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的异常空间扰动逐渐平息,但留下的涟漪却远未消失。对于“南天门”基地而言,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反而成了一次绝佳的、未经计划的压力测试,其结果令人振奋。
基地内部,一场秘密的技术评估会议正在召开。与外界仍存的些许混乱和猜测相比,这里的气氛显得异常振奋,甚至带着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狂喜。
“报告!”一名负责数据比对的技术员难掩激动,声音都有些发颤,“初步统计结果出来了!在本次未知深空扰动事件中,基地内部所有基于生物神经接口或生物材料的设备,受影响程度平均比传统纯电子设备低67.3%!尤其是‘承影’原型机及其配套的‘影蜂’、‘穿山甲’单位,其生物部分几乎未受明显影响,仅外部电子传感器受到轻微干扰,且均在扰动结束后零点三秒内完成自我校准!”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压抑着的抽气声。这个差距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大!
刘院士猛地站起身,扶了扶眼镜,几乎要扑到屏幕前:“数据确凿?误差范围多少?是所有生物设备都如此,还是个别现象?”
“经过三次交叉验证,误差低于千分之五!确凿无疑!”技术员语气斩钉截铁,调出了密密麻麻的对比曲线图,“并非个别现象!是所有融合了生物组织或神经处理单元的设备,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效果最好的是那些生物比例高、且经过‘道术’能量场调和优化的设备!”
一条条曲线清晰地显示,当传统芯片和电路在扰动中错误率飙升、甚至永久性损伤时,那些融合了生物组织、神经网络的处理单元,却表现出惊人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仿佛那场足以瘫痪全球的干扰,对它们而言只是一阵无关痛痒的微风。甚至有几台正在运行“基础冥想法”模拟程序的生物计算机,其稳定性还有微小的提升。
“原因分析呢?”雷战沉声问道,眼中精光闪烁。他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战略级的发现。
林风站起身,走到台前。副脑将分析结果清晰地投射在他的思维中,结合他近期对“道术”和生物能量场的理解,思路异常清晰。
“我们认为,关键在于信息处理模式的根本不同。”他语气沉稳,带着一种科研者特有的专注,“传统硅基芯片依赖精确的电子信号和时钟周期,那种无序的、蕴含混乱信息的深空涟漪,极易引发逻辑错误甚至硬件损伤。”
“而我们的生物神经网络,本身处理信息就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容错性,更擅长在噪声中提取有效模式。更重要的是,”林风顿了顿,加重了语气,指向屏幕上“承影”生物核心的能量频率谱,“龙芯技术体系下的生物单元,其能量频率和信息编码方式,似乎与这次深空扰动的底层逻辑存在某种……微弱的差异性或者说抗性。简单说,它们‘听不懂’或者能‘免疫’大部分干扰。”
他进一步解释道:“这有点像我们的‘守意’状态,对外界的杂乱信息有一定的屏蔽和过滤作用。而经过‘道术’理念优化设计的生物设备,某种程度上将这种个体的‘守意’,固化为了硬件层面的特性。”
会场一片寂静,只剩下仪器运行的微弱嗡鸣。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在未来的战场上,如果敌方还依赖于传统的电子技术,那么仅凭这种类似深空扰动的信息攻击,就足以让其变成又聋又瞎的废铁!而己方,却几乎不受影响!
这是一种战略级的、颠覆性的不对称优势!
“好!好!好!”雷战连说三个好字,脸上是前所未有的激动,“立刻形成详细报告,加密等级绝密!所有相关研究,优先级提到最高!资源无限量供应!” 他看向林风,目光灼热:“林风,你们立了大功!这条技术路线,走对了!道术研究院的辅助功不可没!”
这一刻,所有曾经对生物机械路线抱有怀疑的专家,包括刘院士在内,都彻底闭上了嘴,眼中只剩下震撼和狂喜。事实胜于一切雄辩。
---
与大洋彼岸的振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某超级大国情报分析中心内的死寂和困惑。
巨大的屏幕上,同样展示着各种数据,但结论却让他们如坠冰窟。
“还是无法解析吗?”德尔塔先生声音沙哑,眼袋深重,显然几天没睡好。全球扰动让他损失了好几个重要外围监听站。
一名技术主管艰难地摇头:“对方公布的波形数据经过处理,关键特征被模糊了。我们自己的监测站捕获的数据也不完整,干扰太强。目前只能确定,该现象非地球已知技术,来源深远。其信息编码方式……我们无法理解。”
“那华夏人的反应呢?他们的损失评估出来没有?”德尔塔先生追问,这是他最关心的。全球都乱了,华夏不可能独善其身!他迫切希望听到对方也损失惨重的消息。
另一名分析员脸色古怪地递上一份报告:“根据我们所有渠道(卫星成像、潜伏人员零星反馈、网络流量分析)的综合评估……华夏境内虽然也受到波及,但社会秩序恢复速度远超其他主要国家。其关键基础设施、通讯网络、尤其是……军事基地的异常信号中断时间,短的不可思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