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秋叶玄天录 > 第33章 《青云基础要解》

秋叶玄天录 第33章 《青云基础要解》

作者:爱吃苹果绿茶的谢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20:24:09

翌日,卯时初刻,天光尚未撕破厚重的夜幕,第七杂役谷的死寂便被一阵刺耳、如同金属摩擦般令人牙酸的铜锣声粗暴打破。紧接着,是监工弟子们粗哑、带着不耐烦的吆喝声,如同鞭子般抽打着每一个沉睡或半醒的灵魂。

“点卯了!点卯了!都滚起来!磨磨蹭蹭的,想扣光份例吗?!”

所有杂役弟子,无论老少,都必须立刻从冰冷潮湿的洞窟中爬起,拖着疲惫的身躯,汇聚到谷中央那片坑洼不平的空地上。晨雾浓重,带着浸骨的寒意,近百名弟子在昏暗中排成歪歪扭扭、毫无生气的队列,大多数人睡眼惺忪,面色蜡黄,眼窝深陷,沉默地缩着脖子,抵御着清晨的寒冷与内心的麻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被驱策的、认命般的压抑感。

前方一个简陋的木台上,站着一个身材矮胖、腆着肚子、留着两撇油光锃亮鼠须的中年人。他身着质地明显优于普通弟子的灰色执事服,腰间挂着一块代表权力的玉牌,眯着一双精明的三角眼,趾高气扬地扫视着台下如同蝼蚁般的杂役弟子。此人便是第七杂役谷的土皇帝——刘管事,修为在练气六层左右,在这底层泥沼中,已是了不得的人物。

点卯过程简单、粗暴、充满羞辱性。刘管事拿着名册,用尖细拖沓的嗓音念出一个名字,被念到者必须立刻高声应答“到!”,声音稍有迟疑或微弱,便会招来一顿呵斥甚至鞭影。迟到或缺席者,当月份例(那几块劣质灵石和丹药)直接扣半,在这生存线上挣扎的地方,无异于致命打击。

轮到叶秋时,那尖细的嗓音刻意拔高,带着毫不掩饰的戏谑与轻蔑:“新来的,叶秋?哦——就是那个测出五行混杂的‘天才’?啧啧,真是稀罕物啊!没想到我们这第七谷,还能迎来这等‘人物’!”

台下响起几声压抑不住的、带着恶意的嗤笑和低语。在杂役谷这潭绝望的死水中,任何一点与众不同,尤其是“劣等”的与众不同,都会成为被嘲弄和排挤的对象,仿佛通过贬低更弱者,能让他们获得一丝可怜的优越感。

叶秋面色平静无波,仿佛那些刺耳的声音只是掠过岩石的风。他清晰地应了一声:“是。”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稳定,没有丝毫怯懦或愤怒。

刘管事眯着眼打量了他一下,似乎对他这种平静有些意外,随即冷哼一声,用药锄虚指东面:“今日去东三号药田除草!那片凝血草可是给外门执法弟子预备的,金贵得很!杂草一根不留,灵药伤了一株,哼,你这个月的份例就别想了!完不成定额,晚饭也没你的份!”

威胁的话语如同冰水泼下,周围的目光更多了几分幸灾乐祸。东三号药田是出了名的贫瘠难打理,杂草生命力顽强,任务量不小。

叶秋依旧只是平静地回答:“是。”

点卯结束,人群如同被驱散的羊群,涌向杂物房领取粗糙的工具,然后麻木地奔赴各自劳役的场地,开始又一日的煎熬。叶秋分到了一把锈迹斑斑、刃口布满崩缺、木柄都有些腐朽的药锄,拿在手里轻飘飘的,仿佛一用力就会散架。

他没有立刻前往药田,而是先转向谷中那间更加破败、门口堆满废弃杂物的“杂物房”。按照宗门最基础的规矩,新入门的外门弟子,无论分配何处,都有权在此领取一套最基础的修炼物资,主要是入门功法典籍。

