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在后宫开冥途 > 第261章 你不认我名,我自立碑文

我在后宫开冥途 第261章 你不认我名,我自立碑文

作者:顾晨的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13:08:21

夜风穿廊,卷起庭院中一片枯叶,打着旋儿落在沈青梧脚边。

她仍端坐于石凳之上,素白衣裙被月光洗得近乎透明,像一尊未落尘的玉像。

面前那本摊开的《宫规》,墨字早已不成章法——每一笔、每一划都在蠕动,如无数细小黑蛇相互缠绕,朝着她双目缓缓游移。

她不懂。

不是不能动,而是不敢。

心口那块无形的碑沉沉压着五脏六腑,每一次呼吸都像在撕裂旧伤。

三日前焚诏归碑的代价尚未退去,阳气枯竭,魂体皲裂,连指尖触碰纸页都会渗出血珠。

可她知道,此刻若闭眼,便是认输;若退避,承罪碑便不再是她的意志,而会反噬其主。

“凡篡律者,皆现蛇形。”

低哑的声音自虚空响起。

一道灰影从碑影中剥离而出——石噬现身,半身嵌于虚无,脸上裂开一张布满碎石纹的嘴,双眼是两团幽暗的空洞。

他抬起手,指向那本《宫规》:“你看的不是宫规,是伪诏余毒。天笔翁以天律之名,篡改阴司成法,此等文字入目即蚀心,阅久则失神。”

沈青梧轻轻点头,唇角勾起一丝冷笑:“所以……我不读它。”

她抬手,执笔。

狼毫尖悬于纸上,却迟迟未落。

可就在那一瞬,记忆竟出现了空白——她忽然想不起“律”字该如何写。

不是遗忘笔画,而是灵魂深处对“律”的认知正在崩塌。

从前的地府律令是铁则,如今她成了立碑之人,旧律已破,新律未成,天地之间,再无准绳可依。

这短暂的迟疑,几乎让她神识涣散。

“铛——”

清越铃音忽起,如寒泉灌顶。

烬瞳自檐角跃下,单膝跪地,双手奉上一枚铜铃——那是由九千血巡使残魂凝结而成的律印铃,每一声响,都是亡魂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证词。

铃音震荡,九道血影在空中盘旋嘶鸣,齐声低诵往生判词,助她稳住将溃的神志。

沈青梧深吸一口气,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落笔。

第一划,破空而出。

墨迹未黑,反而泛出银焰般的冷光,在纸上燃烧般蔓延:

“凡以天命压人者,其诏**。”

话音落,纸面轰然震颤!

那些原本蠕动前行的黑蛇发出凄厉惨叫,身躯扭曲炸裂,化作点点灰烬飘散。

整本《宫规》剧烈颤抖,仿佛有无形之力在内部崩解,最终“啪”地一声合拢,焦痕遍布,再无法翻开。

她做到了。

不是修补旧律,而是亲手写下第一条属于她的审判之律。

石噬咧开石口,发出砂石摩擦般的笑声:“好!吞赦者见新律,亦当战栗!”

就在此时,西山方向,乌云骤聚。

千里之外,归墟祭坛之上,狂风怒号。

萧玄策一身玄甲,披着龙纹斗篷,率三千禁军踏夜而来。

火把如星河倾泻,照亮了荒芜山顶那九根直插天际的黑柱。

中央高台之上,天笔翁手持断裂的天律笔,周身环绕八道悬浮伪诏,第九道正在凝聚成型,墨光滔天,似要强行敕封整个后宫为“无赦之地”。

“朕不管你是地府旧臣,还是疯魔判官——”萧玄策声音冷得如同北境寒铁,“敢动朕的宫妃,便是动朕的江山。”

天笔翁仰天大笑,须发飞扬:“凡人,你也配谈江山?这世间,唯有律不可违!你宠她、护她,不过是**迷心,怎堪承载秩序之重?”

话音未落,八道伪诏化作漆黑锁链,挟雷霆之势扑向皇帝咽喉!

千钧一发之际——

通冥台方向,铜铃骤响!

一道银焰自天而降,落地成碑。

承罪碑虚影跨越空间,投射战场。

石噬之口自碑面裂开,巨口如渊,迎着八道伪诏猛然一吸!

呜——!

锁链哀鸣,尽数被吞入碑腹。

碑身剧烈震颤,浮现出蛛网般的裂痕,却始终屹立不倒。

萧玄策眼神一厉,手中赶尸铃脱手飞出,铃舌如箭,直贯天笔翁心口!

