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秋叶玄天录 > 第6章 藏经阁的尘埃

秋叶玄天录 第6章 藏经阁的尘埃

作者:爱吃苹果绿茶的谢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20:24:09

传功堂的波澜并未在叶秋心中留下太多涟漪,他依旧保持着近乎刻板的规律:听涛小筑凝练神魂与气血,悟道崖“混沌初解”石室观察能量冲突,藏经阁汲取理论知识。贡献点如流水般消耗,尤其是每日五十点的“混沌初解”石室,让他意识到必须找到更根本的解决之道。他需要的不是暂时的调和技巧,而是洞悉能量本质、实现根源融合的钥匙。而这把钥匙,他预感并不在那些光芒万丈的主流功法中,而是在被岁月尘埃掩埋的角落。

这一日,他再次踏入传功阁宏伟的大门,却并未走向灵气氤氲、弟子络绎不绝的高阶功法区,而是拐入了一条僻静的侧廊。越往里走,光线愈发幽暗,喧嚣渐远,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合了陈旧灵木、古老墨锭和淡淡霉味的独特气息。这里是藏经阁一层的“杂览区”,与外面的光鲜亮丽相比,仿佛另一个被时光遗忘的世界。

高大的沉心木书架直抵穹顶,上面密密麻麻堆叠着的并非温润的玉简,而是各式各样的载体:边缘磨损的兽皮卷、色泽暗淡的灵绢册、甚至还有凡间常见的线装书和竹简。书架上的标识牌字迹斑驳:“上古轶闻”、“地理志异”、“未归类手稿”、“能量悖论猜想”。此地区域,被大多数追求实效的内门弟子戏称为“故纸堆”或“养老区”,平日门可罗雀,只有极少数有特殊癖好或陷入瓶颈的修士才会来此碰运气。

而对叶秋而言,这里却是一座尚未开发的宝库。主流功法追求的是传承的稳定与力量极致的“纯度”,其理论框架已然固化,难以提供他所需的突破性视角。而这些被忽视的杂书、手札、猜想,虽然良莠不齐,真伪难辨,却可能蕴含着跳脱出框架的、甚至被视为“异端”的闪光思想。

他行走在书架间的阴影里,脚步轻缓,几乎不发出声音。神识如同最灵敏的探针,不再进行大规模的信息吞噬,而是化作千丝万缕,轻柔地探入一本本落满灰尘的书籍之中,快速筛选着有价值的信息。

《南疆蛊术浅析》……掠过,偏向应用,非本质探讨。

《星象占卜与灵气波动关联性研究》……略读,数据粗糙,结论牵强,但观测角度有趣。

《论“心火”与“肾水”在筑基期的微妙平衡》……有点意思,虽是丹道论述,但其阴阳互济的思想可借鉴。

他的手指拂过一本以某种凶兽皮鞣制封面的大部头《太古纪事考残编》,书页泛黄脆弱。其中记载了一些语焉不详的传说,提及在比上古更久远的时代,有强大存在“举手投足引动星辰,一念之间开辟虚空”,似乎暗示着一种肉身与神识皆修炼到不可思议境地的道路,与当今专精一途的主流大相径庭。

他又抽出一卷材质奇特的《混元一气说》绢帛,作者署名为“闲云散人”。此人提出“宇宙始于一气,混元未分,后化阴阳,衍生万物”的假设,并大胆推论,若能逆向追溯,使自身能量重归“混元”状态,则可包容并蓄,驾驭万般属性。此论调在当时被视为空想狂言,但叶秋却从中捕捉到了一丝与自身“四修合一”理念遥相呼应的火花。

他还发现了一册由某位阵法师留下的《灵纹衍变推想》,作者将基础阵法灵纹视为“大道之语”的碎片,尝试通过不同组合来解释五行生克、灵气转化,虽然推演简陋,但其将复杂现象归结为基本单元组合的思路,与叶秋的“道纹”理论不谋而合,提供了不少有趣的旁证。

叶秋沉浸在这些被遗忘的智慧碎片中,如同一个饥饿的旅人发现了散落的干粮。他不全盘接受,而是以批判的眼光进行审视,将其中的闪光点剥离出来,与自身庞大的知识体系进行交叉验证、去伪存真。这些杂乱无章、非系统的记载,恰恰为他僵化的思维注入了活水,打开了无数扇通往未知可能性的大门。

就在他翻阅一本记录各种偏门能量运用技巧的《异力杂谈》时,神识最细微的末梢,捕捉到从书架最深、最靠近冰冷石壁的角落里,传来一丝极其隐晦、却异常古老苍茫的波动。那波动微弱至极,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质感”,仿佛沉淀了无尽的岁月。