杂物房由一个满脸褶子、眼神浑浊、浑身散发着陈年灰尘和劣质酒气的老杂役看守。听闻叶秋来意,那老杂役连眼皮都未抬,浑浊的眼珠转动了一下,用枯瘦如柴、指甲缝里满是污垢的手,在身后一个落满厚厚灰尘、结着蛛网的破旧木箱里摸索了半天,最后像是丢垃圾一样,随手扔出两样东西。

一枚颜色灰白、灵气波动微弱到几乎难以察觉的劣质玉简,“啪嗒”一声落在积满灰尘的柜台上。

一本纸质粗糙泛黄、封面磨损严重、甚至能看到虫蛀痕迹的线装书册,封面用勉强能辨认的墨迹写着五个筋骨嶙峋却透着一股死板气息的大字——《青云基础要解》。

“拿去!滚!”老杂役从喉咙里挤出沙哑的声音,像驱赶苍蝇般挥了挥枯瘦的手,“玉简里是《青云炼气诀》狗屁前三层,还有《望气术》、《御物术》两门破烂法诀。这书是宗门老古董编的入门玩意儿,自己看,莫来聒噪老子!”

叶秋道了声平淡的“谢”,拿起那枚几乎感觉不到灵气的玉简和那本仿佛一碰就要散架的书册,转身离开。对于那劣质玉简中记载的、被此界奉为圭臬的基础法诀,他内心毫无波澜。那些法诀的运行原理、能量回路、乃至其固有的低效与缺陷,他早已在之前的观察与推演中洞悉透彻,甚至能随手优化出数个效能提升百分之三十以上的版本。他的目光,完全被那本看似不起眼、甚至有些破旧的《青云基础要解》所吸引。

这本散发着霉味和故纸堆气息的书册,才是他目前最迫切需要的东西——一部系统性的、官方权威出版的、关于此界主流修行文明基础认知框架的“标准教科书”与“意识形态指南”。

他拿着书册和那柄破药锄,来到分配给自己的东三号药田。这片田位于山谷背阴处,日照稀少,土质板结贫瘠,里面稀稀拉拉地长着些叶片枯黄、蔫头耷脑的凝血草,而各种顽强的杂草却如同打了鸡血般疯长,几乎将灵药淹没。

叶秋没有像其他杂役弟子那样,立刻挽起袖子、弯下腰、挥汗如雨地开始与杂草搏斗。他目光扫过药田,寻了田埂边一块相对平整、稍微干净些的大青石,拂去表面的尘土和露水,安然坐下。他将那柄锈蚀的药锄随意放在脚边,然后,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研究者对待重要文献的态度,郑重地翻开了《青云基础要解》的第一页。

书页粗糙刮手,墨迹因年代久远和印刷粗糙而深浅不一,有些地方甚至模糊难辨。但其中所承载的内容,却让叶秋平静的眼眸中,首次亮起了如同发现新大陆般的、专注而炽热的光芒。

开篇并非直接灌输具体功法,而是以宏大的视角,系统地阐述了青云宗(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此界主流修行界)对“道”、对修行之路的基础认知框架与价值体系:

“夫修行者,逆天而行,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然,天道有常,顺之者昌,逆之者……亦有其道。” 开篇便点明了修行与天道的辩证关系,以及此界对“逆天”的某种矛盾态度。

“修行之境,筑基为始,凝气化液,筑就道基;金丹乃成,凝聚大道之种,寿延五百;元婴可期,神魂显化,遨游太虚;化神渺茫,与道合真,然万载难出一人……” 清晰勾勒出此界公认的、等级森严的修行境界金字塔。

“灵气者,天地之本源,万物之母气。其性活泼,分属五行,衍化风、雷、冰、暗等诸多异种……修士灵根,乃上天所赐,沟通天地灵气之唯一桥梁。属性愈纯,桥梁愈阔,行道愈顺;灵根混杂,则桥梁狭窄淤塞,步履维艰,终难有成……” 再次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强化了“灵根决定论”这一核心意识形态。

