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秋于论道台初开“四象道域”,以绝对之姿力压雷昊,其声威如日中天,在青云宗内一时无两。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潜藏的质疑与挑战并未因此停歇,只是如同暗流,转换了形式,变得更加隐蔽而刁钻。
次日黄昏,夕阳的余晖将青云宗的殿宇楼阁染上一层凄迷的金红。传功长老亲自踏着这抹残阳,寻到了叶秋暂居的洞府。老者面容古朴,眼神却锐利如鹰,他并未寒暄,开门见山,声音低沉而肃穆:
“叶秋,宗门藏经阁最深处,有一处禁地。非是惩罚之所,而是守护之地。”他目光深远,仿佛穿透了层层石壁,看到了那尘封的角落,“那里有一道传承自上古、残破不堪、至今无人能解的奇异禁制,守护着一间被岁月遗忘的石室。据宗门最古老的零星典籍隐晦提及,石室之中,可能封存着与‘道纹起源’相关的……只言片语,甚至可能是某位先贤关于‘纹’之本源的猜想手札。”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向叶秋,带着一种复杂的期待与审视:“历代先贤,不乏惊才绝艳之辈,曾多次尝试破解此禁制,欲窥其中奥秘。然则,此禁制诡异非常,非力可破,非智可解,反而偶有前辈因强行推演,遭禁制反噬,神魂受创,功亏一篑。久而久之,此地便被列为禁区,非掌门手谕不得靠近。”
“你于道纹一道,”传功长老的声音加重了几分,“见解独到,天赋异禀,尤能以常人所不能思之角度解析本源。宗门思虑再三,希望你能尝试破解此禁制。若成,不仅可印证你所学之深浅,或可为宗门寻回一段失落的传承记忆,此乃大功一件。当然,亦是你在宗门立足,回应诸多质疑的一份……有力实证。”
此言一出,洞府内空气仿佛凝滞。侍立一旁的柳如霜、林风等人神色瞬间凝重。这看似是委以重任的机遇,实则是将叶秋置于炭火之上!成功了,自是锦上添花,地位更固;可一旦失败,不仅之前论道台积累的赫赫声威将大打折扣,更会授人以柄,让那些暗指他“道纹理解终究有限”、“倚仗奇遇而非真才实学”的流言蜚语甚嚣尘上。这背后,很难说没有刑律长老一系,或是那始终隐于幕后的星算子,在推波助澜,意图用这千年难题来挫其锐气,验其成色。
叶秋静立原地,夕阳透过洞府禁制,在他清俊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心知肚明这是一场阳谋,但他沉默片刻,眼中却燃起一抹难以抑制的探究之火。道纹起源……这四字如同拥有魔力,与他识海深处的“源初道纹”,与他自身那匪夷所思的穿越之秘,隐隐产生了某种难以言喻的共鸣。或许,这扇尘封的石门之后,藏着的不仅是宗门的失落记忆,也可能是解开他自身命运谜团的一丝线索。
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迎上传功长老审视的视线:“弟子,愿尽力一试。”
消息如风,瞬间传遍宗门。当叶秋在柳如霜、林风等秋叶盟核心成员的簇拥下,来到藏经阁最深处的幽暗长廊尽头时,身后已跟来了无数闻讯而至的各峰弟子,更有许多道强横而隐晦的神识,如同无形的触手,悄然笼罩了这片区域,密切关注着一切。刑律长老的身影并未出现,但那冰冷的威压却若有若无地弥漫在空气里。星算子则不知隐于何处角落,仿佛只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
众人的目光聚焦处,是一面巨大的、色泽暗沉如墨的石壁。石壁表面并非光滑,而是布满了密密麻麻、斑驳陆离、复杂到令人头晕目眩的古老纹路。这些纹路不似雕刻,更仿佛是天成,却又充满了人为的混乱感。它们黯淡无光,甚至有些地方已经模糊不清,但整体却散发出一种令人心悸的、极不稳定的混乱气息。仿佛无数种属性迥异、彼此冲突的能量规则,被强行扭曲、糅合、禁锢于此,形成了一种濒临崩溃的、极其危险的平衡。寻常修士的神识稍一靠近,便感到针扎般的刺痛与强烈的排斥感,仿佛在警告任何窥探者。
叶秋屏退众人,独自上前,在距离石壁三尺之处站定。他并未急于动作,而是缓缓闭上双眼,将自身神识如同最轻柔的水流,小心翼翼地铺展开来,缓缓覆盖上那面充满危险气息的石壁。
时间一点点流逝,长廊内鸦雀无声,只有众人压抑的呼吸声和心跳声。叶秋的眉头渐渐蹙紧,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这禁制的复杂程度,远超他的想象。它并非一个完整的、有逻辑的阵法,更像是一个被强行打乱、胡乱拼凑起来的“道纹碎片”集合体。无数种残缺不全、属性相克的基础道纹痕迹,以各种匪夷所思的角度纠缠在一起,彼此冲突、抵消、扭曲,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毫无头绪的“死结”。任何外力的介入,哪怕再微小,都可能打破那脆弱的平衡,引爆整个能量集合体,后果不堪设想。
良久,叶秋缓缓睁开双眼,眸中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洞悉本质后的清明。他转向一直守在他身侧,眉宇间带着担忧的柳如霜,轻声道:“比预想的更麻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