老判官身体剧震,残魂虚影浮现半空,望着那铃,喃喃低语:“你写的不是律……是执念。”

天笔翁面容扭曲,仿佛听见了最可怕的真相。

他的身躯开始寸寸龟裂,如同干涸大地,最终轰然崩解,化作飞灰。

最后一道伪诏坠落尘埃。

一名盲眼老者悄然上前,拾起残诏——他是哑律,守更三十年,从未开口。

此刻,他抬起枯瘦的手,抚摸那焦卷的纸页,忽然喉间滚出沙哑一字:

“我听见了……真正的律。”

风停,云散。

黎明将至。

萧玄策立于废墟之中,手中握着一支残破的天律笔——笔杆断裂,墨芯枯竭,唯有一缕微弱律光仍在闪烁。

他转身,踏上归途。

当他再次踏入那座寂静小院时,晨光初透,沈青梧正坐在原地,目光空茫。

她已记不得他是谁。

却在他靠近的刹那,本能地伸出手,接过那支断裂的笔。

然后,缓缓起身,走向胸前那块只有她能看见的承罪碑。

将笔杆,插入碑身裂缝之中。

刹那间——黎明时分,天光如薄纱覆在宫檐之上,晨雾未散,整座紫禁城仍沉在一片静谧的灰蓝之中。

萧玄策踏着露水归来,玄甲染尘,龙纹斗篷边缘已被山风撕裂,掌中紧握的,是那支断裂的天律笔——笔杆焦黑如枯骨,墨芯早已燃尽,唯有一缕微弱银光在断口处游走,仿佛垂死之魂的最后一息。

他一步步走入小院,脚步沉重却坚定。

庭院中央,沈青梧依旧端坐石凳,素衣染霜,发丝凌乱披散,双目空茫,像是灵魂被抽离了躯壳,只余下一具守碑的容器。

她不认得他了。

三日焚诏归碑,心神俱焚,记忆如沙漏倾覆。

她的脑海里不再有“萧玄策”三字,没有过往交锋、没有暗夜对弈、没有那一次次在生死边缘彼此试探又彼此救赎的瞬间。

她甚至记不起自己的名字。

可当他的影子落在她身前,当那支残破的笔递到她指尖——

她动了。

手指颤抖着,却异常坚决地接过笔杆,仿佛那是她命脉唯一的延续。

她缓缓起身,步履虚浮,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阳气几近枯竭,生命力正一丝丝从五脏六腑中剥离。

但她没有停。

她走向胸前那块无形的承罪碑。

随着她的靠近,空气骤然凝滞,一道银焰自心口炸开,承罪碑虚影浮现半空,裂痕纵横如蛛网,碑面斑驳,似随时会崩塌。

她将笔杆,稳稳插入最深的一道裂缝。

刹那间——

银光冲天而起,如江河倒灌,席卷四野!

整座通冥台震颤不止,铜铃狂响,九千血巡使残魂齐声低诵,天地间响起古老的判词回音。

碑面剧烈波动,旧律褪去,新文自生,一行苍劲银字缓缓浮现:

“阴阳共审,罪由心定。”

风止,铃息。

石噬的声音从碑影深处传来,砂石磨骨般低哑:“判官不在名录,而在人心。”

话音落,烬瞳自虚空跃出,双手结印,承罪碑虚影碎裂成六道流光,如银蛇穿行宫墙,分别没入六宫地基之下。

自此,凡有冤屈之地,砖石微鸣,银符自现;凡有伪诏黑律之处,黑蛇初动,即遭焚灭。

数日后,春寒料峭。

一名小宫女捧着新抄《宫规》路过长廊,忽地惊叫出声:“娘娘!这字……怎么自己改了?”

众人围拢,只见册页之上,“不得妄言”四字竟悄然扭曲,墨迹翻涌,最终化为四个崭新字体——

“不得欺心。”

更诡异的是,整本《宫规》的纸页边缘泛起淡淡银痕,触之生温,仿佛有了呼吸。

消息未传,异象已起。

沈青梧立于廊下,朝阳光芒刺破云层,照在她雪白的发丝上,宛如覆了一层霜月。

她双眼幽深如渊,映不出人影,只藏万千魂语。

她抬手轻抚心口,那里曾布满冰裂般的伤痕,如今,一道新生的银线静静跳动,如同第二颗心脏,在血肉深处与承罪碑共鸣。

她闭眼,听见无数细碎的哭诉自宫墙各处涌来——未死的冤魂、将堕的执念、藏在欢笑背后的刀锋……

她睁开眼,唇角微扬,声音轻若耳语:

“下一个案子……是谁?”

镜头拉远。

通冥台上,铜铃无风自响,一声,两声,不疾不徐。

而宫墙最深处,一座新建的殿堂悄然落成,匾额高悬,青铜铸就,其上四个大字熠熠生辉——

阴阳共审庭

风过处,铃音未绝,匾影微晃。

忽然,御河水面轻轻一荡,涟漪无声扩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