随后,书中用大量篇幅,分门别类,简要介绍了炼丹、炼器、符箓、阵法、御兽、灵植等“修仙百艺”的基础概念、重要性以及在宗门体系中的地位,隐隐透露出“技艺服务于修为”、“资源向天赋倾斜”的功利导向。

最后一部分,才涉及到《青云炼气诀》的基本原理、粗糙的行气路线示意图,以及几种基础法术(如庚金刃、火球术、御风诀)的施法要点和注意事项。书中的配图简陋,注解也多是些模棱两可、充满玄学色彩的描述。

在寻常杂役弟子眼中,这或许只是一本枯燥乏味、遥不可及、甚至因其自身“劣等资质”而显得格外刺眼的入门指南,最终可能被弃之角落。但在叶秋眼中,这却是一部充满了研究价值的“原始文明档案”和“意识形态标本”。

他的阅读方式,绝非简单的记忆或理解,而是一场激烈的、跨维度的“知识解构”与“思想碰撞”。

他的目光如同最高精度的粒子扫描仪,掠过每一行文字,每一个标点,每一幅简陋的图示。大脑以前世积累的、建立在严密逻辑和实证科学基础上的庞大知识体系为参照系和批判武器,飞速地进行着比对、分析、解构、质疑与超越。

“修行境界划分,本质是基于生命能量层级累积引发的量变与质变,符合一般能量进化模型。但此模型过于强调能量积累,对‘规则领悟’、‘意识升维’等非物质性蜕变的关键作用描述模糊,甚至刻意淡化,存在严重的认知局限性和导向性偏差。”

“灵根决定论,将先天禀赋绝对化,构建了一套僵化的血统论或天命论体系,严重忽略了后天能量控制技术、功法优化可能性、以及环境适应性改造带来的巨大潜力空间。此理论服务于既得利益阶层,用于合理化资源垄断与阶层固化,理论根基脆弱,充满意识形态色彩。”

“炼丹篇,对药性‘君臣佐使’的论述,隐约触及了复杂系统中成分相互作用的边缘,但与基于分子结构、化学键和反应动力学的现代药学相比,停留在模糊的经验总结与玄学类比阶段,缺乏微观层面的精准描述与可控性。”

“炼器篇,提及‘材料灵性融合’,此‘灵性’可初步理解为特定能量频率的共振匹配与稳定化嵌合,但其理论基础混沌,未形成可量化的‘材料能量谱系’与‘结构力学模型’。”

“符箓篇,所载基础符形,结构冗余度平均高出我优化版道纹百分之二十八点六,能量回路存在二十三处共性问题,包括能量湍流、节点脆弱、干扰屏蔽不足等,效率低下。”

“阵法篇,基础阵理阐述停留在能量场简单叠加与粗暴干扰的皮毛层面,对能量场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空间曲率影响、规则层面的杠杆效应等深层次原理,几乎未涉及,知识体系浅薄。”

他一边阅读,一边在脑海中构建着一个庞大的、枝繁叶茂的“批判性知识树”和“对比分析图谱”。将书中的“权威”论述,与他自身通过直接观察、实验验证、高维解析得出的“底层规律”进行激烈的碰撞。书中认为天经地义的,他思考其背后的物理本质与社会成因;书中语焉不详、故弄玄虚的,他尝试用自己的理论模型进行清晰化的补全与阐释;书中明显存在谬误、局限或意识形态偏见的,他则毫不客气地标记为“待修正”或“需批判”,并瞬间推演出数种更具普适性、更高效、更符合能量本质的优化或革命性方案。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划动,指尖有微不可查的灵光流转,模拟着更优化的能量回路结构;他的眉头时而微蹙,对书中的某些武断结论和循环论证表示深刻的不以为然;时而眼中闪过恍然甚至略带讥诮的神色,将书中某个模糊的概念与他之前某个精确的观测数据成功对应,并发现其描述的巨大偏差。

