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奴籍之下 > 第21章 恩人

奴籍之下 第21章 恩人

作者:凉州州的萌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20:24:31

隋安儿牵着秦玥的小手,沿着石板路往家走去。

秦玥叽叽喳喳地说着今日在知府后厨的见闻,小脸上满是兴奋。

半年的时间,这个小女孩已经能流利地使用好几种方言,成了母亲在厨房里的小小翻译。

“娘,徐嬷嬷今天教我认三七和天麻了!”

秦玥蹦蹦跳跳地说,“她说我认药的本事比阿土哥强多了。”

隋安儿温柔地摸摸女儿的头。

这半年里,她靠着精湛的厨艺和药膳知识,不仅赢得了三小姐的依赖,连知府夫人也时常点名要她做些滋补汤品。

秦阳则在南北货栈将混乱的账目整理得井井有条,上月还因账目清晰受到了夫人夸奖。

这个曾经濒临破碎的小家庭,终于在石城找到了暂时的安稳。

转过巷角,隋安儿突然停下脚步。他们家院门外站着一位陌生老者,身量高大挺拔,在普遍矮小的石城居民中显得鹤立鸡群。

老者穿着朴素的深灰色长衫,头发花白却梳理得一丝不苟,背着手静静伫立,仿佛已等候多时。

“娘,那是谁呀?”秦玥小声问道,往母亲身后缩了缩。

隋安儿摇摇头,警惕地将女儿往身边拉了拉。

正当她犹豫是否该上前询问时,老者似有所感,转过身来。

老者上下打量着隋安儿母女,视线最终停留在隋安儿脸上。

他开口,声音低沉有力,带着纯正的官话腔调:“可是隋家小女?”

隋安儿心头一震。

自流放以来,已经很久没人用“隋家小女”这样的称呼唤她了。她下意识地挺直腰背,行了礼:

“正是民妇。不知老先生...”

“赵明远。”老者简短地自报家门。

这个名字如同一道闪电劈进隋安儿的脑海。

赵明远!

那个母亲香囊字条上提到的“西南故人”,那个在青州官牙行暗中相助的恩人。

她连忙拉着秦玥深深一福:

“恩公在上,请受民妇一拜!”

赵明远摆摆手:“不必多礼。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隋安儿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掏出钥匙打开院门:

“恩公请进,寒舍简陋,还望海涵。”

屋内比半年前初到时多了些生活气息。

秦阳用边角料做的简易书架摆在墙角,上面整齐地放着几本账册。

窗台上摆着隋安儿从府里带回的盆栽,开着几朵不知名的小花。虽然简朴,却整洁温馨。

“恩公请坐。”

隋安儿搬出家里最好的椅子,那是秦阳上月用货栈废弃的木料亲手做的。

她匆匆翻出一个小布包。

“实在抱歉,家中只有这些粗茶,是铺子里处理下来的陈货...”

赵明远接过粗瓷茶碗,毫不在意地喝了一口:

“无妨。行军打仗时,树叶子都喝过。”

这句话透露的信息让隋安儿眨了眨眼。行军打仗?这位赵老先生莫非是军旅出身?

赵明远似乎看出她的疑惑,却没有解释,而是环顾四周:

“你丈夫和孩子呢?”

“秦阳还在铺子里,要酉时才能回来。秦玥...”

隋安儿这才发现女儿不知何时已经溜到院子里去了,正和阿土蹲在墙角看蚂蚁搬家。

她松了口气,转向赵明远。

“恩公突然造访,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赵明远放下茶碗,神情严肃:

“我来看看你们过得如何。半年前托胡管事将你们送来石城,一直没得空来探望。”

隋安儿连忙道:

“托恩公的福,我们一家在石城还算安稳。我在知府府中负责三小姐的膳食,秦阳在夫人名下的南北货栈做账房,玥儿也能跟着我进出府中...”

她顿了顿,真诚地说。

“若非恩公在青州相助,我们恐怕早已...”

赵明远摇摇头,打断她的道谢:

“我和你父亲原以为,你们被送到西南这偏远之地,再使些银钱,总能帮你们脱离奴籍。”

他叹了口气,皱纹在额头上刻出深深的沟壑。

“谁料秦世良一案牵连如此之广,圣人亲口判的奴籍,竟无人敢违逆。”

隋安儿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碗边缘。

一年多过去,那场改变他们命运的灾祸依然如影随形。

即使在这里,在看似安稳的石城,他们依然是戴罪的官奴,身份卑微,生死由人。

“恩公,”隋安儿轻声问道。

“当初...为何一定要将我们送出青州?胡管事只说是个‘好去处’,却未说明缘由。”

赵明远的眼神陡然锐利起来:

“因为青州知府钱敏中,与秦世良有血海深仇。”

