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上午,阳光透过干净的玻璃窗,洒在实验高中校外一个宁静住宅小区的客厅里。光柱中尘埃慢舞,与窗外秋日高远的蓝天形成一幅安详的图景。屋内,老式电视机里正播放着咿咿呀呀的戏曲节目,锣鼓声悠远,与学校内部那场因他而起的、看不见的舆论风暴仿佛隔着一个世界。
夏语穿着一件舒适的灰色家居服,安静地坐在沙发上,陪着他头发花白、面容慈祥的外婆。外婆戴着老花镜,看得津津有味,偶尔还会跟着哼唱两句。
广告间隙,外婆转过头,推了推滑到鼻梁的老花镜,有些疑惑地看着身旁的外孙:“小语啊,今天又不是周末,怎么突然间就不用去上学了?学校放假啦?”
夏语耸了耸肩,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无辜和一点点小得意,他顺势往外婆身边蹭了蹭,语气轻松:“我也不知道啊外婆。早上醒来就收到学校的通知短信,说今天上午临时调整,不上课。正好,我就能在家多陪陪您啦!怎么?您不想我在家碍眼啊?那我出去找同学玩好了。”说着,他作势就要站起身。
外婆连忙伸出手,一把拉住他的手腕,力道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温暖。她轻轻拍了一下夏语的手背,笑骂道:“看你这个臭小子!故意拿话气外婆是吧?不用去就不用去嘛,能在家里陪外婆,外婆高兴还来不及呢!净说些讨打的话,真是讨厌死了!”
夏语嘿嘿一笑,顺势又坐了回去,像小时候一样,亲昵地将脑袋靠在外婆略显单薄却无比温暖的肩膀上,声音拖长了撒娇:“外婆——我中午想吃您做的香菇蒸滑鸡了,您弄给我吃好不好?就您做的那种,滑滑嫩嫩,汤汁都能拌三碗饭的!”
外婆满眼都是宠溺的光芒,她用那双布满岁月痕迹、温暖而粗糙的手掌,轻轻拍了拍夏语的脸颊,笑道:“好好好,我的小语想吃,外婆就给你做。还有别的想吃的吗?难得你上午在家,外婆给你做顿好的。”
夏语立刻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像得了特赦令一样,开始掰着手指头数:“我还想吃酿豆腐!肉馅要三分肥七分瘦的那种!还有酿苦瓜,您炖得烂烂的那种,一点都不苦!还有还有,您做的蛋饺,金黄金黄的!对了对了,还有您最拿手的红烧排骨,糖色炒得亮晶晶的那种!嗯……还有好多好多……”
外婆就那样笑眯眯地听着,夏语每报出一个菜名,她就用力地点一下头,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幸福的菊花纹路,仿佛外孙点的不是菜,而是给她颁发了无上光荣的勋章。
报完一长串菜名,夏语的声音渐渐低了下来。他重新靠回外婆肩头,目光看着电视屏幕上晃动的光影,语气变得有些轻,有些飘忽,像是随口一问,又像是藏了很久的心事:
“外婆……如果……如果我书读得不好,成绩没那么优秀,您会不会生气?会不会……怪我啊?”
外婆抚摸他头发的手顿了一下,随即更加温柔地落下。她的声音慈祥而坚定,像暖流一样包裹住夏语:“傻孩子,怎么会呢?外婆怎么会怪我家小语呢?在外婆心里啊,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重要。能学多少就学多少,尽力了就好。”
她顿了顿,语气里带着一丝家族传承的骄傲,却又没有丝毫的压力:“咱们家啊,虽然算不上什么大富大贵的书香门第,但祖祖辈辈都是明事理的文化人、读书人。外婆知道,我们家小语的脑袋瓜子聪明着呢,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的。所以啊,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也别有什么心理负担。”
她低下头,看着靠在自己肩上的外孙,话语轻柔得像在哼唱一首古老的摇篮曲:“读书啊,要读得开心,要像吃东西一样,尝出里面的滋味来。这样子,日子才能过得快乐,每一天才都有奔头。明白吗?”
夏语在外婆看不到的地方,眼眶微微有些发热。他用力地点了点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鼻音,乖巧地回答:“嗯!我明白了,外婆。您放心,我会好好学习的,也会……努力让自己开心的。”
外婆满意地笑了,眯着眼睛,轻轻拍着他的背:“嗯,这才是外婆的乖小语嘛。”
夏语抬起头,看了一眼墙上老旧的挂钟,指针快要指向十点。他坐直身子,对外婆说:“外婆,时间还早,我上楼复习一会儿功课,您自己先看会儿电视?”
外婆也跟着看了一眼时间,这一看不得了,她“哎呀”一声,连忙站起身:“不行不行,不看电视了!我得赶紧去菜市场了!你昨晚怎么不告诉我你要吃这些菜呀?现在都这个点了,不知道还能不能买到最新鲜的排骨和土鸡!哎呀呀,糟了糟了!去晚了好的都被挑走了!”
她一下子着急起来,穿着拖鞋就在客厅和厨房之间来回转悠,嘴里念念叨叨,一会儿去找环保购物袋,一会儿又想起零钱盒没拿,忙碌的身影里透着对孙儿满满的疼爱。
夏语看着外婆这着急忙慌的样子,心里那股幸福的暖意几乎要满溢出来。他忍不住笑起来,扬声安慰道:“外婆,您慢点儿,别着急!万一真买不到就算了,等会吃您煮的拿手米粉,也一样香喷喷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