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唐:父皇玄武门,巧了,我也是 > 第245章 高俅入宫,乾坤殿对

宣武九年,四月十七日。

亥时二刻。

烛火摇曳,李承乾的背影被拉得极长,仿佛一条线,映照在大殿青砖地面上。

李承乾披着玄色常服,正坐在龙椅上,安静地看着《史记》,神情专注。

今日,在辰时的时候,他快速处理了内阁那边处理不了的几份奏疏,就一直在看书。

如今的他,作为大唐皇帝,把握大的方向,其他细节的繁杂的部分交给内阁那边处理,这样做可以让自己很轻松,而且,可以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更多的事情。

时间,缓缓地流逝着。

一直到亥时三刻。

就在这时候,无仁趋步至大殿,躬身行礼后,开口道:“陛下,工部高尚书欲求见陛下,如今,他在殿外候着。”

李承乾闻言,神色一怔。

他将手中的书,轻轻地放在伏案上,没有看向无仁,说:“让他进来。”

“诺。”无仁躬身退出大殿外。

须臾。

高俅捧着一份厚厚的卷轴进来,并跪在地上行礼道:“臣高俅参见陛下,陛下万年!”

李承乾瞥了一眼高俅,说:“起身说话。”

“诺。”高俅应声道。

看着高俅起身后,李承乾问:“高卿夤夜入宫,莫非是黄河又决堤了?”

高俅连忙开口道:“陛下明鉴,此番臣进攻非为水患,实为文脉着想。”

李承乾神色一怔。

他已经想到了高俅的来意。

之前,关于知行学宫一事,他只是说明了目标,其余的就交给了工部。

想必这高俅得知是自己吩咐的,就特别上心。

只是,他没想到这速度会这么快。

高俅既然来见他,就说明至少在图纸设计这块是已经差不多完成了。

李承乾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就说:“高卿既然来见朕,想必是朕之前交给工部的关于知行学宫一事有了进展......”

“陛下圣明,臣正是为此事而来。”高俅面露谄媚的笑容。

说罢,高俅展开他手里三丈长的图纸,烛光下赫然显现出依山傍水的建筑群,清晰地映入李承乾眼中。

“臣之前略有耳闻,陛下忧心疆域弘阔而贤才不充,关系到社稷之根本。昔汉武拓边万里,犹设太学以聚英才;光武中兴,亦举茂才孝廉以充郡县。今陛下承天受命,开宣武盛世,臣敢不竭愚衷?陛下,这知行学宫,乃关系到千秋文教之基。臣呕心沥血,方成此图。谨献此图,伏惟圣鉴。”

李承乾闻言,满意地看了一眼高俅,说:“工部用心办事,卿辛苦了。”

高俅听到此话,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了,“陛下,这些都是臣应该做的,不值一提。”

“高卿来朕这里,仅是为了献上这知行学宫图纸吗?”李承乾的目光落在高俅身上,神色平静。

高俅立即回道:“陛下,臣此番来此,非只是献图纸,而是有几件事想要向陛下汇报一下。”

李承乾疑惑地看了一眼高俅,“高卿不能自决吗?”

高俅接话道:“陛下,臣不敢僭越,且臣确实需要陛下点头才行。不如陛下听臣往下说......”

“准。”李承乾言简意赅地说。

高俅神情一振,便说:“臣刚刚说过,知行学宫关系到千秋文脉。只是,臣遇到了难决的几个问题。首要的是选址的问题。”

“什么问题?”李承乾问。

高俅回道:“臣查阅了长安地籍图册,发现能够满足知行学宫修建的地址仅有两个。一个是终南山,一个是曲江。只是,这两个地址......”

“继续说。”李承乾淡淡地道。

“终南山虽然幽静,但距离长安城有六十里之遥,学子往返艰难。曲江此地前临杏园,后接慈恩,如今大唐国子监生徒大都聚居在此。而且,此地地契为官府所有,若是用此地,可以为朝廷省下不少钱财。只是......”

“此地曾是隐太子旧邸,而且有道门中人看过此地,是一处凶宅......”

李承乾一听,便知道高俅的顾虑是什么。

他思索片刻,才道:“大唐虽然已经是盛世,但朕一直支持开源节流,既然在曲江建知行学宫能够为朝廷省下不少钱财,就暂定此地吧。至于是隐太子旧邸,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而它是凶宅一事,就用学子的文气一并镇压下去。还有什么问题吗?”

高俅点点头道:“陛下圣明!臣会带着工部官吏亲自考察曲江,务必用最少的钱财做好这件事。”

李承乾微微颔首,“此事,做好了,朕记你一功。”

高俅一听,面露兴奋,心中极为激动,立即开口道:“谢陛下隆恩!”

“你接着刚刚的话,继续往下说。”李承乾提醒道。

高俅收起微笑,脸色一肃,正色道:“臣第二个难决的问题是材用之计。臣汇合了工部诸位官吏的意见,一个是采用终南山楠木,另一个是用水泥。使用楠木,观赏价值极好,而且若是要修建这座知行学宫,只怕会伐尽终南山所有楠木才行,耗费极大。可若是用水泥的话,承重更胜前者,而且造价远远低于前者。还有,后者不会扰民,但前者或许需要伐木劳役,或对陛下名声有损。”

李承乾没有丝毫迟疑,当场拍板道:“用水泥。如果谁有意见,就让他来朕这里说。”

高俅顿时心中松了口气,“陛下英明。臣也以为用水泥好,只是陛下您知道的,他们那些读书人总喜欢弄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李承乾很满意高俅的态度,说:“还有什么问题吗?”

高俅低着头,说:“陛下,此乃工巧方面,关于是用穹顶设计,还是斗拱设计。若用穹顶,可容千人讲学,无需再立柱。而用斗拱的话,仅容百人讲学......工部官吏争议的问题是,穹顶多用于胡人,而斗拱才是我们汉人所用。”

李承乾一听就知道问题所在,他直接开口道:“朕最讲务实。既然用穹顶能够容千人讲学,而斗拱仅容百人,孰胜孰劣,还需争辩吗?就用穹顶。如果其他人有什么问题,高卿就让他们来找朕,朕倒是看看他们敢不敢来找朕。”

高俅面露微笑,“陛下圣明!臣也以为用穹顶最好。”

李承乾看向高俅,不禁笑道:“你倒是会做人......”

“陛下谬赞!”高俅笑着躬身回道。

“还有其他问题吗?就一并说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