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妈祖教我做神女 > 第48章 市舶新策

妈祖教我做神女 第48章 市舶新策

作者:楚卿卷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2:11:47

翌日清晨,赵海便派了心腹师爷并两名衙役,引着穗安前往位于福州城西郊的玻璃作坊。

尚未靠近,便已感受到此地的繁忙与热浪。高大的窑炉冒着滚滚白烟,工匠们赤膊上身,汗流浃背地忙碌着,将烧融的、如同流动黄金般的炽热玻璃液吹制成型。

成品区,晶莹剔透的杯盏、造型别致的花瓶、镶嵌着彩色玻璃片的屏风……在阳光下折射出令人目眩神迷的光彩,与周围粗粝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师爷引着穗安在作坊内巡视,语气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清云道长请看,此物一出,真是轰动闽地!多少富商巨贾捧着银子等在门外,便是苏杭、临安的客商也闻风而来。大人说了,此乃道长所献秘方之功,利国利民啊!”

穗安面色平静,看着那些价值不菲的玻璃器,心中想的却是这“利”字背后能撬动的力量。

巡视完毕,回到府衙书房,赵海已备好香茗等候。

“师妹,看过作坊了?感觉如何?”赵海笑容满面,显然玻璃的暴利让他心情极佳。

“规模初具,气象不凡,师兄经营有方。”穗安颔首。

“哈哈,都是托师妹的福!”赵海捋须大笑,随即切入正题,神色郑重了几分,“此物利益甚巨,非一家一姓可独占。师兄我已将其中四成干股,献予了京中几位贵人。”

他点到即止,穗安自然明白这“贵人”的分量,是打通关节、保驾护航的必要代价。“剩余六成,”赵海看着穗安,“你我同门,自当共享,便是我三,师妹三,如何?”

这分配看似公平,其实赵海主动让出了一部分,穗安深知,赵海代表的官方力量才是玻璃坊生存的根基,他拿三成是理所当然。

她立刻起身,稽首一礼,态度诚恳而坚决:“师兄厚爱,清云愧不敢当!秘方虽由清云献出,然筹建作坊、打通关节、震慑宵小、维持经营,皆赖师兄运筹帷幄,呕心沥血!清云坐享其成已是不该,岂敢再分三成之巨?”

她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清云愿只取两成,且此两成之利,清云亦非为私利。我欲以此利在福州城内,筹建‘慈幼院’一所,收容无依孤儿;再设‘女塾’一间,教导贫寒女子识字明理、习得女红或医术,使其有一技傍身,不至流离失所。此乃积累功德,造福桑梓之举,还望师兄成全!”

赵海闻言,眼中精光连闪,随即化为浓浓的赞许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

他亲自扶起穗安,感慨道:“师妹慈悲心肠,心怀苍生,此乃大善之举!师兄岂有不成全之理?师妹高义,令愚兄汗颜。这慈幼院与女塾,州府亦当拨付钱粮,鼎力支持!”

穗安此举,不仅主动让利,更将这巨额财富的一部分用于慈善,不仅为她自己博得美名,也为他这个知州增添了“教化有方、体恤民情”的政绩光环。他心中对这位师妹的评价又高了一层,戒心也消减不少。

“多谢师兄。”穗安再次道谢,心中微定。用玻璃的两成利润,换取官方对慈幼院和女塾的支持以及赵海更深的信任,这笔“交易”非常划算。

气氛愈发融洽,赵海话锋一转,抛出了今日真正的议题,他压低声音,带着一丝振奋:“师妹,还有一桩喜事。朝廷批准在福州设立‘市舶司’的条子,已经下来了!”

市舶司,掌管海外贸易、征收关税、查验货物的实权衙门。其设立对福州而言,无异于注入一剂强心针,带来的财富和地位提升难以估量。

“恭喜师兄!此乃福州之福,亦是师兄治政有方,方得朝廷如此信任!”穗安适时送上祝贺。

“同喜同喜!”赵海摆摆手,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地看着穗安,“只是,这市舶司初立,千头万绪。如何管理海商?如何征收税款而不至于逼走客商?如何防止胥吏盘剥,导致民怨?

如何让这市舶司真正成为生财聚宝之盆,而非惹祸招怨之地?愚兄深知师妹见识不凡,敢问师妹,对此可有何高见?”

