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补贴骗补案的收尾工作,秦宇轩三人本以为能稍作休整,没想到一份来自上级的文件,让他们立刻投入了新的忙碌中。
文件是关于“基层企业数字化转型扶持计划”的试点通知,岚水县因这次补贴案暴露的政策执行漏洞,被选为试点县之一,要求在一个月内拿出初步的扶持方案。
“数字化转型?这对岚水县的企业来说,可不是件容易事。”赵科拿着文件,眉头紧锁,“昨天走访时我还听说,不少企业连基本的财务软件都用不明白,更别说搭建数字化生产系统了。”
孙工也点头附和:“而且转型需要资金和技术,这些企业本来利润就薄,哪有多余的精力投入?咱们的扶持方案要是不接地气,最后肯定落不了地。”
秦宇轩指尖在文件上轻轻敲击,若有所思道:“这正是试点的意义所在——既要符合上级要求,又要贴合基层实际。明天我们分三路行动,赵科去调研企业的数字化现状,重点摸清他们的需求和难点;孙工联系省内的数字化服务企业,了解技术支持的成本和可行性;我去和县政府对接,看看能争取到哪些配套资源。”
第二天一早,三人便按计划分头行动。秦宇轩刚走进县政府办公楼,就被周明拦了下来。如今王建国和林茂盛倒台,周明暂代企办主任一职,态度比之前恭敬了许多:“秦主任,听说你们要搞数字化转型试点?县里刚召开了会议,让我全力配合你们的工作。”
“正好,我正想找你了解情况。”秦宇轩开门见山,“县里对这次试点有什么具体的支持政策?比如资金补贴、场地协调这些。”
周明面露难色:“资金方面,县里刚追回骗补资金,暂时比较紧张,但可以申请上级的专项扶持款;场地的话,工业园里有几间闲置的厂房,要是需要建数字化示范车间,倒是可以免费使用半年。”
秦宇轩把信息记在笔记本上:“还有一个关键问题,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接受度怎么样?会不会有抵触情绪?”
“抵触肯定有。”周明叹了口气,“上次补贴案闹得沸沸扬扬,有些企业对政府的新政策有点不信任,觉得又是‘走过场’。”
秦宇轩了然点头:“看来我们不仅要做方案,还要先做好沟通工作。下午麻烦你组织一次企业座谈会,我想和企业主们面对面聊聊。”
另一边,赵科的调研也遇到了难题。他来到兴旺粮厂时,厂长李兴旺正蹲在门口抽烟,见他过来,态度冷淡:“赵同志,补贴的事刚解决,又来新政策了?我们小厂经不起折腾,还是算了吧。”
“李厂长,这次不一样。”赵科蹲下来,耐心解释,“数字化转型是帮你们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比如用数字化系统管理库存,能避免粮食积压变质;线上对接采购商,还能拓宽销路。”
李兴旺将信将疑:“说的好听,真要搞起来,又是买设备又是请技术人员,我们哪承担得起?”
“所以才需要扶持政策啊。”赵科拿出调研表,“您先说说目前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库存管理、订单对接这些,我们的方案会针对性解决。”
在赵科的耐心劝说下,李兴旺终于打开了话匣子。一整天下来,赵科跑了十多家企业,收集到的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资金短缺、技术人才匮乏、对转型效果存疑。
孙工的进展也不算顺利。他联系了三家数字化服务企业,对方一听是岚水县的小企业,要么报出高昂的服务费,要么表示不愿承接小批量的服务订单。“这些企业只愿意做大型工厂的项目,对咱们县的小作坊根本没兴趣。”孙工在电话里向秦宇轩诉苦,“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愿意合作的,报价也超出了预期,企业肯定接受不了。”
傍晚,三人在宿舍汇合,各自汇总了情况。秦宇轩看着桌上的调研表和报价单,沉声道:“问题比预想的更复杂,但也不是没解决办法。资金方面,我们可以申请‘分期补贴’,企业先投入一部分,转型达标后再发放剩余补贴,降低他们的前期压力。
技术方面,孙工你再联系一下职业技术学院,看看能不能争取到学生实习支持,既解决企业的人才缺口,又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企业的信任问题,明天的座谈会上,我们不聊政策,先请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外地企业分享经验,用实际案例打消他们的顾虑。”
第二天的企业座谈会上,果然有不少企业主态度消极。直到秦宇轩播放了邻县一家面条厂的转型案例——原本濒临倒闭的小厂,通过数字化管理库存和生产流程,不仅降低了15%的成本,还通过线上平台打开了省外市场,订单量翻了三倍。
视频播放完,现场的议论声渐渐热烈起来。李兴旺第一个举手:“秦主任,要是真能达到这效果,我们愿意试试,但前期的技术指导得跟上啊,我们没人懂这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