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唐:父皇玄武门,巧了,我也是 > 第71章 突利叛唐,吐谷浑盟突厥

贞观二年二月九日。

颉利牙帐,郁督军山北麓。

铜兽灯在帐顶摇晃,照亮十二面狼头大纛。

颉利可汗斜倚在白虎皮褥上,指尖摩挲着鎏金酒樽——这是去年渭水之盟时,李世民“进献”的唐宫珍宝。

对这些东西,他脸上很是满意。

在他看来,唐主是真的很会享受。

“大汗!”执失思力掀帐闯入,铁甲上还凝着冰碴,“突利那小子带着三千帐人马,跪在帐外的雪地里求见!”

帐内霎时死寂。

弹指间,颉利可汗的脸立即阴沉了下来。

对于突利这位侄子,他有些咬牙切齿。

“他来干什么?”

颉利可汗早已收到风声,他的侄子暗中已经投靠大唐,起初,是因为两人在攻打大唐这一块出现了分歧,以致于到后来,两人不欢而散。

执失思力迟疑片刻,才道:“大汗,他说是有重要消息向您汇报。”

“重要消息?”颉利可汗面露怀疑,对于这套说辞,他完全不相信。

但他也知道突利那小子来他这里,肯定是有所图谋。

思索片刻后,颉利可汗开口道:“让他进来!”

执失思力连忙点头出了牙帐。

没过多久。

突利进来了。

“突利见过大汗!”

看到突利向自己行礼,颉利可汗面露诧异,“这不是我的侄子吗?怎么想着来这里看我呢?”

突利脸色一肃,“大汗,我这次来,是有重要消息想要告诉你。”

“什么消息?”颉利可汗漫不经心地问,目光饶有趣味地落在向自己低头的侄子身上,心中感到了一些愉快。

下一瞬。

突利从怀里拿出一份染血的绢帛,然后双手恭敬地递给颉利可汗。

“汉人的血书?”颉利可汗眉头微皱。

“这是范阳卢氏子弟派人送到我手中的,上面还有范阳卢氏家徽。”突利在颉利可汗接过绢帛后说。

颉利摊开来看,上面字迹如刀:

【唐主李世民之子李承乾杀弟囚父,长安空虚】

【陇西李氏子弟愿献凉州舆图】

颉利眼神虚眯,目光如苍鹰般锐利:“这是真的吗?据我所知,唐主李世民杀兄囚父,这才过去没多久,他的儿子就能做到他所做到的事情?”

不怪颉利心中怀疑,实在是这件事听上去有些骇人。

毕竟,他可是见过唐主李世民的。

对于唐主,他的印象很深刻。

也算是一位英武雄主,他竟会被自己的儿子赶下台?

这怎么可能呢?

他的儿子,他也是了解的,年纪都小,怎么可能?

绝不可能!

突利脸色肃穆,“大汗,我之前派人伪装成商人前往长安,他们传回的消息,可以证实此事是真的......”

“哈哈哈!”颉利突然狂笑,金樽砸向地图上标注“长安“的位置,“渭水畔装模作样的李二郎,原来是个连亲兄弟都杀的野狗!而他的儿子,更是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真是令人好笑!”

突利见此,附和道:“如今的唐主杀伐果断,只怕比李世民更加阴狠......”

颉利听后不以为然,“比起我们突厥来说,实在差远了。再说,这位新唐主只怕是连女人都不能享受吧......哈哈......”

突利看到颉利这番模样,面色有些阴沉。

就在这时。

颉利忽地开口道:

“突利,你是我兄弟的儿子,但你的心却向着唐人!长生天见证,背叛者将被万箭穿心,他的部落将永世为奴!”

此话一出,突利面色骤变,脸色难看,“大汗,你此话何意?”

颉利面色平静,转而继续说道:“突利,长生天见证!你此次来找我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突利将手横放在胸口处,认真地说道:“长生天见证,这一次,我是想重归大汗帐下,刚刚我用行动已经证明了我的诚意。”

颉利面色不改,继续问:“为什么?我希望你告诉我原因。”

“因为我的汉人朋友告诉我,新的唐主对待突厥的态度会很强硬......未来我的下场恐怕不会太好,所以......”突利说到这里,便没有继续往下说。

颉利打量着突利,面露复杂的神色。

他心中最无法接受的是背叛。

尤其是这个背叛他的还是他的侄子。

但他的这个侄子手中拥有的力量不可忽视。

而且,因为他之前和突利决裂的事情,薛延陀、回纥等铁勒部落已经有了离去之意。

而突利的重新加入,或许,能够将他们再次拧成一股绳。

因为突厥连年大雪,牲畜冻死,经济已经崩溃,他若是想要维持突厥的统治,就必须将矛盾转移到唐土身上。

从唐土身上抢掠,然后反哺突厥。

如此一来,他将就能够再次树立大汗的威严。

上一次渭水之盟的结果,已经让很多部落颇有不满,只因为利益没有给够。

突利的加入,可以让他的实力再次回到巅峰。

想到这里,颉利没有因为之前突利的背叛而表露出气愤,而是面露微笑:

“突利,这一次我要拿下整个唐土,让那位新唐主给我放羊,长生天会看着我们。如果你想要重归本汗的帐下,那么,这一次,本汗希望你和你帐下的所有人马作为攻打唐土的先锋。你可愿意接受?”

