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刘素溪在食堂吃过简单的晚饭后,夏语将她送回了广播站门口。夜幕已悄然降临,校园里的路灯次第亮起,勾勒出建筑物朦胧的轮廓。晚风带着深秋的凉意,吹动着刘素溪额前的碎发。
“快进去吧,外面冷。”夏语轻声说道,目光温柔。
刘素溪点点头,有些不舍地看了他一眼:“那你呢?直接回教室?”
夏语抬手看了看腕表,表盘在路灯下反射出微光:“不了,我直接去文学社办公室。约了六点半开会,时间差不多了。”
“开会?”刘素溪微微讶异,“这么晚?关于社刊的事吗?”
“嗯,还有一些其他事情要和大家聊聊。”夏语笑了笑,没有细说,“最近忙,都没怎么管社里的事,再不开个会,怕是要被他们念叨死了。”
刘素溪理解地点点头:“那你去吧,别让大家等久了。开完会早点回去休息,你感冒才刚好一点。”
“知道啦,站长大人。”夏语笑着应道,目送着她转身走进广播站的大门,直到那抹纤细的身影消失在广播站门口,他才收回目光,深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转身朝着文学社的方向走去。
文学社办公室位于综合楼三楼东侧。夏语踏着略显空旷的楼梯走下楼,脚步声在安静的楼道里回响。走到那扇熟悉的、挂着“实验高中文学社”木质标牌的门前,他停下脚步,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微微敞开的校服外套和衣领,仿佛要拂去一路走来沾染的夜风与尘埃。
他推开门。
办公室内灯火通明,温暖的光线瞬间倾泻而出,与外界的昏暗形成鲜明对比。空气中弥漫着旧书、纸张和一点淡淡的、不知名的清新剂混合的味道,那是独属于文学社的气息。
会议桌旁,已经有三个人到了。副社长沈辙正襟危坐,面前摊开着笔记本和笔;记者部部长林晚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似乎有些紧张;电脑部部长程砚则凑在沈辙旁边,两人正低声交谈着什么。
开门声惊动了他们。三人几乎同时抬起头,看到是夏语,立刻纷纷站起身。
“社长!”
“社长好!”
“您来了,社长!”
问候声接连响起,带着敬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夏语脸上绽开笑容,快步走过去,逐一回应:“沈辙,林晚,程砚。都这么早到了?吃饭了吗?”他很自然地在沈辙旁边的空位坐下,目光扫过三人,语气带着熟稔的关切,“这次会议不知道要开多久,要是没吃赶紧先去吃。还有,你们来的时候都跟班主任请过假了吧?别到时候你们的班主任找不到人,电话打到我这儿来要人。”
他这话半是玩笑半是认真,透着社长对下属的关心和提醒。
沈辙推了推眼镜,笑着回答:“社长你就放一百个心吧。我们都吃过晚饭了,假也早就请好了。您就安心大胆地主持会议吧!”
程砚在一旁笑嘻嘻地附和:“对啊社长!自从上次全员碰头会之后,这就一直没正经开过大会安排工作,我还以为您日理万机,把我们文学社这个‘小家’给忘了呢!”他的语气里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调侃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抱怨。
夏语闻言,挑眉看向程砚,嘴角噙着玩味的笑意:“哟?听程部长这意思,是嫌我布置的任务太少了?平时我在咱们社委群里,没少回答大家的问题,偶尔也交代任务吧?怎么到你这儿,就成我把大家忘了?难不成你真希望我每天都盯着你们,安排一大堆活儿,让你们忙得脚不沾地才开心?”
程砚立刻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双手合十告饶:“别别别!社长我错了!我真不是那个意思!您可千万别误会!我就是随口那么一说,开玩笑的,开玩笑的!”他那慌张的样子逗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沈辙在一旁笑着补刀:“程砚你小子就是嘴欠!这话要是让其他部门的兄弟姐妹们听见了,尤其是让叶笺知道因为你一句话他们的工作量可能要增加,你看他们骂不骂死你!”
“叶笺”这个名字仿佛有魔力,程砚的脸色瞬间更“苦”了,连连摆手:“沈哥!沈副社长!亲哥!您可千万别往外说!尤其别告诉叶笺!她那个编辑部,天天审稿子审到头大,上次碰见还跟我抱怨,说快要累死了,正准备找社长申请‘加班费’呢!”
夏语听到这里,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哦?现在投稿量这么大了吗?稿件质量怎么样?不会大多是充数的吧?”他转向沈辙,寻求更准确的信息。
沈辙连忙摆摆手,解释道:“社长,别听程砚夸张。投稿量确实比上学期有显着增加,但绝对没到他说的那种恐怖程度。质量嘛,参差不齐,但整体还是不错的,看得出很多同学是用心写的。不过叶笺她们编辑部确实非常辛苦,经常看到她们利用午休、放学后的时间在这里或者教室里‘加班’审稿,工作量不小。”
夏语听后,沉默了片刻,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然后道:“嗯,这个问题等会儿在会上要重点提出来,看看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提高效率,或者优化流程,帮叶部长和编辑部减轻一些压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