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的上午,秋日的阳光展现出它最慷慨的一面。金箔般的光辉不再像夏日那般灼烈逼人,而是变得醇厚而通透,以一种倾斜的角度,从容地洒进实验高中综合楼四楼的走廊。
这里仿佛是校园里一个被艺术之神轻轻吻过的角落。空气里漂浮着极淡的松香、旧木地板蜡和隐约的钢琴漆味。大半层的空间都被改造为了舞蹈室,磨砂玻璃门内偶尔传出富有节奏感的拍子声或轻盈的脚步声。而剩下的区域,则归属于汇演室和几间独立的钢琴练习室,门牌低调而安静。
汇演室内,厚重的深红色绒布窗帘拉开了一半,允许部分阳光涌入,另一部分空间则依靠天花板的射灯照明。光线在略微昏暗的空气中交织出明暗错落的区域,细小的尘埃在光柱里无声飞舞。
乐老师坐在一台笔记本电脑前,屏幕的光映在他专注的脸上。他身边坐着两位女老师——音乐组的李老师和美术组兼负责学生活动的纪老师。李老师身材高挑,留着及肩的微卷长发,穿着简约而富有质感,指尖无意识地轻轻点着膝盖,带着音乐老师特有的韵律感。纪老师则是一头利落的短发,穿着素雅的白色连衣裙,气质沉静,目光敏锐地落在屏幕上。
屏幕上正在播放的,正是昨天下午在垂云乐行录下的夏语乐队排练的视频。虽然没有现场那般极具冲击力的声浪,但经过摄像机内置麦克风的收录,再通过笔记本音箱播放出来,那激昂的鼓点、沉稳的贝斯、清越的键盘和夏语充满穿透力的嗓音,依旧清晰地回荡在安静的汇演室里。
《永不退缩》的热血澎湃,《海阔天空》的辽阔深情,两首歌无缝衔接,情绪层层递进。镜头偶尔扫过东哥凝神关注的脸,更多的是定格在四个沉浸于音乐中的少年身上——夏语握着麦克风时专注到发光的眼睛,小钟甩动头发投入吉他solo的忘我,阿荣鼓棒下稳定而充满力量的节奏,小玉指尖在键盘上流淌出的动人旋律。
视频播放完毕,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空气里。屏幕暗了下去,汇演室内陷入短暂的寂静,仿佛余韵未绝。
乐老师站起身,按亮了房间的主灯。柔和的白光瞬间驱散了昏暗,也让每个人的表情清晰起来。他脸上带着温和而自信的笑容,目光扫过两位同事,问道:“李老师,纪老师,怎么样?这个节目,你们觉得如何?”
李老师率先开口,她微微颔首,长发随着动作轻轻晃动,语气带着专业的审慎和显而易见的欣赏:“确实不错。几个孩子的乐器功底比我想象的要扎实很多,尤其是鼓和贝斯,节奏稳得像老手,托得住整个场子。台风也很稳,不怯场,能看得出是下了苦功夫排练的。主唱……”她顿了顿,似乎在想合适的词,“声音条件很好,清亮,有力量,难得的是情感投入非常到位,唱《海阔天空》时的咬字和情绪,不像他这个年纪的孩子能轻易把握的。是个很成熟的节目。”
坐在她身边的纪老师也连连点头附和,她的声音更柔和一些,却带着同样的肯定:“嗯嗯,李老师说的很对!我也同意,这个节目质量很高,完全有资格上晚会。而且这种乐队形式,在校园晚会里也比较新颖,学生们肯定会喜欢。”
乐老师脸上的笑容更深了,显然对两位同事的认可感到高兴:“那既然李老师和纪老师都没有问题,我就把这个节目正式纳入晚会表演节目总表了?”
纪老师笑起来,语气真诚:“乐老师,您太客气了。其实经过您把关、亲自去看过的节目,我们肯定放心。我们都相信您的眼光和专业判断。”
“哪里话,”乐老师摆摆手,态度很谦逊,“我是真觉得他们潜力不错,昨天你们正好都有课,我就自己先去了。现在出来的效果比我自己预想的还要好,当然要大家一起看过、都认可,才是真正的好嘛。更何况,”他语气稍转,带上了几分郑重,“骆校长特意交代了,今年情况特殊,是百年校庆。元旦晚会要和校庆预热活动结合起来,有好节目,一定要大家共同商量,看看哪些有潜力保留下来,或者进一步精益求精,放到校庆开放日的时候再展风采。”
提到百年校庆,李老师的神色也认真了许多,她点了点头,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确实。今年不单单是筹办一台元旦晚会那么简单了,还肩负着百年校庆主题开放日的重担,我们的压力是真不小啊。”
纪老师微微倾身,压低了些声音,好奇地向乐老师探询:“乐老师,您这边……有没有收到更确切的消息?骆校长和李副校长那边,对百年校庆的整体构想,具体是什么样子?是倾向于传统的各班出黑板报、成果展览那种模式,还是……有其他更创新的想法?”
乐老师沉吟了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才回答:“那天听李副校长和骆助理开会时透露的意思,大概是希望办成一个为期一周的校园开放日。欢迎校友、家长乃至关心我们学校的社会人士都进来参观。既然是开放参观,那么校园环境的整体布置、各教室的特色汇报展示、以及精品节目的演出,这三大块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