至于田里那些疯狂滋生的杂草?他并未忘记自己的“表面任务”,但处理方式却与周围所有人截然不同。

他心分二用,一边保持着对《基础要解》的高强度批判性阅读,一边分出一缕微弱却精准无比的神识,如同最灵敏的探针,悄无声息地探入泥土之下,精准地锁定每一株杂草的根系结构、生长节点以及能量流动最脆弱的环节。同时,他的另一只手随意地拿起脚边那柄锈蚀的药锄,但并非用它来费力地锄草,而是以其钝拙的锄尖为“笔”,在田埂边相对湿润的泥地上,开始勾勒他刚刚从《基础要解》符箓篇中看到、并已在瞬间完成结构优化与能量回路精简的一个基础攻击性符纹——“庚金刃”的微型、高效变体道纹。

他以自身那微薄却高度凝练的灵力为引,驱动这个被他精简了超过三分之一冗余回路、能量利用效率却逆向提升近两成的微型道纹。

嗡!

一声几不可闻的轻颤,一道淡金色、薄如蝉翼、边缘流转着锐利锋芒的灵光刃,凭空出现在他指尖前方。随着他神识的精确引导,这道灵光刃悄无声息地贴着地皮,以一种奇异的、如同外科手术般精准的轨迹掠过药田。

唰唰唰——!

灵光过处,那些生命力顽强的杂草,齐根而断,断面光滑如镜,仿佛被最锋利的激光切割。而紧挨着的、叶片枯黄的凝血草,却连最细微的绒毛都未曾被触动,安然无恙地立在原地,甚至因为竞争者的突然消失,而微微舒展了一下叶片。

效率,是旁边那些需要弯腰驼背、汗流浃背、一锄一锄艰难挖掘的杂役弟子的数十倍!而且精准度达到了分子级别,对灵植零损伤。

完成这一小片区域的清理后,叶秋便收回神识和灵力,继续沉浸在对《青云基础要解》的深度“拆解”与“知识重构”之中。仿佛刚才那精准高效、近乎艺术般的除草过程,只是他阅读思考时一个无意识的、随手为之的“小实验”或“思维调剂”。

日落西山,凄凉的收工铜锣声再次响起,回荡在暮色渐浓的山谷中。

其他杂役弟子如同被抽干了力气的躯壳,拖着沾满泥泞、疲惫不堪的身躯,眼神空洞地离开各自劳作的药田或矿坑。而叶秋负责的那片东三号药田,已然是杂草尽除,干净得令人侧目,那些原本蔫黄的凝血草,在失去了杂草的挤压后,似乎也透出了一丝微弱的生机。他本人则依旧安然地坐在那块大青石上,膝上的《青云基础要解》已被他翻看了大半,书页边缘甚至被他用神识留下了无数细微的、只有他自己能理解的批注和推演符号。

一名监工弟子懒洋洋地前来查验,看到这片干净得过分的药田,愣了一下,揉了揉眼睛,又看了看坐在石头上、衣衫整洁、神色平静仿佛只是来郊游读书的叶秋,嘴角撇了撇,脸上露出一种混杂着诧异、不解和一丝莫名不爽的神情,但终究没找出什么错处,只是在手中的任务册上,用炭笔潦草地画了个勾,嘟囔了一句:“算你小子走运……”

叶秋合上书册,小心地将其收入怀中,站起身,轻轻拍了拍青色道袍上那几乎不存在的灰尘。

一天的杂役,对他而言,非但不是负担,反而更像是一段宝贵的、带薪的“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时间。

他拿着那本蕴含了此界基础认知的《青云基础要解》和那柄完成了“仪式性”任务的破药锄,平静地踏着暮色,返回那个阴暗、潮湿、却被他视为潜力无限的“甲叁号前沿观测站”。

他知道,夜晚降临后,他将依靠这本初步解析完毕的“教科书”,继续完善和修正他对此界修行文明宏观架构的认知模型,并开始着手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比如,如何利用今晚收集到的数据和对基础道纹的理解,彻底而隐蔽地改造那间陋室,将其升级为一个功能齐全的初级实验室。

知识的攫取、批判、重构与应用,这条道路,于他而言,永无止境,且充满乐趣。山谷的黑暗与绝望,丝毫无法侵蚀他内心那片由理性与求知欲照亮的光明之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