穗安并未立刻回答,而是沉吟片刻,显得十分慎重。

她端起茶杯轻啜一口,结合这世所学和前世见识,缓缓开口,语气谦逊:“师兄过誉了。清云一介方外之人,于政务本是外行。只是既蒙师兄垂询,便斗胆抛砖引玉,说些浅见,供师兄参详。”

“其一,定税宜明,抽解宜公。

可仿效前朝旧例,结合闽海实情,制定清晰税则,刊印成册,广而告之。对番舶所载货物,按品类、价值抽取‘抽解’,或十取其一,或十五取其一,务必统一标准,避免胥吏上下其手,中饱私囊。设立公示之处,商人缴纳税款后,给予盖有市舶司大印的完税凭证,一目了然。”

“其二,设‘博买场’,官民两利。

番商远来,货物堆积,急于出手。市舶司可设专门‘博买场’,由官府按市价优先收购其部分珍货,一则充盈国库,二则方便番商快速回笼资金。收购价格务必公允,不可强买强卖,坏了名声。剩余货物,则允其自行发卖于民间商贾。”

“其三,严管‘牙行’,规范中人。

海商人生地不熟,多赖牙行沟通买卖。然牙行良莠不齐,多有欺诈勒索。市舶司可对牙行进行登记造册,颁发许可牙牌。要求牙行明码标价其佣金,交易须在市舶司指定场所或有司吏见证下进行,违者重罚乃至吊销牙牌。如此,既可规范市场,又可从中收取些许规费。”

“其四,便利通关,速验速放。

商船入港,查验货物、征收税款需高效。可增派人手,简化流程,避免商船长期滞留港口,徒增损耗,滋生不满。对信誉良好、常年往来之大商,可给予一定通关便利。”

她条分缕析,从税收、交易、中介管理到通关效率,方方面面都提出了具体可行、兼顾官府利益与商人便利的建议。

赵海听得眼睛越来越亮,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敲,心中已是惊喜连连。这些建议,条条切中要害,既有古法可循,又有创新之处,操作性强,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市舶司管理方略。

“妙!妙啊!”赵海忍不住拍案叫好,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师妹真乃女中诸葛!此‘定税明’、‘博买公’、‘严管牙’、‘通关速’四策,深得其中三昧。句句珠玑,切中肯綮。有师妹此策,这福州市舶司,何愁不能成为东南表率!” 他对穗安的称呼,在激动之下又变回了更亲近的“师妹”。

看着赵海喜形于色,穗安知道时机成熟。她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为赵海分忧的体贴:“师兄谬赞了。清云尚有一不情之请,望师兄斟酌。”

“师妹但说无妨!”赵海此刻心情大好,大手一挥。

“设立市舶司,商贾云集,信息庞杂。”穗安缓缓道,“番商初至,不知本地行情、货栈、牙行、乃至官府文告;本地商贾亦难及时获知番舶所载何物。信息不通,则交易不畅,易生龃龉,亦易被奸猾牙人蒙蔽。”

赵海点头,深以为然:“确有此患。”

“清云斗胆设想,”穗安图穷匕见,“可否由我和府衙合力在,在码头附近,择一宽敞明亮之所,设立一处‘海商便民所’?”

“海商便民所?”赵海饶有兴趣。

“正是。”穗安解释道,“此所其功用有三;

一曰‘张榜晓谕’: 将市舶司最新税则、律令、告示,清晰张榜于内,供中外商贾随时查阅,避免因不知法而犯法,或因信息不明而被胥吏讹诈。

二曰‘问讯指南’:招募些通晓番语及本地方言、识文断字、熟悉福州城情之人坐堂。专为初来乍到的番商或外地客商解答疑难:何处有可靠货栈仓储?哪家牙行信誉良好?城中米粮布匹行情几何?甚至代写简单契约文书,指点官府办事流程。只收取微薄酬劳,或由市舶司略加补贴。

三曰‘供需留名’:设一巨大木板或粉壁于堂内。允商人在其上以笔墨书写自身需求或供应信息,信息定期清理更新。此虽粗陋,却能让买卖双方有个初步接洽的渠道,省去许多盲目打听的功夫。”

她顿了顿,看着赵海若有所思的神情,抛出了最关键也最“合理化”的一点:“招募这些‘问讯指南’与维护‘供需壁’之人,我准备用福州城内那些手脚健全、略识几个字、熟悉街巷市井的乞儿流民,给予他们一份足以糊口的工钱,教会他们规矩。

如此,既为商贾提供了便利,又为官府解决部分流民安置之困,更给了这些人一条自食其力、重归正途的生路!一举数得,师兄以为如何?”

穗安将现代“信息中心”的理念,完美地套上了“便民所”、“问讯指南”、“供需壁”这些极具宋代特色的外壳。

赵海仔细琢磨着穗安的提议。

这“海商便民所”听起来并不需要投入太多钱粮,却能极大提升市舶司的“亲商”形象和运转效率,更能解决棘手的流民问题,为他博得“善政”之名。

尤其是用乞丐当“问讯指南”的点子,既省钱又解决问题,简直妙不可言。要是直接为府衙掌控更好,不过市舶司初立,事物繁忙,先给师妹练练手。

他眼神微闪,几乎没怎么犹豫,便抚掌笑道:

“善!大善!师妹此议,思虑周详,惠而不费。既能便利商贾,繁荣市舶,又能安顿流民,彰显仁政。好一个‘一举数得’。此事便交由师妹筹办,这‘海商便民所’,尽快设立起来!” 他大手一挥,便敲定了此事。

“师兄明鉴,清云领命!”穗安心中一定,面上恰到好处地露出钦佩之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