他压低声音,讲述了一段隋安儿从未听闻的往事:

钱敏中曾是京城兵部侍郎,与秦世良同朝为官。

五年前一场朝堂争斗中,秦世良设计陷害,导致钱敏中从二品大员被一撸到底,贬到青州这偏远之地做个小小知府。

钱敏中怀恨在心,发誓要报复秦家所有人。

“秦家案发后,钱敏中特意上书,请求将部分秦家人流放至青州。”

赵明远的声音冷得像冰。

“你们若留在那里,男子会被送去修最险要的水渠,十人中去不得一人还;女子则充作军妓,生不如死。”

隋安儿倒吸一口冷气,手指紧紧攥住衣角。

她突然明白了为何胡管事收下赵明远的银钱后,只说能给他们安排个“好去处”,却不敢承诺更多。

“钱敏中...”她喃喃重复这个名字,将它深深刻在心底。

赵明远啜了一口茶,继续道:

“我得知你们被发配至青州,立刻派人打点。但钱敏中盯得紧,直接要人风险太大,只能通过胡管事将你们转送来石城。”

他苦笑一声。

“好在石城知府孙大人与钱敏中素来不睦,不会买他的账。”

院外传来秦玥清脆的笑声,与阿土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

屋内的气氛却沉重如铅。隋安儿想起那些没能离开青州的秦家人,想起春姨娘母女,不知她们现在如何了...

“恩公,”她声音哽咽,“我夫君嫡兄的小妾和女儿...她们...”

赵明远摇摇头:“我能力有限,只能救出你们一家。”

他顿了顿,“不过听说钱敏中上月被调往别处,或许青州的情况会有所改善。”

一阵沉默。夕阳透过窗棂,在简陋的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赵明远忽然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袋,推到隋安儿面前。

“这是...”

“一点银钱,不多,但应急够用。”

赵明远的声音柔和了些。

“我在石城有些产业,若你们遇到难处,可去城南‘永昌货栈’找掌柜的,就说是我让你们去的。”

隋安儿连忙推辞:“恩公已经帮了我们太多,这银钱万万不能...”

“收下吧。”赵明远坚持道,“你父亲于我有救命之恩,这点回报不足挂齿。”

这是隋安儿来石城后第一次从别人口中听到父亲。

她眼眶一热,差点落下泪来:“恩公认识家父?”

“我与你家本是同乡,还在克州时与你父亲便是好友。克州被淹后,你们一家北上,我无路可去便决意投军。”

“分别时你父亲硬将自己身上一半的银钱塞给我,我才能活着走到兖州投奔刘贲将军。”

赵明远眼中闪过一丝怀念。

“那时你还小,恐怕不记得我了。”

“丫头,”赵明远突然换了称呼,语气也亲切了许多。

“我知道你们在石城过得不易。但记住,只要人在,就有希望。奴籍虽难脱,却也不是全无办法。”

隋安儿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微光:“恩公是说...”

“孙知府虽严厉,却重才。你丈夫若能展现经营之才,你若有特殊技艺能被府中倚重...”

赵明远意味深长地说,“假以时日,或许能得个‘放良’的机会。”

放良!这个词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隋安儿的心。

是啊,虽然圣旨判了他们永世为奴,但地方官员有权给表现优异的奴隶上书至朝廷,请旨转为平民。

这条路艰难漫长,但至少...至少有了盼头。

院门突然被推开,秦阳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看到屋内情景顿时愣在原地。

“阳哥!”隋安儿连忙起身,“这位是赵明远赵恩公,就是他在青州...”

秦阳不等妻子说完,已经深深拜了下去:“恩公在上,请受秦阳一拜!”

赵明远扶起秦阳,仔细打量这个年轻人。

秦阳虽清瘦,但眼神清亮有神,举止间依稀可见昔日的贵公子风范。

“不错,精神头还在。”

赵明远点点头。

“听说你将那南北货栈的账目理得清清楚楚?”

秦阳谦虚道:“略尽绵力而已,不足挂齿。”

赵明远又与秦阳交谈片刻,询问了货栈的经营情况和石城的商业环境。

秦阳对答如流,还提出了几条改进建议,显示出不俗的商业头脑。

天色渐暗,赵明远起身告辞。隋安儿想留他吃晚饭,却被他婉拒:

“我还有事要办。记住,若遇急难,去永昌货栈。”

送走赵明远,隋安儿和秦阳站在院门外,望着老者高大的背影消失在暮色中。

秦玥不知何时已经跑到父母身边,小手紧紧抓着母亲的衣角。

“娘,那位老爷爷是谁呀?”小女孩好奇地问。

隋安儿蹲下身,平视女儿的眼睛:“是恩人,是我们一家的救命恩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