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花都绝世小神医 > 第87章 舌战终了遇奇翁

花都绝世小神医 第87章 舌战终了遇奇翁

作者:大笨熊4311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23:54:02

下课铃的“叮铃”声在阶梯教室里回荡了三遍,却没一个人起身离开。走廊里的脚步声越来越密,外系的学生扒着门框往里探,连教《解剖学》的李教授都抱着教案站在门口,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教案边缘——刚才教室里的争论声太大,连三楼都能听见。

“这插班生也太敢说了吧?陈教授脸都青了!”穿运动服的男生踮着脚,手机镜头对准讲台,语气里满是兴奋。

“你懂什么?他说的有道理啊!我老家爷爷就是老中医,去年靠摸脉查出我爸的高血压,比体检还早半个月!”戴眼镜的女生反驳道,手里的笔记本上还记着吕欢刚才说的“阳亢脉”案例。

讲台前,陈一凡的手指在讲桌上掐出了白印。他深吸了三口气,才压下心头的慌乱——刚才被吕欢的“偏远山区”论打了个措手不及,现在必须找回场子。他整理了一下西装袖口,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稳:“这位同学,你说的案例很具体,但不要忘了,中医没落是医学界的共识,难道你要否定所有同行的判断?”

他特意加重“共识”两个字,眼神扫过围观的老师,像是在寻求支持。教《药理学》的王老师轻轻点了点头,显然认同他的说法——在多数西医背景的老师眼里,中医四诊确实“不够精准”。

吕欢站在讲台边,阳光落在他的白t恤上,泛着淡淡的暖意。他听到“共识”两个字,突然笑了,不是嘲讽,而是带着一丝无奈的清醒:“陈教授,‘共识’不是靠嘴说的。你统计过全国有多少中医馆还在营业吗?知道国外有多少医学院在开设中医课程吗?没数过,就别拿‘大家’当挡箭牌。”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当年地心说也是‘共识’,哥白尼说日心说,被当成异端;亚里士多德说‘重物先落地’是‘共识’,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扔两个铁球,就推翻了。‘共识’从来不是真理的代名词,只是多数人的惯性罢了。”

教室里彻底安静下来,连窗外的蝉鸣都仿佛消失了。李教授抱着教案,轻轻点了点头——这年轻人不仅懂中医,逻辑还这么清晰,倒是个好苗子。

“可……可你还是没证据证明中医没没落啊!”一个细小的声音突然响起,是庄晓莹。她攥着笔记本,手指发白,显然纠结了很久才开口。她想相信吕欢,可身边的人都在说中医不行,连教材里都写着“中医需结合现代技术转型”,她忍不住想要求证。

吕欢转头看向她,眼神里的锐利软了些,却依旧坚定:“证据?屠呦呦院士从《肘后备急方》里找青蒿素的灵感,救了几百万疟疾患者,这算不算证据?日本把汉方中药做成保健品,年销售额上千亿,这算不算证据?国内现在每个省都有中医医院,急诊室里照样用针灸止胃痛、救心衰,这算不算证据?”

他拿起讲桌上的《影像诊断学》课本,轻轻扔回自己的座位,动作不重,却像砸在每个人心上:“中医不是没落了,是很多年轻人不愿意沉下心学——四诊法要背几百个脉象,要记上千种草药,不如影像技术按个按钮就出结果轻松。可轻松的,未必是对的。”

说完,吕欢没再看陈一凡铁青的脸,也没理会周围学生的惊叹,转身沿着阶梯往外走。帆布鞋踩在木质台阶上,步伐平稳,没有丝毫留恋。阳光透过落地窗,在他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像一道倔强的光,劈开了教室里的沉闷。

“好酷啊……”有女生小声嘀咕,眼神里满是崇拜。

陈一凡站在讲台前,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看着吕欢的背影消失在门口,突然觉得手里的教案重得像块石头——他输了,输得彻底,不是输在知识上,是输在那份对专业的笃定和坚持上。

吕欢走出教学楼,叼了根橘子味的棒棒糖,甜腻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却没冲淡心里的失望。他来学校,是想找些志同道合的人,没想到多数同学连自己的专业都不相信,这样的传承,比山上的修行还难。

“小伙子,等等!”一个苍老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带着喘息。

吕欢没回头,继续往前走——他现在没心情应付任何人。

“哎,你这孩子,跑这么快!”声音的主人没放弃,脚步声越来越近,带着明显的急促,像是追得很辛苦。

吕欢皱了皱眉,停下脚步,不耐烦地转头——只见一个穿灰色中山装的老人,头发花白,梳得一丝不苟,鼻梁上架着副厚厚的老学究眼镜,鞋底是磨白的橡胶底布鞋,手里还攥着个掉了漆的搪瓷杯。老人弯着腰,双手撑着膝盖,大口喘气,干枯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

“你叫我?”吕欢挑眉,他不认识这位老人,看穿着像是学校的老教工。

老人缓了好一会儿,才直起身,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眯着眼睛打量吕欢:“你是吕欢?大四插班生,中药学二班的?”

“是我。”吕欢点头,心里有些疑惑——这老人怎么知道他的名字?

老人没回答,反而往教学楼的方向看了一眼,确认没人跟来,才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小伙子,跟我去个地方,有空调,凉快。”

“不去。”吕欢干脆地拒绝,转身就要走——他现在只想回小院,跟郝万山聊聊药材的事,比在学校看这些“迷茫的年轻人”强。

老人连忙上前一步,拉住他的胳膊,力道不大,却很坚定:“别急着走啊!你不是想磨医术吗?课堂上学的都是死知识,实践才是真功夫——我知道哪里有疑难杂症,比你在学校待十年都有用。”

“!”吕欢浑身一震,猛地转头看向老人。他来学校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想接触更多临床病例,磨练医术,可这老人怎么会知道?

老人看着他震惊的样子,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像个得逞的老顽童。他松开手,背着手,慢悠悠地往校园西侧的家属区走:“想知道?跟我来。不过我可告诉你,那些病人,医院都治不好,你要是没胆子,就算了。”

吕欢站在原地,看着老人的背影——中山装的后襟有些发皱,橡胶底布鞋踩在水泥路上,发出“沙沙”的轻响,却透着一股莫名的笃定。他犹豫了一秒,还是快步跟了上去——不管这老人是谁,“疑难杂症”这四个字,对他来说太有吸引力了。

两人一前一后走在校园里,阳光透过梧桐树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斑。老人没再说话,吕欢也没问,只是心里的好奇越来越浓——这看似普通的老教工,到底是什么人?他说的“疑难杂症”,又是什么样的病例?

走到家属区门口,老人回头看了他一眼,笑着说:“别怕,我不是坏人,就是个退休的老中医,看你是块好料子,想给你搭个桥。”

吕欢心里的疑惑终于解开了些,却又多了新的好奇——退休老中医?那他怎么会在学校里?又怎么知道自己的事?

老人没再多说,推开家属区的铁门,往里走:“跟我来,第一个病人家就在前面,她的病,西医查不出问题,中医也没人敢治,你要是能看出门道,就算没白来。”

吕欢跟在老人身后,心里的失望渐渐被期待取代。或许,这学校里,也不是全都是“不自信的传承者”,至少,眼前这位老人,就藏着不一般的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