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唐:父皇玄武门,巧了,我也是 > 第278章 王安石荐胡方以查案,李承乾忧吏治欲私访

宣武九年,四月二十五日。

乾坤殿。

巳时初刻。

周铁牛、王安石、狄仁杰三人出现在了大殿内,三人神色紧绷。

李承乾面色淡然。

无仁在殿外候着,屏息凝神,竖着耳朵,随时等待着李承乾的传唤。

一阵微风,吹进了殿内,让人脸上感到一丝微凉。

李承乾开口了,说:“终南山猎场刺杀朕一事,可有什么进展?”

王安石没有说话,他看向狄仁杰。

周铁牛面露紧张,绷着脸,背后冷汗直冒,因为他之前在现场没有发现一丝线索。

狄仁杰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说:“回陛下,臣在接到陛下的旨意后,就立即前往现场调查,臣对终南山四周方圆三十里都进行了调查,没有查到什么线索。臣让陛下失望了,臣有罪!”

说罢,狄仁杰就跪在了李承乾面前。

一旁的周铁牛见此,顺势也跟着跪了下来,低着头,目视地面。

李承乾目光闪过一道阴翳,“这幕后凶手,还真是胸有城府啊!”

话音落。

众人没有说话,都保持着沉默。

气氛,一下子便冷了下来。

就在这时。

王安石忽地上前一步,沉声道:“陛下,臣倒是知道一人,或许的,对于此案有帮助。故,臣希望能够借用此人。”

李承乾神色微怔,目露诧异,“王卿所说何人?”

王安石不假思索地回道:“户部主事胡方。此人擅长案牍之术,且有过目不忘之能,能够从一堆看似毫无关联的案牍之中抽丝剥茧,然后获得一些有用的线索。以臣之见,终南山猎场出现的刺客如此之多,不可能没有丝毫线索,或许,换个角度,从这些刺客所用的兵器、黑衣黑巾、马匹等方面着手,他们的这些东西都是从哪里流了出去,或者与实际登记在册的数目不符,那么,就可以顺藤摸瓜,知道很多线索了。”

李承乾目光一亮。

案牍之术,是大数据吗?

有意思。

李承乾好奇地问道:“这胡方是何人?朕感觉有些熟悉。”

王安石闻言,正色道:“此人,原本是一书史令,后来其子胡贤因功,被臣举荐,担任了西市市令一职,在查处五姓七望余孽时出力甚多,臣了解到这胡方才是在幕后出力之人。他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记下了长安京兆府下所有的案牍,然后从那堆案牍里分析捕捉到有用的线索,此法多次建功。后来,寇相还有臣用书信互通往来,念其确实是个人才,就调到户部担任主事。”

李承乾闻言,点点头:“若是此人真有王卿所说之能,那确实可以用此人,就将他先借调到大理寺,协助狄卿查清朕遇刺一案的线索。若是此人能够建功,朕可以破例为他新建案牍司,挂名在三省下,由他担任郎中,协调各部处理相关政务。”

王安石接话道:“陛下圣明!”

狄仁杰、周铁牛也附和道:“陛下圣明!”

“胡方,朕想起来了,他有一子是叫胡贤,曾因功升为百骑校尉,他为大唐刺探军事情报,牺牲在了高句丽白岩城。此人宁死不降,倒是颇有骨气。朕还命人将他编入了大唐英雄传里面。”李承乾忽地恍然道。

众人听后,目露异色。

大唐英雄传,他们都有所耳闻。

能够编入此传中的,将来也都能够青史留名。

或许,还可能会编入《宣武录》中并单独列传。

想到这里,他们眼中闪过一丝羡慕和向往。

随后,李承乾望向跪在地上的周铁牛,道:“周铁牛,接下来,你便跟着狄卿一起查案,负责保护他的安全。”

“诺。”周铁牛没有丝毫迟疑,就立即回道。

“如果没什么其他事情的话,你们就退下吧......”李承乾摆摆手道。

王安石几人纷纷再次恭敬行礼,退出了大殿。

待王安石等人离去后,无仁趋步至殿内。

李承乾瞥向无仁,没有说话。

“陛下,无忧公主殿下在立政殿......她一直在掉眼泪,好多人都看到了。”无仁小心翼翼地说道。

李承乾一怔。

他没想到小兕子竟然对皇后的感情如此之深。

念此,他对无仁吩咐道:“让她就在那哭吧......不要打扰到她。有些事情,她是需要经历的。当然,记得给她备吃的。”

无仁躬身道:“诺。”

李承乾问:“大安宫那边,可有异常?”

无仁回道:“据那边传来消息,无上皇这几日饮酒比往日多了不少。而且,他在太上皇的寝宫里停留较长的时间,且自言自语,话语中都是对太上皇的不满和指责......”

李承乾眉头一皱,“无上皇年事已高,这饮酒过多,只怕对其身子不好,传朕的旨意,让太医院的太医每日派人前去诊脉,每日诊脉的档案要存档,存档的那份送到朕这儿来,朕会抽时间看的。”

“诺。”无仁低着头回应。

“长安可还有什么动静?”李承乾问。

“毛指挥使亲自带人抓了不少散播谣言的人,因为好多人都看到了,现在,已经没有人再到处散布谣言了。”无仁说。

李承乾沉思了一会儿,方说:“告诉毛骧,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对那些被抓的人做一番警告和小惩就行,然后再放他们回家。”

无人重重地点头应下。

“你退下吧!”李承乾摆摆手道。

“诺。”无仁回了一个字,就离开了。

等将李世民和苏嫣各自下葬后,以后的重心就是在远征,还有国家吏治上了。

这远征一事,有那些将领,他也不必操太多的心。

唯有国家吏治这块儿,他决定亲眼去下面看看。

他并不想做一个被蒙蔽的人。

唯有亲自去下面看看,才知道大唐那些施政之策的执行是否到位。

微服私访,就显得很必要。

当然,在微服私访前,他还要巡视关中而稳定民心。

至于微服私访带上谁,他脑海中想了一圈人,最后决定还是带上高俅、岑文本、张良几人。

希望这一次微服私访,能够让朕发现一些问题。

如果一直都没有问题,那是不正常的。

有问题才是正常的。

出现了问题,就要去面对它,去解决它。

整顿吏治,一直以来都是历朝历代都要做的事情。

为何从未停止过?

这是因为人性一直驻留在原地,从未前进过一毫。

无法避免的问题。

总有人会以身试法,会抱着侥幸心理,权力腐朽了本心,官场的不良潜规则......

吏治若要清明,还得雷霆手段兼温和手段方行。

所谓刚柔并济,恩威兼施,才是长久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