听到颉利的话,突利只是略微犹豫了一会儿,就点头同意:“大汗,正好我的刀渴了!我的铁骑将碾碎敌人!那位新唐主,我会将他抓来为大汗放羊。”

颉利可汗大笑,“执失思力,去将阿史那·社尔、薛延陀和回纥部落的人请来......我百万控弦之士,决定踏平长安!”

......

青海湖畔,伏俟城的王帐内,炭火噼啪作响,映照着慕容伏允那张沟壑纵横的脸。

他斜倚在虎皮铺就的胡床上,浑浊的眼珠盯着帐顶悬挂的狼头骨,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一柄镶嵌绿松石的短刀。帐外寒风呼啸,卷着细碎的雪粒拍打在牛皮帐幕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可汗,唐使到了。”一名侍卫掀开帐帘,冷风趁机灌入,吹得炭火猛地一暗。

慕容伏允缓缓坐直身子,喉咙里滚出一声低沉的咳嗽:“带进来。”

唐使崔敦礼大步踏入帐中,锦袍玉带,腰间悬着金鱼袋,神色倨傲。

他身后跟着两名甲士,手按横刀,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帐内吐谷浑贵族。

崔敦礼微微拱手,声音清朗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大唐皇帝敕令吐谷浑可汗——敕吐谷浑严守边境,勿使突厥西窜,若擒得颉利,必有重赏!”

帐内一片死寂。

慕容伏允眯起眼睛,嘴角扯出一丝似笑非笑的弧度。

他缓缓伸出枯瘦的手,接过那道黄绢敕书,却连看都没看,直接丢进了炭盆。

火焰“腾”地窜起,黄绢在火光中迅速蜷曲、焦黑,化作一缕青烟。

崔敦礼脸色骤变:“可汗这是何意?!”

慕容伏允盯着炭火,嗓音沙哑如磨砂:“唐人……真当我吐谷浑是你们养的猎犬?”

他猛地抬头,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如今的颉利可汗虽没有百万兵,但至少也拥兵三十万,突利又重归其帐下,你们让我去挡?呵……唐皇倒是打得好算盘!”

崔敦礼冷声道:“吐谷浑既为大唐属国,自当听令行事!”

“属国?”慕容伏允嗤笑一声,猛地拍案而起,案上银杯震翻,马奶酒泼洒一地,“当年隋炀帝也曾让我吐谷浑‘听令行事’,结果呢?三十万大军压境,逼得我父汗远遁雪山!如今你们唐人也想如法炮制?!”

他喘着粗气,胸膛剧烈起伏,显然动了真怒。

帐内吐谷浑贵族纷纷按刀,目光凶狠地盯着唐使。

崔敦礼强自镇定:“可汗莫要自误!若违抗圣命,大唐天兵——”

“天兵?”慕容伏允突然大笑,笑声嘶哑如夜枭,“你们哪来的‘天兵’对付我?别以为长安发生了什么而我不知道?”

他猛地凑近崔敦礼,酒气混着衰老的腐朽味扑面而来:“回去告诉李世民,不,是那位李承乾——我吐谷浑,不替唐人当刀!”

崔敦礼面露骇然。

难道大唐朝廷有内奸?

不行,这件事必须及早告诉陛下才行。

当然,在离开前,崔敦礼故作愤然。

待唐使愤然离去,帐内气氛依旧凝重。

天柱王——吐谷浑的军事统帅,一个满脸刀疤的壮汉——低声道:“可汗,颉利那边……”

慕容伏允抬手打断,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派人去告诉颉利,我吐谷浑愿与他结盟,共抗唐人。”

“可吐蕃……”天柱王欲言又止。

“松赞干布那个小狼崽子……年纪倒是和新的唐主相近……”慕容伏允咬牙切齿,“但他比唐人更狠!若我们真按李承乾所说去堵颉利,吐蕃必会趁机吞了我们的草场!”

他抓起酒囊灌了一口,浑浊的酒液顺着花白胡须滴落:“与其被唐人当枪使,不如……先下手为强!”

是夜,伏俟城外风雪更甚。

慕容伏允独自站在城头,望着漆黑如墨的远方。

“父亲。”年轻的慕容顺不知何时来到身后,眉宇间满是忧虑,“我们真要叛唐?”

“不是叛……”老可汗幽幽道,“是求生。”

他指向东南——那是长安的方向:“李承乾要的,是一个听话的吐谷浑,一个替他守西疆的看门狗。”又指向西南——吐蕃的方向:“而松赞干布要的,是我们的土地、女人和牛羊。”

“那突厥……”

“颉利?”慕容伏允冷笑,“他们突厥的日子也不好过,攻打唐人,无非是......从唐土身上咬一块肉,而且,他们会让大唐陷入战乱之中,但……乱局之中,我们才有机会。与他们结盟,并不一定要替他们挡刀......”

他转身,苍老的面容在雪夜中显得格外阴鸷:“传令各部——备战。唐人若敢来,就让青海湖的水……再红一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