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大街,大宸保安公司。
现在是巳时一刻。
保安公司大门口,已是人声鼎沸。
在大门口,放置着一张大桌。
大桌上放满了鸡蛋,精面,和白米。
桌子后面有两个人。
其中一人负责分发物资,一人负责登记账册。
还有不少的伙计,正在从保安公司里,向外搬运粮食。
桌子后面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
保安公司发放粮食的日子已经开始了。
这场面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
“宋公子,开业大吉。”
“宋公子,前程似锦。”
“宋公子,财源滚滚。”
每一个说完吉祥话的百姓,都可以立刻拿到十个鸡蛋,二十斤精面,二十斤白米。
旁边那人则对领粮食之人的供验和过所进行登记。
如若发现有人重复领取,旁边不远处,京兆府的衙役,立刻将人带走。
总体来说,康定元年的大宸百姓,偷奸耍滑之人还是少数。
拿到的百姓,每人脸上,都带着欣喜的表情离开。
这样的物资,对于平民百姓来说,省着吃,可以维持一个月不饿肚子。
这个活动,一直会维持十天。
如果此刻有无人机从天上向下俯拍,定然发现,无论是朱雀大街,玄武大街,青龙大街,还是白虎大街。
排队的百姓,绵延了数十里。
这件事情一定会上热搜排行榜榜首的位置。
如果宸国有这个排行榜的话。
因为此事在多日前,已经在京城传开了。
以至于排队的人群中,有一些还是从隔壁的商州,池州,汾州等地赶过来的。
不要说这是古代了。
哪怕是后世,有多少大爷大妈为了领十个免费的鸡蛋。
坐公交不辞辛苦的从城南赶到城北。
反正坐公交也不要钱。
永宁城的大街小巷里,到处都在传扬着此事。
而保安公司对面的茶楼上,崔永年目不转睛的看着发粮队伍,若有所思。
京城百姓的数量在一百万人,再加上京畿附近的几州,怕不下150万之多。
每人二十斤,那就是3000万斤。
当然了,这150万人,不可能每人都可以领到粮食。
因为活动一共只有十天。
但五万石粮食和精面,是需要的。
这家伙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难道真的只是为了听吉祥话吗?
别扯犊子了。
从头到尾,就没见宋扬出现过。
说给谁听啊?
那可都是真金白银买来的!
因为收购鸡蛋的事情,京城附近鸡蛋的价格,也在一路上涨。
崔永年百思不得其解。
算了!想不通就不要想了。
而所有人口中传扬的大善人,此刻正在人面桃花中,等待着颜令屏,一起前往平康坊画舫码头。
因为大宸国京城文会,就要在这里开始。
大宸国以武立国,但文风也极为鼎盛。
只不过,康定元年,文风还处于转型期。
整体风格,已经摆脱了西朝绮丽浮靡的宫体诗风,逐渐走向开阔。
诗作题材扩大到边塞、行旅、送别等,风格刚健清新,为繁盛的大宸文风奠定了基础。
“公子,您的这辆马车,绝对是整个大宸国独一无二的存在。是您自己做的吗?”
她好奇问道。
“这辆马车是我从家乡带过来的。在那里,全部都是这种马车。”
宋扬开启了忽悠模式。
颜令屏一双美目不停眨动着。
“公子家乡大小比之宸国如何?”
“大小都差不多。”
“公子在家乡可有婚配?”
“我有一个妻子。”
“那公子有几房妾室?”
“在我的家乡,律法规定,一个男子一生只能有一个妻子。”
颜令屏睁着一对卡姿兰大眼睛,仿佛那里面,有一汪一眼望不到边的清泉。
“公子说的可当真?”
“自然当真,一生一世一双人!”
宋扬语气笃定。
“一生一世一双人吗?”
颜令屏怔怔的看着宋扬,暗自呢喃着。
“颜姑娘!”
“颜姑娘!”
.........
画舫码头并没有多远。
在宋扬的呼唤声中,颜令屏从思绪中回到现实,不禁俏脸一红。
两人从马车上走了下来,才发现已经有很多人已经到了。
这里就是平康坊画舫码头。
果然是码头。
前方是一条宽阔的水道,看不到尽头。
原来,这里就是永宁城通往外界的水路要道。
在岸边用厚实的木板,铺着不同高度和宽度的码头。
远方来的船只,会按照自己船只的大小,选择不同的码头停靠。
而离码头百米开外,有一道水寨,有人在那里值守,指挥远道而来的船只。
宋扬心里感到好笑。
这尼玛平康坊的姑娘们,就是永宁城迎接远道而来朋友的方式吗?
在一座由汉白玉做成的,三间四柱的冲天牌坊顶部,写着平康坊三个鎏金大字,隔着老远在日光的映射下,散发着熠熠光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