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风,终于褪尽了夏末最后一丝粘稠的燥热,变得清冽而爽利,带着一种近乎透明的凉意。实验高中校园里高大的法国梧桐,叶片边缘悄然染上了一抹淡黄。晨光熹微,带着金边的薄云在天边舒展。空气里弥漫着清冷的草木气息和远处食堂飘来的、若有似无的包子香。
操场中央,深绿色的旗杆笔直地刺向淡青色的天穹。高一(15)班的夏语,穿着一身干净整洁的校服,正安静地站在高二的团委会副书记袁威身边。两人面前,是一套用于升旗仪式的精密电子设备——功放机、调音台、连接着麦克风和校园广播的复杂线路。
袁威身材挺拔,面容沉稳,此刻正低声对夏语交代着最后的注意事项。夏语微微颔首,目光专注地扫过设备面板上闪烁的指示灯,手指悬停在关键的旋钮和按键上方,姿态沉稳,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干练。经过几次升旗仪式的磨合,他对这套设备的掌控早已驾轻就熟。
“准备。”袁威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寂静的操场。数千道目光聚焦在旗杆下。
夏语深吸一口气,目光沉静如水。在袁威眼神示意的瞬间,他的手指精准地按下了播放键。庄严而雄浑的《义勇军进行曲》前奏,如同破晓的号角,瞬间响彻整个校园!每一个音符都饱满有力,精准地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坎上。紧接着,升旗手动作整齐划一,鲜红的旗帜在激昂的旋律中,迎着初升的朝阳,开始冉冉上升。
夏语的目光紧紧追随着那抹跃动的红色,手指在调音台的推子上做着极其细微的调整,确保国歌的音量始终饱满、清晰,没有任何杂音或失真。当旗帜升至顶端,国歌最后一个音符完美落下的瞬间,他几乎同时切断了音乐信号。
“礼毕!”
袁威洪亮的声音响起。
整个升旗仪式,行云流水,庄严肃穆,无懈可击。
操场上响起一片轻微的、带着敬意的整理衣物声。袁威侧过头,看向身旁这个比自己低一级的学弟,严肃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一丝赞许的笑容,轻轻拍了拍夏语的肩膀:“干得漂亮!越来越稳了。” 这评价,是夏语在一次又一次近乎完美的执行中,用实力赢得的认可。
夏语回以一个谦逊的微笑:“谢谢威哥指导。” 两人简单交流了几句升旗的心得,夏语便收拾好设备线缆,快步跑回高一教学楼。
刚在靠窗的座位上坐下,将带着清晨凉意的书包塞进桌肚,教室前门便被推开。班主任王文雄腋下夹着厚厚的英语教材,像一座移动的黑色小山,大摇大摆地走上了讲台。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老王站定,目光如同探照灯般面无表情地扫过台下每一个学生,带着一种班主任特有的、令人窒息的威严。那黝黑的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仿佛戴着一副生铁面具。他什么开场白也没有,直接翻开教材,用他那标志性的、如同机器朗读般毫无起伏的声调,开始了今天的英语课。
“Open your books to page fifty-eight. We continue with Unit 4, ‘Modern Technology and Our Lives’…” 枯燥的语法点和词汇解释如同催眠曲,在初秋微凉的空气里流淌。阳光斜斜地照进教室,在课桌上投下窗棂的格子光影,空气里浮动着粉笔灰的微尘。
时间一点点过去,课堂气氛沉闷得如同凝固。讲到课文里关于“科技发展改变生活”的部分时,老王那机器般的声音似乎终于被某个点触动,出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波澜。他停下朗读,目光从教材上抬起,再次扫视全班,语气带上了一种“忆苦思甜”的意味。
“Technology changes life, yes.” 他微微颔首,随即话锋一转,带着一种过来人的优越感,“But when I was studying at Yangcheng University, we didn’t have all these fancy gadgets! We focused on real study, real knowledge! Not like some students today…” 他刻意停顿,目光若有所指地扫过几个平日里手机不离手的同学,语气带着明显的敲打,“…沉迷于那些电子产品!追求什么最新款的手机!手机嘛,能打电话,能发短信,不就够了?”
全班同学都屏住了呼吸,预感到了什么。
只见老王一边说着,一边慢悠悠地从自己那件洗得发白、略显紧窄的西装裤口袋里,掏出了一个物件。那是一部堪称“古董”级别的直板手机!塑料外壳磨损得厉害,边缘有些发白,最显眼的是那块小小的、泛着陈旧黄光的屏幕,像是蒙上了一层岁月的油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