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这元宵佳节的夜晚,那月光就跟水银似的,毫无保留地倾泻在天文台的圆顶之上。林栀站在控制室里,眼睛紧紧盯着技术人员,看着他们做着最后的设备调试。那巨大的显示屏,就跟个被分割成好多小格子的大棋盘似的,被分成了十几个画面。来自剑桥、东京、格林尼治等地的天文台实时影像,就这么依次排列着,就像一群等待检阅的士兵。而正中央的,是今夜当之无愧的主角——一轮渐圆的明月,又大又圆,像个白玉盘似的挂在天上。
“紧张吗?”陆辰言轻手轻脚地走到她身边,伸手轻轻整理她耳边的麦克风。他今天穿着一件深蓝色的中式立领外套,那袖口上还用银线绣着细小的星纹,在灯光下一闪一闪的,就跟夜空中的小星星似的。
“有一点。”林栀望向窗外,只见人群已经开始聚集起来了,她小声说道,“没想到会有这么多观众。”
可不是嘛,天文台前的广场上,早就坐满了人。孩子们手里都提着各式各样的花灯,有兔子形状的,那耳朵长长的,活灵活现;有荷花形状的,粉粉嫩嫩的,就像真的荷花在夜里绽放;还有卡通人物形状的,可爱极了。这些花灯在暮色中闪烁着,那点点灯火,就跟天上的星辰遥相呼应,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这场名为“天涯共此时”的跨国星空直播,在宣传初期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好多人都盼着能在这元宵佳节,通过这场直播看看不同地方的月亮。
陆父陆母和林父林母坐在第一排的贵宾区,四位长辈正热切地交谈着。林母指着广场两侧悬挂的诗词灯谜,笑着向陆母解释着其中的典故。
“这些都是老林选的。”林母笑着说,“他说要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对话。”
开播前十分钟,台长风风火火地走进控制室,脸上带着一丝急切,说道:“刚接到通知,直播信号将接入全国三百多所中小学的课堂,预计实时观看人数会突破百万。”
这个消息一出来,控制室里瞬间安静了一瞬,就好像时间都停止了。陆辰言下意识地握住林栀的手,发现她的指尖微凉,就像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块似的。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剑桥做演示吗?”陆辰言轻声问道,那声音温柔得就像一阵微风,“当时只有威廉教授和几个同学。”
林栀点点头,那个在小礼堂里紧张得手心出汗的下午,如今想来,就好像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恍如隔世一般。那时候,她紧张得说话都不利索,陆辰言在旁边给她打气,鼓励她大胆地展示。
晚上七点整,直播正式开始了。那巨大的显示屏上,世界各地的月亮的影像同时亮了起来。从剑桥康河上的朦胧月影,那月亮就像被一层薄纱笼罩着,若隐若现,透着一种神秘的美感;到东京晴空塔旁的皎洁月轮,那月亮又大又亮,把晴空塔都照得清清楚楚;再到格林尼治古老望远镜中的月球表面,那月球表面的坑坑洼洼都看得一清二楚,就像地球上的高山和峡谷。同一轮明月,在不同时区的天空中,绽放着各异的光华,就好像在向全世界的人们展示它的多面魅力。
“各位观众晚上好。”陆辰言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了整个广场,那声音沉稳而自信,“在这个团圆的夜晚,让我们一同仰望星空,看看这轮照亮过李白、苏轼,也正照亮着我们的明月。”
林栀接过了话头,说道:“古人说‘千里共婵娟’,今天我们要说‘万里共明月’。借助现代科技,我们得以见证这轮明月如何依次照亮这个星球的每个角落。”
当镜头切换到剑桥时,威廉教授出现在了画面中。老人站在三一学院的苹果树下,那棵树可是启发过牛顿的树呢。威廉教授用流利的中文向观众问好:“在这棵启发过牛顿的树下,我要特别感谢两位年轻人。是他们让星空变成了连接东西方的桥梁。”
广场上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掌声就像潮水一般,一波接着一波。林父微微倾身,对陆父低语道:“令郎的中文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他特意练习了很久。”陆父语气中带着骄傲,就像一个炫耀自己孩子的家长,“说不能在你这位语文老师面前丢脸。”
直播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最动人的一幕出现了。画面切换到了中国西南山区的一所小学,孩子们正通过“星空无界”平台观看直播。那教室里的灯光虽然有些昏暗,但是孩子们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却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当被问到想对月亮许什么愿时,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怯生生地站了起来,小手紧紧地抓着衣角,说:“我想成为像林姐姐那样的天文学家。”
这句话让控制室里的林栀瞬间红了眼眶,那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就好像马上就要掉下来似的。陆辰言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对着麦克风说:“小朋友,你的愿望一定会实现。记住,每一颗星星都在为你指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