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律长老虽拂袖而去,但那压抑的氛围却如同阴云,沉沉笼罩在叶秋的洞府周围,并未随着夕阳西下而散去。果然,当最后一缕天光被群山吞没,一道闪烁着冷硬金属光泽的传讯符,如同索命的铁牌,“铮”地一声,钉在了叶秋洞府门口的禁制上,其上传来的肃杀气息,让周围的空气都为之凝固。
——执法堂真传弟子铁无痕,令叶秋即刻前往执法堂偏殿,问询“古碑秘境”相关事宜。
没有尊称,没有客套,只有冰冷的命令式口吻。这在意料之中,却也让一直守在洞府内的柳如霜眉头紧锁。林风等人闻讯赶来,面露忧色。
“叶秋,我陪你同去。”柳如霜声音清冷,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执法堂那地方,即便对她这等真传弟子而言,也绝非善地。
叶秋转过身,脸上并无惊惶,反而对担忧的同伴们露出一个宽慰的笑容,夜色在他沉静的眸中投下深邃的倒影。“无妨,铁师兄行事,向来依循规章。只是例行问询,人去多了,反而不美。”他抬手,轻轻将那道冰冷的传讯符从禁制上取下,指尖触及的瞬间,符箓上蕴含的一丝属于铁无痕的凌厉剑意试图侵入,却如泥牛入海,被他体内圆融的气息悄然化去。
他整理了一下略显褶皱的青袍,动作从容不迫,仿佛只是去赴一场寻常的晚课。“师姐,诸位师兄师弟,且回洞府静修,等我回来。”他的镇定感染了众人,那份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气度,让人莫名心安。
独自跟随那名面色冷硬、一言不发的执法弟子,叶秋踏着月色,走向那座位于青云宗北麓、终年弥漫着肃杀之气的黑色殿宇。
执法堂偏殿,虽不似主殿“刑律殿”那般令人望而生畏,处处可见刑具与封印阵法,但此地的压抑感却更为内敛,更渗人心脾。青灰色的巨石垒成的墙壁光滑如镜,倒映着零星几点惨白的月光石光芒,穹顶高悬,没入阴影之中,显得空旷而冰冷。光线从高处特制的、如同监牢栅栏般的窄窗透入,在地面切割出斑驳而冷清的光斑,仿佛将空间也割裂开来。殿内除了一张厚重的玄铁长案和几张同样材质的冰冷座椅,再无他物,空旷得让人的呼吸声都显得格外清晰,甚至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回音。
铁无痕独自端坐于长案之后,背对着唯一一扇透入微弱月光的窄窗,使得他的面容大部分隐在阴影里,只有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眸子,在昏暗中闪烁着冰冷的光泽。他身着执法堂真传的暗纹黑袍,那纹路如同缠绕的锁链,无声地强调着秩序与束缚。
叶秋步入殿内,脚步声在空旷中回响。铁无痕没有抬头,只是伸手指了指长案对面的座位,声音平稳得像一块冻硬的铁:“叶师弟,请坐。”
没有寒暄,没有铺垫,直接指向核心,这是铁无痕一贯的风格。
叶秋依言坐下,姿态放松,脊背却挺得笔直,既不失礼数,也未见丝毫怯懦。他深知,眼前这位大师兄,与凭借权势压人的刑律长老不同。铁无痕更注重证据、逻辑与规则,他行事看似公允,实则疑虑更深,因其只相信自己所验证的“真实”,信奉规则至上,而规则,有时比单纯的强权更难应付。
“将你在秘境核心,‘万象碑林’中获取‘万象源纹’的详细经过,再述一遍。”铁无痕开口,目光如实质般落在叶秋脸上,捕捉着他最细微的表情变化,“尤其是,你如何确认,此传承与上古魔功,亦或现今任何邪术,绝无干系?”
叶秋迎着他的目光,眼神清澈见底。他早已打好腹稿,此刻便以清朗平稳的声调,将秘境中的经历娓娓道来。从承受金、木、水、火、土、风、雷、阴、阳九大基础法则道纹的洗礼,到最终引动核心碑文,“万象源纹”自动认主。他描述得详尽,甚至刻意渲染了过程的艰难与玄奥,但在提及自身如何成功引动传承时,却巧妙地略去了“源初道纹”这最关键的底牌,只将原因归于自身对“道”的独特悟性以及与“道纹”体系的高度契合。
“……至于与魔功邪术之别,”叶秋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为笃定,仿佛在陈述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关键在于‘道纹’本身所蕴含的法则本源倾向与能量属性。魔功多以掠夺、侵蚀、扭曲、制造混乱与毁灭为核心,其力量根基必然偏向负面、暴戾、死寂的道纹变体,如同毒草,形态或许相似,内里毒性却难以掩盖。”
说着,他抬起右手食指,动作舒缓而自然。指尖之上,一缕极其微弱、却纯净剔透如同初生嫩芽的灵光浮现。灵光之中,有无数比发丝还要纤细千百倍、复杂到极致的淡绿色纹路在缓缓流转、生灭,仿佛演绎着种子破土、枝叶舒展的微观景象,散发出一种温和而坚韧的生机气息。
“此乃‘万象源纹’中,关于‘木’之法则的一缕最基础的显化。”叶秋解释道,神情坦然,“铁师兄神识强大,尽可仔细感知其气息。此力中正平和,蕴含滋养、生长、治愈之意,充满生命向上的活力。这与魔功的暴虐、死寂、掠夺本源,可谓云泥之别,本质相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