叶秋心中一动,轻轻拨开几卷覆盖在上面的、记载着某地风物人情的普通竹简,在书架最底层的阴影里,发现了一册几乎与尘埃和黑暗融为一体的卷宗。卷宗材质奇特,非皮非帛,触手冰凉坚韧,呈现出一种暗沉的褐色,仿佛凝固的血液。上面没有书名,只用一种暗红色的、历经漫长岁月却依旧鲜艳如初的颜料,书写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叶秋小心翼翼地拂去厚厚的积尘,那股苍茫古老的波动愈发清晰。他缓缓展开卷宗,开篇第一行字,便如一道惊雷,在他平静的心湖中炸开:

“夫修行之途,万千法门,然皆窃取天地灵气以强己身,循规蹈矩,此为‘顺天’。然天地有穷而修士欲海无边,顺则易行,而终有尽时。余穷毕生心血,另辟蹊径,欲探究‘逆天’之可能……”

“逆天?”叶秋的目光骤然锐利起来。这并非具体的修炼法门,更像是一位号“源劫散人”的古代修士的研究手札,记录了他对一条完全背离主流、“逆天而行”的修行之路的疯狂设想、推演以及……惨痛的失败。

这位“源劫散人”认为,现有的所有修炼体系都是在天地规则框架内“窃取”力量,是“顺”。而他想要做的是“逆”——解析规则的构成,甚至意图局部地、有限度地“重构”规则,以此来打破资质的限制、突破寿命的枷锁、达到真正的超脱。这种想法,堪称石破天惊,其核心精神与叶秋解析“源初道纹”、意图完善乃至超越现有体系的道路,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叶秋屏住呼吸,一字一句地往下看。手札中记载了大量艰深晦涩的理论推演,充满了天才的构想和疯狂的勇气,但也伴随着一次次骇人听闻的失败记录——“道基浮现裂痕”、“灵脉如焚如裂”、“识海频临溃散”……字里行间,能感受到着者从最初的雄心万丈,到屡遭反噬后的痛苦、困惑、乃至偏执。手札的记录戛然而止于一次名为“融道”的终极尝试,末尾是数页混乱的、充满痛苦与不甘的涂鸦,最后是一大片已经变成暗褐色的、触目惊心的污渍,散发着不祥的气息,仿佛预示着着者最终道消身死的悲惨结局。

在这份绝望记录的末尾,叶秋找到了一段关于“万物源纹”的模糊论述。虽然“源劫散人”并未像叶秋这般清晰地认知到“源初道纹”的存在,但他已经触摸到了边缘,将其描述为“构成大千世界的原始烙印”、“规则权柄的碎片”。他认为,若能完全掌控这些“源纹”,便可真正实现“逆天改命”,乃至窥见大道的终极奥秘。

合上这册沉重得仿佛承载着一条陨落灵魂的无名卷宗,叶秋静坐了许久。静室内只有他平稳的呼吸声,以及窗外细微的风过竹梢的呜咽。

这位“源劫散人”无疑是一位超越了时代的先驱,其思想的光芒足以照亮一个时代。然而,他的道路太过激进,缺乏叶秋这种天生拥有“源初道纹”作为认知基础和分析工具的“作弊器”,更像是凭着一腔孤勇在黑暗中盲目掘进,最终触怒了冥冥中的规则,或者说,被自身无法掌控的力量反噬而亡。

“他的失败,在于‘知’的不足,却强行推动‘行’。”叶秋冷静地分析着,心中并无恐惧,反而更加明晰,“我的道路,是以‘全知’追求‘全能’,先彻底理解规则,再谈利用乃至优化规则。这是本质的不同。”

他将这册无名卷宗轻轻放回原处,并未打算带走。这里面蕴含的思想太过惊世骇俗,一旦泄露,必引来无穷麻烦。但其价值,尤其是那份用生命换来的、关于“逆天”危险的警示,已深深烙印在叶秋心中。

“探索未知之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叶秋起身,最后看了一眼那黑暗的角落,“源劫散人”的结局如同一座冰冷的墓碑,矗立在他前路的岔口,提醒他时刻保持敬畏与谨慎。

当他走出杂书区,重新沐浴在传功阁主区明亮的光线下时,感觉恍如隔世。外面的弟子依旧在为某个法术的施展技巧而争论,为贡献点的获取而奔波。无人知晓,在那一墙之隔的尘埃之下,一个五岁的孩童刚刚与一位古代先贤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并更加坚定了自己那条看似相似、实则迥异的孤独道路。

藏经阁的尘埃,拂去了一丝他眼前的迷雾,却也让他更清晰地看到了前路的险峻。但他眼神依旧平静,步伐坚定。主流的光芒固然令人向往,但真正的突破,往往诞生于被忽视的角落与寂静的疯狂之中。他已经找到了方向,接下来,便是以更扎实的步伐,去践行那条属于他自己的、“知”与“行”合一的超脱之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