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之事在暗中有条不紊地进行,青云门表面依旧风平浪静,然而在这平静的水面之下,一场精心编织的暗流正开始涌动。林昊站在青云殿的窗边,远眺着暮色中连绵的山峦,目光深邃如夜。他知道,清除内奸只是治标,唯有将潜伏在暗处的毒蛇连根拔起,才能真正还青云门以安宁。
第二步计划,此刻正式启动。这是一场心理的博弈,一场针对影杀楼精心设计的围猎。他需要布下一个对方无法拒绝的陷阱,一个看似天赐良机、实则步步杀机的致命诱惑。
夜色渐浓,殿内明珠散发出柔和的光晕。林昊深吸一口气,神情恢复了一派宗主的沉静与威严。他屈指一弹,一道无形的灵力波动传向殿外。不过片刻,身着亲传弟子服饰的阿九便步履沉稳地走入殿内,恭敬行礼。
“师父,您唤我?”
“嗯,”林昊转身,语气平常,仿佛只是例行询问,“阿九,近日宗门大阵运转如何?可有何异常之处?”他的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殿内的阵法核心罗盘,但每一丝细微的表情都经过精准的掌控。
阿九心领神会,脸上立刻浮现出一抹恰到好处的、欲言又止的“忧虑”。他稍作迟疑,才谨慎地开口:“回禀师父,大阵运转总体平稳,护山光幕并无异动。只是……”他顿了顿,像是有些不确定是否该拿这等“小事”打扰掌门,“只是弟子连日监测地脉灵气流转,发现近日地脉似有极其微小的异常波动。”
“哦?”林昊适时地“眉头微蹙”,流露出适当的关注,“详细说来。”
“是。”阿九上前一步,指向悬浮于空中的阵法虚影图的东南角,“弟子发现,每日子时与午时三刻,东南‘巽’位阵眼的能量流转,会出现一丝极短暂的周期性滞涩。持续时间极短,大约仅有十息,且波动极其微弱,目前完全不影响大阵的整体防御效能。弟子已反复核查过三次,确有此象。只是……其成因未明,终究是个隐患。”
这番说辞,是他们师徒二人反复推敲后的结果。问题要足够“真实”——地脉波动本就是极难完全掌控的自然现象;破绽要足够“微小”——不至于引起对方对“陷阱”的怀疑;时机要足够“精确”——给予对方可乘之机的想象空间。
林昊指节轻叩玉座扶手,面露沉吟之色:“周期性滞涩?莫非是深处地脉变动所致?或是近年灵气潮汐有异?”他沉吟片刻,仿佛经过一番思量,最终做出决定,“嗯……此事虽微,却不可不察。阵法乃一宗之根基,任何细微瑕疵都不可放过。阿九,你且将详细数据记录下来,持续监测。待三日后子夜,阴气最盛、星力可用于感知细微波动之时,为师将亲自前往东南巽位阵眼,借助星力仔细探查一番,看看能否寻其根源,将其修复。”
他的话语沉稳而自然,每一个字都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旨在激起潜伏者心中最大的涟漪。
“三日后子夜”、“东南巽位”、“掌门亲自探查”、“注意力集中于阵法修复”——这些关键词,对于无时无刻不在窥探青云门虚实、寻找致命弱点的影杀楼而言,无疑是无法抗拒的诱惑。那十息的“滞涩”,在林昊的描述中,仿佛成了一扇短暂开启的、可以潜入核心的“后门”。
“弟子遵命!”阿九恭敬领命,眼神交汇间,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场看似寻常的师徒问询,实则是一场表演给潜在听众的双簧。每一个语气,每一个停顿,甚至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是为了增强这诱饵的可信度。
然而,仅凭高层的一次对话,信息未必能“自然”地流入敌人耳中。林昊深知,真正能让人深信不疑的消息,往往来自于“无意”的流言和“偶然”的泄露。
在他的授意下,几张无形的网开始悄然撒开。
翌日,在弟子们常去的炼丹房外廊下,两名深受信任、却不知内情的核心弟子在“闲谈”。
“唉,这次炼制凝碧丹又差了些火候……”一人抱怨道。
另一人则压低了些声音:“再耐心些吧。听说掌门三日后要闭关半日,似乎是要调整后山的地火灵脉,届时灵气或许会更稳定些,说不定就能成了。”
“哦?掌门要闭关?难怪今日见阿九师兄在反复校验阵法枢钮,原来是为那时主持大阵做准备……”
“嘘,小声点,这事师父吩咐暂不要声张……”
类似的对话,在炼器堂、灵植园等几个赵明或李嫂可能经过或与其交好弟子出现的地方,以不同的版本,被“无意”地透露出来。流言真真假假,将“林昊闭关”、“大阵由阿九暂控”、“地火灵脉调整”(与阵法波动形成因果关联)等信息,碎片化地补充进去,进一步降低了对方的戒心,让整个陷阱变得更加立体和可信。
所有这些细微的动向,都被两双锐利的眼睛通过遍布宗门的监察阵法,“看”在眼里。
苏婉静坐于藏经阁深处的密室,眼前水镜之中,清晰地映出赵明在听到那些“闲谈”后,眼中一闪而过的精光和他强作镇定的表情。另一边,阿九则监控着李嫂,看到她与一名外门弟子交谈后,手指不自觉地绞紧了衣角,那是她紧张和传递消息时的习惯动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