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这个放映员擅长寻宝铲地皮 > 第102章 安宫牛黄丸

吃完饭,张物石骑车回了四合院。

天还没黑,院里的邻居正在闲聊。

贾张氏此时正站在人群中央,一张胖脸笑的跟个喇叭花一样,又圆又绽放的。

那说话声音大的,连刚进前院的张物石都能听到。

开门把车推进耳房,出门来到中院溜达了一圈,这才知道贾东旭成轧钢厂正式工了,一个月二十多万的工资。

此时工资制度还没完善,1950年东北地区实行八级工资制度。

1952年开始,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工资管理工作移交劳动部门负责,并且在全国各大行政区的工业、建筑、交通部门的大部分企业推行八级工资制度。

1956年,全国正式确立并实行八级工资制。

站人群中间的贾东旭也笑的跟个花一样,见张物石回来,瞅了他一眼并挑衅的看着他。

不是哥们,你是不是飘了?雨停了,天晴了,你又觉着自己行了?

对了,他是不是没在院里宣扬过他具体的工资是多少?

虽然之前也和别人聊过这事,不过怕是有很多人忘了这茬。

张物石可看不得别人在他跟前装波一,在装波一这件事上,他可不弱于旁人。

他嘴角勾起,清了清嗓子说道:“可以啊贾东旭,这就成正式工了啊,恭喜恭喜。”

贾张氏闻言笑呵呵的看着他,也不觉得张物石碍眼了,毕竟她以前总感觉这人啥啥都比自己儿子好,总觉得张物石碍眼。

今天他儿子贾东旭成正式工了,以后慢慢提升手上的技术,吃香的喝辣的日子那是指日可待。

贾东旭淡定的跟他点点头,做出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样。

张物石眯着眼继续说道:“恭喜,以后努努力,咱们都是一个院里的青年,可不能拖了后腿,你这拿到的工资数才刚到我工资的一半,那可不行昂,加油,可不能落下太多!”

贾东旭嘴角抽了抽,他突然想起来了,这张物石的工资挺高,特么的上来就四十多万打底。

见张物石没继续往下说,他才扯开嘴角讪讪的说道:“好,大家继续努力。”

说完也不嘚瑟了,也不敢挑衅的看着张物石了。

易中海可不会看着自己徒弟被打击到,老头开口鼓励到:“东旭好好跟我学,我一个厂里大师傅,教你手艺那是手拿把掐,肯定把你技术提上来,等你技术上来了工资那就高了!”

“知道了师父。”

听完这话的贾东旭又提起了精神,没办法,拜了个好师父,底气就是硬。

毕竟,出来混要么有能力,要么有背景。

看他们一家子其乐融融的样子,张物石不禁吸了吸鼻子。

啊!太感动了,慈父易中海,泼妇贾张氏,孝顺儿子贾东旭。

要不是看这俩人姓氏不同,还真要以为他俩是亲父子了。

贾张氏没心没肺继续开心的跟院里邻居炫耀:“我家东旭五一结婚,大家伙都来啊,我的儿媳妇大家应该都见过,还不错吧,我跟你们说,那可是个会过日子的好媳妇,可不是一般的乡下姑娘能比的!”

嘚不嘚,嘚不嘚。

贾张氏嘴里一直没闲着,说个不停,抽空还用眼角瞥张物石两眼。

她可是还记得自己儿子因为媳妇的事跟她抱怨了好久,她可是烦了很久的。

都怪这个张物石!

别说,贾家有贾东旭师父帮衬,那办宴席想必寒酸不了。

张物石也跟相熟的几个邻居说了自己也要在五一结婚,不过他得回老家结婚。

要等过些日子回请邻居,到时候摆一桌请各家当家的就成。

这年月远亲不如近邻,通讯不便,交通不便利,如果有点事,远水是解不了近渴的。

打完招呼回屋做饭。

晚上吃俩凉菜,拌猪皮冻,海蜇皮拌白菜心。

猪皮冻是上次做的,剩下的吃不了,放在了空间里。

海蜇皮是从天津回来的时候买的,这玩意盐多,直接把盛海蜇皮的坛子一起放在南屋。

扒上一头蒜,拌这俩凉菜能用上。

吃完饭,把两块金砖拿出来把玩。

他研究了好几天,才想起来上一世他听说过这玩意,这大清金库品相有好有坏,一般能卖百万千万以上,拍卖行卖个一两千万应该不是问题。

当然了,必须是真家伙才行。

民间传言:压金库的金砖一条可以换同等重量的普通金砖一千条,属于是真正的传家宝。

毕竟这玩意是镇压一国金库的存在,在普通人手里可以镇家宅,是财运福源之物!

