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寒门的仕途传奇 > 第26章 数据里的温度与合作的雏形

秦宇轩和马志强抱着周明光借的《西安古建筑修缮史料汇编》,在图书馆靠窗的老位置坐下。刚翻开扉页,夹在里面的一张泛黄便签就掉了出来,上面是手写的批注:“乾隆二十八年修缮钟楼,檐角木构件替换三分之一,尺寸较原制缩短0.3尺,疑为木材选材限制。”字迹工整,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斗拱简笔画。

“这应该是周明光写的吧?没想到他对这些还挺上心。”马志强捡起便签,对着阳光看了看。秦宇轩没接话,指尖落在史料里“明代钟楼台基高五丈”的记载上,又对照着手里的设计图——图上标注的台基高度是5.2丈,和文献差了0.2丈。他忽然想起陈老师说的“交叉验证”,赶紧拿出手机翻出1956年的考古数据,上面写着“台基现存高度4.8丈,夯土层有0.4丈损耗”,算下来正好和设计图的5.2丈吻合。

“原来不是文献错了,是后代有损耗。”秦宇轩把数据一一标在表格里,眼睛亮了起来,“咱们要是把这些数据做成折线图,就能清楚看到钟楼各部分从明代到现在的变化了。”马志强立刻凑过来:“那建模软件呢?李教授推荐的那个,我下午查了下,有基础教程,咱们可以一起学。”

两人正讨论得热烈,周明光抱着笔记本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杯热豆浆:“刚在楼下买的,给你们带了一杯。”他把豆浆放在桌上,目光落在秦宇轩的表格上,“你们在算台基高度?我之前整理资料时发现,清代修缮时给台基加过一层青砖,厚度大概0.1丈,你们的数据里没算这个吧?”

秦宇轩愣了一下,赶紧在表格里加了一行“清代台基加固: 0.1丈”。这么一算,现存高度4.8丈加上损耗的0.4丈,再减去清代加的0.1丈,正好是明代原制的5.1丈,和设计图的5.2丈误差不到0.1丈,基本能对上。“太谢谢你了,这个细节我们根本没注意到。”秦宇轩由衷地说。

周明光挠了挠头,坐在旁边的空位上:“其实我之前也做过钟楼的数据整理,就是没深入分析。你们要是不介意,我可以把我整理的Excel表格发给你们,里面还有不同朝代的木材材质记录。”马志强立刻拍了下手:“当然不介意!有你的数据,咱们的分析能更全面,说不定还能在李教授面前露一手。”

三人凑在一起,对着电脑屏幕梳理数据。周明远熟练地调出表格,里面不仅有尺寸数据,还标注了每次修缮的工匠姓名、所用材料来源,甚至还有民国时期的钟楼维护日志摘抄。“我爷爷以前是做古建筑修复的,我小时候常听他说这些,所以对这个特别感兴趣。”周明光说这话时,语气里少了之前的急躁,多了几分认真。

秦宇轩看着表格里密密麻麻的标注,忽然想起图书馆那次的摩擦——如果当时自己没那么紧张,周明远也没那么激动,或许他们早就成了一起研究问题的伙伴。他正想着,陈老师推着书车经过,看到三人围在一起看数据,笑着说:“你们这倒是凑成了‘数学 历史 计算机’的小团队,要不要试试申请学校的‘本科生科研项目’?今年的主题正好有‘地方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陈老师的话像一颗石子,在三人心里激起了涟漪。马志强立刻道:“对啊!咱们把钟楼的数据建模、可视化,再结合文献写份报告,说不定能申请上!”周明光也点头:“我可以负责数据可视化和软件操作,你们俩负责文献考证和数学分析,正好互补。”

秦宇轩看着身边两人期待的眼神,又看了看桌上摊开的史料、笔记本和电脑屏幕,忽然觉得心里满当当的。从图书馆的意外,到解开数据疑惑,再到现在的合作雏形,那些原本零散的片段,正慢慢拼成一条清晰的路。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钟楼数据建模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末了又添上三个名字——秦宇轩、马志强、周明光。

夕阳透过玻璃窗,把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纸上的名字上,像是给这个刚刚萌芽的小团队,印上了温暖的印记。

喜欢寒门的仕途传奇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寒门的仕途传奇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