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甄嬛传之宜修重生出阁前 > 第112章 鹤膝风

“娘娘,皇后传旨六宫,沈贵人和甄常在违反宫规,不敬上位,被罚了禁足抄写宫规和半年俸禄。”剪秋进来回话。

“是皇后的旨意?”宜修道。

“是华妃的意思,皇后传的旨。”剪秋小声道。

“本宫料定今日请安必有风波,倒是没想到皇后连自己想拉拢的人都没保住,不中用啊。”宜修用银汤匙搅着胤禛让人送来的木瓜雪蛤盅。

“娘娘是说....皇后有意拉拢沈贵人和甄常在?”剪秋道。

“确切的说,是甄常在一人,沈眉庄不过是捎带的。”宜修皱了皱眉,每日下午晚膳前都要被叫起喝苏培盛送来的各种汤羹,实在是烦人得很,她就是想睡啊。

“皇后是想借着甄常在的那点眉眼相似,让皇上忆往昔,从而想起她的好?”剪秋笑道。

“嗯,像她能干出来的事。”宜修舀了一勺放进嘴里。

“娘娘,慎常在在外求见。”陈泰进来回禀。

“慎常在?安氏....不是给皇后传话不必请安了么?”宜修道。

“慎常在来了三回了,听闻娘娘在午睡,不想打扰,奴才知道娘娘一时半刻起不来,便想着先留常在小主在侧殿休息,可小主非要回去,说延禧宫离得不远,她时时来看看也一样。”陈泰无奈道。

“倒是懂事,让她进来吧。”宜修擦了擦嘴,让剪秋拿下去了。

安陵容扶着福子的手进殿,伏地行了个大礼:“嫔妾安陵容给贵妃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行这样大的礼作甚,起来吧。”宜修道。

“娘娘于嫔妾有恩,嫔妾无以为报,今日终于得见恩人,嫔妾喜不自胜,请娘娘再受嫔妾一拜。”安陵容磕了三个响头才起身。

“剪秋,赐座。”

“是。”

“如何,今日阖宫觐见有没有吓着你?”宜修笑道。

“嫔妾循规蹈矩,何惧之有?姑姑在此之前细细教导了嫔妾宫中礼仪规矩,也特别交代了华妃娘娘的喜恶,嫔妾年幼,只要不触了华妃娘娘的霉头,自可安然无恙。”安陵容笑道。

“不错,看来阿布姑姑教的用心,你学的也用心。”宜修笑道。

“嫔妾能有此幸,都是有赖娘娘为嫔妾周全,嫔妾亲自绣了个小玩意儿回敬娘娘,只愿能入的娘娘的眼。”安陵容让福子出去喊另外两个小太监抬着东西进来。

展开在宜修面前的是一副精美的双面绣屏风,娟白的贡缎被固定在黄花梨雕花的屏风框面上,一簇簇盛开的荼蘼花仿佛能闻到香味,因着安陵容用了银丝绣线,外面的亮光透进来,荼蘼竟似能随风摆动一般,站在每个角度都能看见不同的花样,而屏风的右下角落里,则有一簇小小的粉色桃花,像是两者相互晖映,又像是桃花仰望着荼蘼,可爱的紧。

“容儿果真绣工精湛,如此活灵活现的双面绣,堪称绝品。”宜修不吝赞许。

“可不是吗娘娘,荼蘼四月开花,这屏风往这一摆,仿佛看见了活生生的荼蘼盛放之景,让人看着都神清气爽,浑然忘了是在酷暑的六月,还以为是在清新怡人的四月呢。”剪秋赞叹道。

“荼蘼芳菲自是盛景,但这一簇小小的桃花也着实喜人的紧。”宜修笑道。

“娘娘喜欢便是这东西最大的价值了。”安陵容因为宜修一句容儿的亲昵称呼,心中像吃了蜜糖一般欢愉,娘娘还说桃花喜人,是不是代表娘娘很喜欢自己?

这个月日日夜夜的绣这屏风,就为了赶着进宫能第一时间给娘娘送来,如今看见娘娘欢喜的笑容,一切都值了。

“难为你了,双面绣本就精细耗费心神,宫中最好的绣娘便是绣一方锦帕或是一个荷包也要个三五十日,你这屏风,怕是不下几十日,还得日日夜夜赶工才能完成呢。”宜修抚摸着平滑的绣面,像女子的肌肤一般顺滑柔软,可见线头藏得极好。

“有些事,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便是再如何也值得。”安陵容腼腆一笑。

“你的心意本宫知晓了,多谢,本宫给你的香料可还喜欢?”宜修笑道。

“嗯,嫔妾很喜欢,都是些罕见的好东西。”安陵容道。

“你既喜欢,本宫也还有一事要委托于你。”宜修道。

“娘娘请吩咐便是。”有事儿干的安陵容一下来了精神。

“本宫孕中不宜动香,知你家中原是做香料起家的,必然在制香一道上精于旁人,本宫有一弟弟,早年间寒气入骨,导致患上了鹤膝风之症,如今膝骨化脓腐烂,疼痛难忍,本宫略懂医理,之前给他配的止疼方子如今也逐渐失效,医理香料触类旁通,你那日殿选时给本宫嗅的香料效用极好,比之太医院千篇一律苦的渗人的解暑方子都有效,所以本宫想着,是否能从香料上动动心思,缓解他的痛苦呢?”宜修道。

“鹤膝风....娘娘,此病嫔妾在家乡也曾见过,是不治之症啊。”安陵容老实回答。

“本宫知道,便是叶天士当年也是这么说的,本宫不求能根治,但如果能减轻他的病痛,让他有尊严的多活几年,也是好的。”宜修道。

“娘娘....此事既对娘娘很重要,嫔妾一定竭尽全力,嫔妾方才就想说,鹤膝风是不治之症,但在嫔妾家乡,曾见过得了鹤膝风却能如常行走的,那位乡友患病数十载,如今还活得好好的呢。”安陵容道。

“果真如此?”宜修来了精神。

“是,因为此人求医时,嫔妾的父亲刚到松阳任上,当时有一沿路行医游方至此的大夫,自称曾是宫中太医,来府上挂单,父亲当时将他留宿在县丞府,又恰好碰到此人求医,便接诊了,当时他的鹤膝风已然到了枯槁之时,那位大夫试了许多种方子,最后有了父亲的一味香方加持,止住了他的溃烂炎症,又替他施针百日,终是保下了他的性命。”安陵容回忆道。

“那你可还记得那个大夫的方子?”宜修道。

“嫔妾那时只有五岁,还是因为那人膝盖处的伤口实在骇人才记忆犹新,至于方子为何,嫔妾实在记不清了,但是嫔妾记得那位挂单在府中三月有余的游方大夫,他走前给了嫔妾父亲一枚玉佩,说为感谢家父收留,以此玉佩为记,若来日嫔妾家人有所求,皆允之。”安陵容道。

“那玉佩是否尚在?”宜修急切道。

“尚在府中父亲书房。”安陵容肯定道。

“如此,还请容儿家书一封,请你父亲将当年的玉佩和香方让驿丞史快马送来,本宫让人去寻当年玉佩的主人何在,你则继续研究香方,看能否适用本宫的弟弟,如何?”宜修道。

“是,嫔妾这就回去写家书。”安陵容也坐不住了,娘娘的弟弟一定对她很重要,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帮娘娘一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