在信这些的人眼里,这可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不知道这说法是不是那些炒家炒起来的,反正他不轻易卖,先留手里放着吧。

给儿孙留着?

想啥好事呢,自己还要潇洒呢,到时候给他们一人留两套房子留点钱就行了,有机会了自己还要到处浪呢。

玩够了,把它俩放进空间,躺炕上继续寻思有啥好东西是现在能买到,以后买不到的?

对了,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素有“救急症于即时,挽垂危于顷刻”的美誉,是治疗急危重症的重要抢救药物。

它清热解毒,破痰开窍,用于高热烦躁,神昏谵语,邪热,内闭的中风昏迷,小儿惊厥。

当然了,等医学条件发达了,吃药肯定不如赶紧送医院,不过等医学条件好起来,还有几十年空白期,还是准备一手比较好。

老张家老人孩子多,要是出了高热惊厥、神志昏迷的情况,准备一些安宫牛黄丸能起急救作用。

等以后犀牛角被禁止入药,配料表里面的东西只能跑动物园去看看了。

那时候一部分成分用其余药物代替,安宫牛黄丸效果就没那么厉害了,犀角换成水牛角,天然麝香、牛黄换成人工麝香、牛黄,那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还要准备一些放空间里,有备无患。

等以后有人开始炒了,他还能卖给有“元”人。

有一说一,他这可比那些把普通民间物件炒高价,卖给普通人割韭菜的做法有良心多了。

他手里的东西那可是真材实料,关键人家有钱人不差这点,家里常备一个两丸买个心安。

第二天中午,张物石吃完饭抽空出了一趟厂子。

骑着车来到北京同仁堂,锁上车,进到药店里面。

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老字号,1669年就成立了,到目前为止有两百多年将近三百年的历史了。

里面有本事的老中医那是有不少的。

在四九城开了这么多年的药店,没点本事那是站不稳脚的。

张物石进了药店,便看到一副忙碌的景象,柜台后靠墙位置有一排排的药柜,柜台里面的伙计们正忙着抓药,老医生在忙着诊脉,一些病人排队准备看病拿药。

都说:但愿世上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

可世人谁能一辈子无病无灾?

一辈子只有些许小病小灾就感谢满天神佛了。

站在店门口观察了一下,他找到了一位看起来比较机灵的伙计,径直走了过去。

这伙计看到张物石进来,赶紧向前走了两步招呼起来:“先生看病还是抓药?看病去左边排队,拿药去这边排队。”

看着眼前的伙计,张物石开口问道:“我来买一些药,有安宫牛黄丸吗?”

“有,您家里有人不舒服吗,药不能乱吃,最好能领过来让咱们店的大夫们瞧一瞧。”

张物石笑着说道:“家里没人生病,我是听人说咱们这里的安宫牛黄丸效果不错,准备买一些放老家,老家老人孩子多,买一些有备无患。”

伙计闻言点点头,将他领到买药的地方排队。

很快就排到了张物石,一盒一丸,他总共买了十盒安宫牛黄丸。

五盒放老家备用,五盒放空间里,空间里药效还不会流失。

最后那药店伙计要来了注意事项,写在纸上一起递给了张物石。

张物石拿起药丸研究了一下,发现安宫牛黄丸外裹金箔衣。

按同仁堂的说法是:黄金也是一味中药,按照他们制药的规矩,是必须使用的。

张物石收起安宫牛黄丸塞进兜里,转身拉着这名伙计来到人少的地方,开口问道:“兄弟,你常在药店呆着肯定消息灵通,我问你个事,你们这里的老大夫手里有没有那种好东西,比如虎骨酒、虎鞭酒之类的。”

说完便从兜里掏出钞票,在伙计眼前一晃,趁旁人不注意就塞进了伙计的兜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