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在后宫开冥途 > 第124章 断簪敲的不是门,是丧钟

我在后宫开冥途 第124章 断簪敲的不是门,是丧钟

作者:顾晨的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13:08:21

断簪敲的不是门,是丧钟。

招魂幡主杆断裂的那一刻,天地仿佛被抽去了声音。

那根通体漆黑、缠绕着九百童魂哭嚎的幡杆,自顶端轰然裂开,一道猩红血痕顺着纹路炸裂而下,如同大地睁开了一只复仇之眼。

阴风骤歇,黑气倒卷,九百童魂不再受控,反而齐齐转向,尖啸着扑向崔九娘——她们曾被她以沈青梧之名献祭,如今便以最原始的怨力,撕开她的七窍!

“啊——!”崔九娘双目暴突,鼻孔淌血,耳膜破裂,唇齿间喷出的不再是言语,而是魂魄碎裂的哀鸣。

她跪倒在地,双手抓挠着空气,像是要抓住什么早已不存在的依靠,“我是沈家人!我才是正统!我守了百年祠堂,祭了三代嫡女,凭什么说我不配!”

火光映照下,沈青梧一步步走来,脚下焦土龟裂,每一步都似踏在生死界限之上。

她右臂寒血纹已蔓延至肩胛,心口冰裂纹五道微光流转,仿佛体内有某种古老的力量正在苏醒。

她抬手,断簪直指崔九娘眉心那枚逆符——一道用怨气与篡改血脉烙下的印记。

“你若真是沈家人,”她的声音平静得如同宣读律令,却比雷霆更令人战栗,“怎会不知——我族断簪,不插仇骨?”

话音落。

“啪”地一声轻响,仿佛玉碎于冰面。

崔九娘眉心逆符骤然崩裂,左眼猛地爆出血花,眼球碎裂处,竟浮现出一枚深深刻入魂体的烙印——一个被火焰焚烧的“庶”字,扭曲如蛇,缠绕着本不该存在的血脉图腾。

她怔住了。

不是因为痛,而是因为记忆深处那一扇从未开启的门,终于轰然洞开。

她不是沈家人。

百年前,初代判官沈秦氏血祭殉职那夜,一名被献祭的女官尚存一缕残魂,被地脉阴息托起,于乱坟岗中诞下一名女婴。

那孩子被守烛局秘密收养,灌以虚假记忆,植入篡改的契约烙印,自幼被告知:“你是沈氏旁支,肩负复仇使命。”她信了,恨了,杀了三代沈家血脉,亲手将招魂幡炼成控魂邪器,只为完成所谓的“正统回归”。

可真相是——她从不是沈家人。

她是工具,是替罪之身,是守烛局为断绝真嫡血脉而精心培育的傀儡。

“呵……呵呵……”崔九娘嘴角抽搐,血泪横流,“原来……我一直杀的,才是真正的主?”

素纱无声现身,手中阴丝如蛛网收拢,将招魂幡残片尽数缠绕。

她低头细查,忽而瞳孔一缩——在幡布最底层,一道几乎不可见的金线绣着一行密文:

“沈氏断契,需以嫡血为引,旁支可代承。”

她立刻跪地呈报:“婕妤,这是守烛局百年前的密令!他们不是不愿承契,是有人……逼她们断契!”

沈青梧没有回应。

她的指尖正轻轻抚过那根断簪,簪身冰冷,却在触及她血液的瞬间微微震颤,仿佛回应着某种沉睡已久的呼唤。

忽然,识海剧震。

“梦门”自动开启。

血脉冥途逆流而上,百年前的画面如血雾般浮现——

沈氏祠堂,烈火焚香。

初代判官沈秦氏跪于火坛前,手中捧着一只玉匣,匣中封着一抹凤血,金光隐现。

她将玉匣交予一名黑袍人,声音低哑却坚定:“此血不祭君王,只镇冥途。若有朝一日沈氏血脉断绝,便以此血重开归途。”

黑袍人点头,隐入暗影。

而门外,先帝亲卫已举火逼近,刀锋映着火光,誓要灭尽判官一族。

原来,从一开始,沈家就不是背叛者,而是被背叛者。

守烛局,这个名义上守护地火、维持冥途平衡的机构,早已沦为皇权清洗异己的刽子手。

他们惧怕沈氏血脉能直通地府律令,动摇皇权对生死的垄断,于是设计断契、伪造旁支、扶持傀儡,一步步将真正的判官血脉逼入绝境。

而招魂幡……本是沈秦氏所创,用于镇压暴乱阴魂的法器,却被守烛局篡改阵眼,逆转符文,化作吞噬嫡血、操控亡魂的邪具。

沈青梧缓缓闭眼,心头如压千钧。

她一直以为自己是在继承,是在复仇。

可现在她明白——她是在正名。

在替三十六代含冤而死的沈氏女官,夺回本属于她们的身份与信物。

影七这时快步走来,手中捧着一具焦骨,颈间铜牌尚存:“在祖坟祭坛下挖出的,应是当年被灭口的画师墨哑。舌割于癸未年七月初七——正是沈秦氏殉职之日。”

