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唐:父皇玄武门,巧了,我也是 > 第207章 帝王震怒,召见群臣

高俅所上密奏全文如下:

臣工部尚书高俅谨奏宣武仁皇帝陛下:

臣奉旨暗查汴州刺史林申及其所为不法之事,可谓罄竹难书。

经查,明封二月奉旨督浚汴渠,于二月七日抵汴州。初时,其见漕船往来如织,仓廪俨然充实,暗叹林申治政有方。然,旬日间,接连有老妪老叟拦舆喊冤、河工夜投血书,明封遂暗查之,得惊天之秘,不料,事泄,刺史林申派人暗杀之,明封不慎坠河,大难不死,巧遇臣,将其所知具以告臣。

另,臣暗中查之,得汴州惊天之秘,恐污圣听,然不敢不奏。

一,林申贪墨工程款粮,目前已经查实七证。

自宣武元年至四年三月,期间,汴渠修缮项下朝廷拨粮十五万石、钱三十万贯。林申令仓曹参军虚报民夫六千员,每日克扣口粮三成。今在汴州西郊查获隐仓三座,存粮逾八万石,皆以沙土充袋掩人耳目。河道所用石材皆以朽木为芯外包薄石,遇汛必溃。

二,勾结叛党,残害忠良,经查实,已有三证。

去岁汴州百骑司指挥使使李顽、锦衣卫百户林恪奉密旨查漕粮案,三月庚申夜暴毙驿馆,报称酒醉溺毙。臣寻得当日更夫,目睹林申家将率黑衣死士携麻袋入驿。今获叛党“黑蛟帮”头目供状,言林申岁供万钱换其铲除异己。

三,司法**,虐杀良善,查实九证。

汴州狱中待决囚犯三百二十七,七成为抗税农户。去岁农人李大牛因拒缴“修渠捐”被杖毙,其女赴京告状,还未出汴州,尸首现浮于汴渠闸口。林申判案皆用“插针审”,以金针扎指甲迫画供状,州衙后堂血褥堆积如山。

四,截留通信,结党营私,已查实五证。

查获林申私设驿马十二匹,专截发往御史台之奏疏。宣武元年至今年,期间,汴州十九县灾荒求援文书尽被扣压,反逼各县献“孝悌粮”为其祝寿。此外,巧立名目,诸如“忠君粮”、“仁君粮”......以陛下之名,迫使百姓缴粮,家破人亡数百,民流亡者,至今已有数千,匿藏深山,为一方匪盗,祸乱一方,怨陛下甚深。

五,纵仆行凶,民怨沸腾,经臣查实,已有四证。

林府管家林德当街纵马踏幼童,反索偿“惊马费”五十贯。有书生作《恶仆行》讽之,当夜被拔舌断腕。臣暗访时见城中妇孺闻“林府”二字即战栗掩门。

此外。

汴州百骑全军覆没,锦衣卫遭重创一事,经臣日夜查探,已有蛛丝马迹,皆指向汴州刺史林申。且,臣怀疑暗中有五姓七望余孽与其联合。

汴州浚仪县县令杨方因不满刺史林申不顾百姓死活,遂出言讥讽,指责其虽为一州刺史,却食君之禄,不为君分忧,乃奸臣也。然,其言触怒林申,被其下狱,目前生死不明。其家人为臣所救,暂安置在臣身边。

附证物清单:

一、隐仓粮册副本(附匠人血指印)

二、黑蛟帮头目画押供状

三、截获密信七封(火漆完好)

四、带血金针一匣

五、民妇血书三十七幅

臣每查一事,如履薄冰。

林申似已察觉,近日频送歌姬珍宝,昨夜更赠东珠十斛、钱二十万贯。

为防被毁,臣已将原件密存他处。

此獠根深蒂固,势力之深,牵涉甚广,伏乞陛下圣裁。

臣高俅顿首再拜

宣武四年三月十五日

李承乾再次看了几遍高俅的密奏后,目光中的杀气,几乎凝成了实质。

“来人,传锦衣卫指挥使毛骧、门下省侍中魏徵、大理寺卿狄仁杰,还有中书令寇准、尚书左仆射王安石、尚书右仆射杜如晦、刑部尚书章衡。”

“告诉他们,三刻之内,必须出现在甘露殿。”

殿外候着的几个宦官,心中诚惶诚恐,面露恐惧,颤颤巍巍地回道:“诺。”

李承乾将甘露殿横放着的金龙剑柄宝剑悬挂于腰间,然后,坐在龙椅上,面容沉稳,目光深沉,耐心等待着众人的到来。

在这之前,他明明和群臣制定了各种较为完善的整顿吏治的制度。

可是,一到施行的时候,就完全变了个样。

想着这些,李承乾眉头紧锁。

他心中无奈地叹了口气,暗道:制度虽然重要,但人更重要。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

看来,这一次,他必须要让天下臣民重新认识一下他才行。

原本,他还想近期下达灭佛令,但现在有林申这个地方刺史为祸一方,让他心中怒火难平。

这一次,他决定要对整个汴州上下实行诛连。

他宁愿将汴州上下官员全部清理了,也不想让他们再继续祸害汴州百姓。

这一个过程,他甚至考虑到由河南道行军总管韩世忠带兵剿灭汴州一应反抗之人,至于河南道行军大总管狄青,暂时无需他出手。

等了不到两刻。

他想要见的人全都匆匆赶至。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年!”寇准等人纷纷向李承乾行礼。

李承乾摆摆手道:“平身。朕今日召集诸位,是为了汴州刺史林申一事。”

说罢,李承乾示意跟着魏徵等人一起赶到的无福将高俅的那份密奏传阅给众人。

寇准等人纷纷快速扫视了一眼,就知道是什么事情了。

李承乾扫视了一眼群臣,肃穆着脸,道:“林申不过是汴州一个刺史,居然在朕的眼皮底子下做了这么多不法之事,而汴州不过是河南道一个州。大唐如今有二十道,汴州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更何况其他的地方呢?朕可不希望有一天听到某州郡官逼民反的消息。”

李承乾语气平静,不急不缓。

但听在众人耳里,他们能够感受到他的怒火。

寇准没有丝毫迟疑,道:“陛下,以臣之见,应将这汴州刺史林申按律查办,而且,朝廷处置速度要快,防止其毁灭证据。”

魏徵附和着点头:“这林申胆大包天,恐怕这汴州上下都烂透了。臣以为当重惩汴州上下官员。”

杜如晦也发表自己的看法:“汴州刺史能够做这么多不法之事,大唐所有官吏宜当自省,今后吏部考察官员时,宜当更重品行。”

杜如晦的话才说完,王安石正色道:“杜相之言确实不错,但许多官员都是在任上才开始**,臣以为今后朝廷当重视御史台巡按各道,以纠各州不法之事。”

李承乾闻言,若有所思。

他看向了默不作声的毛骧,道:“毛骧,持朕旨意,即刻赴汴州,依《宣武律》斩林申于市曹。准其临刑上书,但一字不得减其罪。若汴州上下抱团,抗旨不遵,你可联合高俅、还有韩世忠,将汴州上下清缴一遍。”

“诺。”毛骧恭敬应道,匆匆离去。

随后,李承乾又看向狄仁杰,沉思不语。

大殿寂静一片。

气氛有些压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