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救眉庄,护甄嬛,本宫这次要屠龙 > 第196章 惊变

染冬笑容温婉,目光在毓秀脸上轻轻一转,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

“娘娘近日气色似乎有些单薄,可是心中有事,未能安眠?”

乌拉那拉毓秀叹道:“也没什么大事,劳姑姑挂心了。”

染冬闻言,走近两步,声音放得轻柔:

“娘娘说的是。这宫里的日子长着呢,一时的光景,哪里做得准?要紧的是长远。”

她顿了顿,拿起案几上的一个汝窑瓷瓶,用帕子轻轻擦拭瓶身,仿佛闲谈般继续道:

“就像前儿,奴婢路过内务府,看见他们在拾掇一顶极精致的轿子,那规制、那装饰,非比寻常,像是要预备着极大的场面用似的。”

毓秀有些疑惑地看向染冬,不明白她为何突然说起一顶轿子。

染冬将瓷瓶轻轻放回原处,继续用那种拉家常的语调说:

“奴婢当时还想,这样郑重其事预备下的物件儿,总不会白白搁置了。既然备下了,想必总有派上用场的那一天,而且啊,定是要配那顶顶尊贵的人儿才不算辜负。”

她说完,抬眼看向毓秀,轻轻补了一句:“那可是顶喜轿呢。”

毓秀起初听得云里雾里,但结合染冬那意味深长的眼神,一个模糊却令人心惊的念头骤然闪过。

难道碧桐书院那位,眼下看着风光,实则要大祸临头?

那顶轿子,莫非与她有关?

她心中巨震,脸上却强自镇定,不敢表露太多,只含糊应道:

“姑姑说的是,长远最要紧。”

染冬见她似有所悟,便不再多言,恭敬告退:

“娘娘能这般想,便是极好的。奴婢还要回去伺候皇后娘娘,就先告退了。”

送走染冬,毓秀独自站在殿中。

她反复咀嚼着染冬那些看似不着边际的话。

她走到窗边,望着碧桐书院的方向。

看来,她不能再耐心等待。

.

仲夏的紫禁城,本该是草木葳蕤、蝉鸣鼎沸的时节。

勤政殿内却凝着一股子不合时宜的肃杀。

鎏金狻猊兽口中吐出的龙涎香,丝丝缕缕,试图缠绕住那份从边关疾驰而来的焦灼,却终究被更沉重的气息压得透不过气来。

雍正朱笔未停。

苏培盛垂手侍立在下,眼观鼻,鼻观心。

直到殿外响起一阵急促却极力压抑的脚步声,才微微抬了抬眼。

一名风尘仆仆的侍卫跪在殿外,高举着一封粘着三根翎毛的加急军报。

“皇上,西北六百里加急!”苏培盛将密报呈上御案。

雍正“嗯”了一声,并未抬头,只随手接过。

起初,他的目光是惯常的审阅,平静无波。

奏报前半部分仍是边关寻常军务,粮草、巡防、敌踪……

然而,目光扫至中段,那执笔的、稳如磐石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住了。

瞳孔骤然缩紧。

奏章上,那原本汇报疫情肆虐、敌军疲敝的字句之后,笔锋陡转,赫然写道:

“……然,自旬日前起,敌营疫情竟得缓解。经探得,非天时转好,实乃有中原之人,暗中输送对症药方至摩格帐中。摩格得此助力,疫情受控,军心渐稳,已有重整旗鼓之势……”

“啪!”

一声脆响,是上好的端砚被狠狠掼在地上。

浓黑的墨汁泼溅开来,如一道狰狞的伤口,污了金砖地面。

雍正霍然起身,那张平日里不怒自威的面孔铁青着。

“好……好得很!”声音从齿缝间挤出,“竟敢有人行此悖逆之事!”

殿内侍立的宫女太监早已吓得魂飞魄散,齐刷刷跪倒在地,额头紧贴冰冷的地面,生怕一丝声响便引来灭顶之灾。

“传!”雍正猛地转过身,“张廷玉,鄂尔泰,马齐……即刻觐见!不得有误!”

“嗻!”殿外侍卫应声如雷,脚步声匆匆远去。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几位重臣便已脚步匆忙地赶至勤政殿外。

整理衣冠,鱼贯而入。

行礼过后,无人敢先开口,殿内落针可闻。

雍正帝背对着他们,良久,才缓缓转过身,将那份已被揉皱的奏报,掷于张廷玉脚下,声音冷得没有一丝温度:

“都看看吧。看看朕的肱骨之臣,看看我大清的边防,成了何等模样!”

张廷玉弯腰拾起,素来沉稳的却也讶然了。

鄂尔泰和马齐也轮流接过,浓眉紧锁。

“皇上……此事太过骇人听闻!”马齐颤巍巍开口,声音带着老年人的沙哑,“竟有如此包藏祸心之徒,必须彻查到底,以正国法!”

“查?”雍正厉声打断,反而更添戾气,“朕来问你,此刻查,需要几日?三日?五日?还是半月?摩格的铁骑,会因为朕要彻查内奸,就停在关外等候吗?!”

他几步走回御案前,手掌重重拍在案上,震得笔架乱颤:

“和亲之期,迫在眉睫!当初拖延的借口,如今已成了笑柄!你们告诉朕,如今该如何应对?!”

鄂尔泰深吸一口气,出列跪奏,声音洪亮却难掩沉重:

“皇上息怒!既然时疫之策已破,摩格定然不会再信任何推诿之词。为今之计,若想避免即刻兵戎相见,唯有……唯有依约履行和亲之事。以此暂缓其兵锋,为我朝调兵遣将、巩固边防,争取宝贵时日。此乃断腕求存之策。”

“依约履行?”雍正目光如刀,直刺鄂尔泰,“如何履行?难道真要让朕的嫔妃,踏上那顶荒唐的喜轿吗?尔等食君之禄,便是要为朕出此下策?”

张廷玉此时整了整衣袍,缓缓跪倒:

“皇上,臣等深知皇上爱重莞妃娘娘之心。然,国事重于泰山,私情轻于鸿毛。莞妃娘娘深明大义,若娘娘知晓,以一人之身,可换边境数年安宁,免使我大清将士血染黄沙,黎民百姓流离失所,想必亦会慨然应允。此非屈服,实为缓兵之计,为社稷苍生之计。伏请皇上……圣意独断。”

“请皇上以社稷为重!”几位军机大臣齐声叩首,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沉重得令人心头发闷。

雍正看着脚下这些匍匐的重臣。

他何尝不知这是眼下最“合理”的选择?

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如同冰水般浇遍全身。他疲惫地闭上眼,挥了挥手,那动作充满了厌烦与萧索:

“先退下吧。和亲之事……容朕再思量。”

众臣如蒙大赦,再次叩首,躬身退出殿外。

雍正颓然坐回龙椅,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

他的目光漫无目的地游移,最终,定格在了东面墙壁上悬挂的一幅画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