他命人取来小桃枝藏匿的旧画册。

泛黄纸页翻开,一幅素描静静躺在其中——

素衣女子立于火坛前,手持断簪,眉心一点朱砂,身后无幡,唯有万魂俯首。

她脚下,三十六级石阶蜿蜒通向地底,阶上刻满《归骨辞》残篇。

小桃枝颤抖着跪下:“这……这是我娘留下的……她说,真正的判官,从不用幡。”

沈青梧凝视画中人。

那眉眼,那姿态,那簪子的角度——分明就是母亲残魂的模样。

她终于彻悟。

簪,才是信物。

血,才是钥匙。

而她,不是继承者,是唤醒者。

夜风骤起,吹散余烬。

她站在废墟中央,断簪垂落,滴血成纹。

身后,三十六具沈氏残影静立如碑,目光沉沉落在她身上。

她抬起头,望向祖坟方向。

那里,三十六级石阶埋于荒草,归骨阵早已残破不堪。

但今夜,它将重见天日。

她的指尖划过断簪锋刃,一滴黑血坠地,竟如活物般蜿蜒前行,仿佛在回应地底深处的召唤。

有些债,必须用血来还。

有些门,只能由血来开。子时三刻,万籁死寂。

沈青梧踏进祖坟的那一刻,风停了,魂息凝了,连地底游走的怨气都仿佛被某种古老威压震慑,悄然退避。

荒草埋阶,三十六级石阶残破断裂,却依旧笔直地指向地心深处,像一条被掩埋百年的血脉脉络,等待真正的主人归来。

她赤足而行,每一步都踩在先祖魂骨之上,右臂寒血纹如蛇游走,心口冰裂纹隐隐发烫。

黑血自指尖滴落,在焦土上蜿蜒成符,无声唤醒沉睡的地火与冥律。

她没有点灯,也不需火引——她的血,就是引路的冥烛。

归骨阵,早已不是阵法,而是一段被篡改、被封印的真相。

她跪于阵心,将母亲残魂轻轻置于石台之上。

那缕魂光微弱如萤,却在触及阵基的瞬间轻轻震颤,似在回应血脉深处的呼唤。

沈青梧咬破指尖,以血为墨,在残阶之上重绘《归骨辞》最后一章。

每一笔落下,地面便裂开一道细缝,涌出阴冷雾气,夹杂着无数低语——那是三十六代沈氏判官的残念,在黑暗中沉浮百年,终于等到这一刻。

“魂归有路,骨有所依。”

“血不绝,则契不断。”

“门不开,则途不启。”

她高声诵念,声如钟磬,穿透阴阳两界。

断簪在掌心翻转,锋刃划过腕脉,鲜血如雨洒落阵中。

血珠未落地,已被无形之力托起,化作一道血线,缠绕三十六级石阶,逆流而上,最终汇聚于阵心。

她深吸一口气,将断簪缓缓插入心口第五道冰裂纹。

刹那间——

天地失声。

地底轰鸣如雷,整座祖坟剧烈震颤,碎石腾空,焦土翻涌。

三十六道白发残影自地底浮现,皆着素衣,手持断簪,面容模糊却气韵如一。

她们静立成环,齐齐抬簪,直指苍穹,仿佛在向冥途宣告:沈氏未绝,契未断!

“契喉”之声骤然响起,千人共语,如潮水灌入识海:

“沈氏判官,代代以血承契,今——契归本源。”

沈青梧浑身剧震,右臂寒血纹竟逆向燃烧,黑纹褪去,化作一道古朴金纹,如龙盘绕,熠熠生辉。

心口第五道冰裂纹缓缓闭合,不再渗血,反而泛起淡淡玉光,仿佛她的肉身正在被某种更高阶的存在重塑。

她睁开眼。

断簪已生异变。

簪身浮现出细密符文,非金非玉,似刻于时光之前,与冥途契约同源,却更为苍凉古老,仿佛承载着地府初开时的第一道律令。

她指尖轻抚簪头,声音低得几不可闻,却字字如钉,钉入命运之轮:

“我不是来继承你们的命。”

“我是来——重启你们的契。”

风起,残魂散,三十六道身影缓缓沉入地底,唯有一缕微光,缠上她的手腕,如誓约,如信物。

她转身离去,步伐稳健,再无半分迟疑。

今夜之后,她不再是那个被动背负契约的赶尸人学徒,也不是后宫中苟延残喘的才人。

她是沈氏真嫡,是冥途重启之钥,是地府律令在人间的执契者。

而乾清宫中,萧玄策猛然惊醒。

龙柱阴影里,一道素衣女子虚影静静伫立,手持断簪,眉心一点朱砂,目光冷如寒霜。

他掌心那道自登基以来从未消退的灼痕,此刻竟剧烈跳动,如被火焰灼烧。

耳边响起一道陌生女声,缥缈却清晰——

“你欠的债,该由她来算。”

他猛地坐起,冷汗浸透龙袍。

窗外,月色如雪。

三夜后,沈青梧自祖坟归来,每夜必梦——

母亲立于火坛前,手捧玉匣,将那一抹凤血交予黑袍人。

匣中血光如焰,映出地底巨门虚影。

门上,刻着两个古老大字——

冥途归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