,她的生母沈侧妃被崔氏杖毙,尸首丢进乱葬岗时,只留下这支金钗;而那个被满门抄斩的“逆臣”东宫,其实藏着先帝未启的赦书。

“布阵。”她将阴玉符按进墓心,符上的朱砂纹路瞬间渗进泥土,“埋金钗。”

墨兰颤抖着捧起金钗,指甲掐进掌心:“娘娘,阳寿换冥途……您前日才续了三日,这要是再……”

“续过的阳寿,总得用在刀刃上。”沈青梧抽出银簪,在腕间划出血线,“去取引魂灯。”

血珠滴在符阵上,发出“嗤啦”轻响。

阴玉符突然泛起幽蓝光芒,像有无数细蛇在符纹里游走。

沈青梧闭了闭眼,将腕上的血全部挤在符心——这是与地府的契约:以阳寿为引,开冥途回溯。

代价是每用一次,她的命数便短一分,可若能让东宫旧案见光,短十年又如何?

地底传来闷响。

沈青梧的左眼突然灼痛,符纹如活物般爬过眉骨。

她听见了——无数细碎的呜咽从地底下涌上来,像无数根银针在扎耳膜。

墨兰的引魂灯“砰”地炸了灯花,火苗蹿起三尺高,映出坑底浮起的白影。

“来了。”她低喝一声,血线顺着腕间滴进符阵,“给我显!”

阴风骤然怒号。

土坑里的白骨突然剧烈震颤,百道身影破土而出——有穿东宫侍卫甲的,有裹着宫装的,有提着断剑的,有捧着残卷的。

他们的衣裳还沾着血,伤口里爬出黑蛆,眼眶却亮着幽绿的光。

最前头的老侍卫白发披散,腰间挂着半块虎符,正是秦十七。

“小姐。”秦十七的声音像砂纸擦过铁板,他跪在沈青梧脚边,怀里的残卷“哗啦”散开,“十七等您十年了。当年东宫门破时,老奴藏起了赦书残卷,可到底没护住小主子……”

沈青梧的指尖按在秦十七额间,魂契同感的刺痛瞬间贯穿全身——她看见十年前的血夜:东宫的朱门被禁军撞开,沈侧妃抱着襁褓中的女婴跪在阶前,崔氏的金步摇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木棍雨点般砸在沈侧妃背上,女婴的哭声被闷在襁褓里,最后一声“求您留她一命”还没说完,人就瘫软在地,金钗断成两截,滚进了乱葬岗的泥里。

“够了。”她咬着牙抽回手,舌尖尝到血味,“把你的执念,给那个老太监。”

人群外突然传来抽气声。

墨兰指着不远处的灌木丛:“娘娘,那……那是守墓的老周头!”

蜷在灌木后的老太监浑身发抖,浑浊的眼珠突然翻白,喉间发出破风箱似的声响:“天启七年三月十七,太子奉诏入宫,未及申时,禁军围东宫!先帝亲笔赦书藏于梁上,至今未启!沈侧妃跪求免幼女一死,被崔氏亲令杖毙——尸首丢入乱葬岗,金钗为信!”

这一嗓子像炸雷劈开夜幕。

巡夜禁军的灯笼光从四面八方涌来,刀剑出鞘的脆响此起彼伏。

“抓妖女!”带头的千总吼道,“竟敢在皇家陵寝行邪术!”

沈青梧没动。

她望着远处奔来的火把,望着为首那道玄色龙纹暗纹的身影——萧景珩来了。

太子的蟒袍被夜风吹得猎猎作响,腰间的镇邪玉裂得更厉害了,裂纹从顶端直贯底部,像道狰狞的疤。

他盯着坑里的百鬼,盯着老太监翻白的眼,突然抽出腰间佩剑:“妖言惑众!给朕砍了这些脏东西!”

剑锋劈向秦十七的刹那,冥棺突然震了震。

那是口由残剑拼成的棺,每片剑刃都凝着暗红血锈。

棺盖“咔”地裂开条缝,一道血光冲天而起——是沈侧妃的脸。

她遍体鳞伤,却仍在笑,唇形无声地动着:“儿……活下去。”

萧景珩的剑“当啷”落地。

他踉跄后退两步,指尖死死抠住腰间玉佩,指节发白:“不可能……不可能……”

“太子殿下。”严维的声音从人群里传来。

内阁学士跪行至萧景珩脚边,怀里的残卷被月光照得清晰,“这是老臣藏了十年的赦书残页。您父皇……至死不知东宫有遗孤。”

沈青梧站在鬼阵中央,左眼符纹如赤焰灼烧。

她望着萧景珩惨白的脸,望着严维颤抖的手,望着满地残卷上的朱笔御批,终于开口:“今日百鬼抬棺,不为复仇,只为正名!沈氏一门,非乱臣,非贼子,是被构陷的忠良!她们的债,我来讨;她们的名字,我要天下听见!”

她抬手一挥。

百名亡魂齐齐叩首,残卷如雪白蝶纷飞,断剑插地成阵。

阴风卷着纸页直扑皇宫,像支支利箭,要把十年前的血债,捅进金銮殿的龙案。

御书房的窗“砰”地被撞开。

萧玄策正批着奏折,半盏茶的功夫,案头已堆了七张残卷。

他的指尖抚过最后一张上的先帝笔迹,墨色未干似还带着血:“东宫无……”

“陛下。”霍沉的声音从身后响起,“废太子墓地出了异状,百鬼抬棺,有人喊出了旧案真相。”

萧玄策没说话。

他望着窗外翻涌的阴云,望着案头飘来的残卷,突然提起朱笔,在折子上重重批下:“旧案重审,卷宗全开,涉事者——皆下狱候查。”

“太子恐难服众。”霍沉低声道。

“若百鬼都能列证,朕若不查,才是失道。”萧玄策将朱笔一掷,笔杆在案上滚了两滚,“去传严维,明日朝会,朕要听他说个明白。”

而冷宫最深处的破屋里,孟嬷嬷摸着怀里的金钗,老泪纵横。

那支金钗与沈青梧昨夜熔的那半支严丝合缝,她对着月光轻轻摩挲,仿佛在摸一个婴儿的脸:“小姐,您终于……回来了。”

晨钟响彻宫墙时,严维抱着个檀木匣子跪在御书房外。

匣子里的黄绢上,躺着一卷完整的赦书——先帝亲笔,墨迹未褪:“东宫无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