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山的云雾似乎总带着几分灵秀,尤其是宗主峰下的演武场,此刻更是被一层薄薄的紫雾笼罩,晨光穿透雾霭,洒在青石板上,映出点点碎金。
距离资质复测已过三日,这三日里,“九窍玲珑心”与“天纵少宗”的名号如长了翅膀般飞遍了七十二峰的每一处角落。外门弟子在劈柴担水时会窃窃私语,内门弟子在打坐修炼时会忍不住分心,就连闭关多年的长老们,也破例聚了几次,话题总绕不开那个十六岁的少年。
演武场今日比往日更显热闹。
往日里,这里是弟子们切磋修炼的地方,虽也常有聚集,却从未像此刻这般——数千弟子按序排列,连外门弟子都得了特许,远远地围在边缘,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目光灼灼地盯着场中央。几位长老端坐于东侧的观礼台上,神色间带着几分期待,偶尔交头接耳,话语中满是对即将发生之事的的揣测。
人群的焦点,自然毫无悬念地凝聚在演武场中央那道卓然挺立的身影上——凌云。
他依旧是那身标志性的锦蓝长袍,衣料在晨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只是腰间多了一枚引人注目的玉质令牌。那令牌温润通透,上面以金线精绣着“天选”二字,字迹苍劲有力,正是昨日掌门玄阳子亲手授予的信物,见牌如见宗主亲临,分量极重。此刻,他手中握着的却并非什么神兵利器,而是一柄最为寻常的青钢长剑,剑身朴实无华,只在晨光的映照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这正是青云宗每位新入门弟子都会配发的制式长剑。
“少宗今日竟要亲自演练基础剑法?”一名内门弟子压低声音,语气里满是不可思议。
“听闻他三日前才正式接触《青云心经》的基础篇,这才短短三天,就能登台演示了?”旁边另一人接口,脸上写满了怀疑。
“你懂什么?”一个消息似乎更灵通的弟子立刻反驳,眼中闪烁着敬畏,“那可是传说中的九窍玲珑心啊!寻常弟子耗费三个月苦功才能勉强入门的基础心法,到了少宗这里,三日入门又有何稀奇?天赋异禀,岂是我等可以揣度的?”
低声的议论如同细微的潮水,一**在密集的人群中涌动、扩散。好奇、惊叹与难以言喻的敬畏交织在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上。对于绝大多数弟子而言,“九窍玲珑心”只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传说,此刻,他们更渴望亲眼见证,这位被宗门护山大阵亲自认可、被掌门钦定为“天选”的少年,究竟拥有怎样惊世骇俗的过人之处。
观礼台上,陈长老抚着花白的长须,目光中带着一丝忧虑,转向身旁的玄阳子:“掌门,凌云这孩子天赋异禀世所罕见,但毕竟年纪尚轻,根基尚浅。这般仓促就让他于众目睽睽之下演示,是否操之过急了些?万一……”
玄阳子目光深邃,始终落在场中那道挺拔的身影上,嘴角噙着一丝笃定的笑意:“无妨。修行之道,既要耐得住寂寞潜心打磨,也要扛得住万众瞩目的压力。他既是天选少宗,这层身份带来的瞩目与期待,迟早都要面对。况且……”他话音微顿,眼中那抹赞许之色更加浓郁,“昨日老夫前往暖玉床探望,这孩子已能将《青云心经》基础篇运转得圆融无碍,引气入体的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连老夫都颇感心惊。”
陈长老闻言,花白胡须猛地一抖,惊疑道:“竟已入门?《青云心经》基础篇讲究‘气沉丹田,意走周天’,光是理解其中口诀奥义,寻常弟子少说也得耗费半月之功,他这才三日……”
“这便是九窍玲珑心真正神妙之处。”玄阳子语气平淡,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份量,“他的九窍天生畅通无阻,灵气入体便如溪流自然归海,无需刻意引导便能自行流转周天,理解心法口诀更是如同水到渠成,一点就透。说三日入门,已是考虑到他初次接触,有意压低了预期。”
正说着,场中一直静立的凌云动了。
他并未立刻拔剑起舞,而是双目微阖,双手自然负于身后。就在他闭目的瞬间,周身丈许内的空气仿佛微微一滞,无形的气场悄然弥漫开来。周围的弟子们几乎是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连那些细碎的议论声也瞬间消失,整个演武场落针可闻。
只见他眉心微不可察地轻蹙,体内灵力依照《青云心经》基础篇的法门开始缓缓运转。起初并无任何奇异景象显现,然而不过数息之间,演武场边缘的草木枝叶竟开始无风自动,轻轻摇曳起来,更令人惊异的是,散落在地面上的枯黄落叶,仿佛被无形的力量牵引,打着旋儿,纷纷扬扬地朝着凌云所立之处飘去。
“快看!周围的灵气……在汇聚!”一个眼尖的弟子按捺不住激动,失声低呼。
众人循声凝神望去,果然看见一道道肉眼几乎难以捕捉的淡青色气流,正从四面八方的空气中、草木间、山石里丝丝缕缕地析出,如同受到君王的召唤,百川归海般朝着凌云的身体奔涌而去!那气流汇聚的速度越来越疾,越来越猛,到后来竟在他周身形成了一道清晰可见的淡青色气旋!气旋盘旋呼啸,带起他锦蓝长袍的衣角与袖摆,猎猎作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