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行:转场的嘱托与新程
2月28日清晨,红星乡的薄雾淡了几分。秦宇轩三人收拾好行李,宿舍桌椅擦得锃亮,桌上码着整齐的调研资料。
楼下传来喇叭声,李建国带着乡企办、财政所的人赶来送行。“秦主任,辛苦你们了!”他递过一份文件,“监督方案按建议改好了,昨天党委会已通过,后续严格执行。”
秦宇轩翻看文件,见“宣传记录存档”“审批全程公示”等条款清晰明确,点头道:“制度关键在落实,有问题我们会跟进。”
“放心!”李建国拍胸脯,“宿舍用地指标批了,张茂林在找施工队;乡中学支教老师下周到,黑板玻璃也修好了。”
话音刚落,张茂林、王大海等厂长拎着布料赶来。“秦主任,这是新织的布,是份心意。”张茂林把布料塞过来,“没有你们,宿舍盖不起来,销路也没着落。”
王大海也笑:“小额扶持资金批了,新机器后天到!有了监督,我们小厂也有盼头了。”
秦宇轩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希望你们能抱团发展,成立行业协会,大厂带小厂,把产业链做起来。”
李建国连忙应承:“下周就组织开会,筹备协会!”
上午九点,三人坐上公务车。车窗边,李建国和厂长们挥手送别,直到身影模糊不见。
“刚来时光是问题,现在政策通了,企业劲头也足了。”孙工望着窗外。
“基层不缺好政策,缺的是落地的决心。”秦宇轩翻着调研总结,“把这里的经验整理好,到岚水县能少走弯路。”
赵科拿出岚水县资料:“这里以农产品加工为主,有十几家粮油、果脯厂。去年省里给了深加工补贴,不少企业说没拿到。”
“又是政策落实的事?”秦宇轩皱眉,“到了先摸底,看是宣传不到位,还是审批有猫腻。”
车子行驶在乡间公路上,路两旁麦田翠绿,村民赶着牛车慢悠悠经过。中午在小镇饭馆吃饭时,邻桌村民的话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岚水县的补贴都被关系户拿了,小厂连汤都喝不上。”
“我表哥开小油坊,申请被拒,比他小的厂反而拿到了,老板跟领导是亲戚。”
赵科悄悄记下这些话。秦宇轩沉声说:“情况可能和红星乡类似,但得具体查。”
下午三点,车子抵达岚水县政府。县办公室主任周明迎上来:“秦主任,林书记打过招呼,住宿和调研都安排好了。”
“不用搞接待,住宿舍、吃食堂就行。”秦宇轩摆手。
周明愣了下,随即笑道:“秦主任务实!宿舍在后院,三人一间,有热水暖气。”
放好行李,秦宇轩提议:“现在去小粮油厂看看,了解补贴情况。”
周明有些为难:“太晚了,明天我派人陪你们?”
“不用,我们自己去。”秦宇轩起身,“早摸清情况,早解决问题。”
三人走出县政府,沿着热闹的街道打听。县城周边有三家小型粮油加工厂,离得不远。
第一站是利民油坊。院子里堆着油菜籽,老板赵老根正蹲在门口修榨油机。见他们进来,警惕地问:“你们干啥的?”
“省里来调研的,想了解农产品深加工补贴。”秦宇轩递过烟。
赵老根接过烟叹气:“补贴?没见过!去年去乡企办问,说我油坊小,不符合条件。可西边福满粮油厂规模跟我差不多,却拿到了补贴,听说老板跟县领导是亲戚。”
“提交申请了吗?”孙工问。
“交了,石沉大海。”赵老根拍着榨油机,“这机器用了十年,想换没钱,有补贴早换了。”
离开利民油坊,三人去了第二家——兴旺粮厂。老板周志强正对着账本发愁,见他们进来,直截了当:“补贴的事别问了,都是给有关系的大厂准备的。”
“你们符合条件吗?”秦宇轩问。
“怎么不符合?”周志强翻出资质证明,“规模、产能都够,申请材料交了三次,每次都被以‘材料不全’打回来,可到底缺啥,没人说清楚。”
他指着墙角的旧设备:“想升级碾米机,差两万块,补贴能解决大问题,可就是拿不到。”
第三站是丰裕面厂。老板刘春燕是个女同志,说起补贴眼圈发红:“去年听说有补贴,连夜准备材料,跑了三趟县企办,人家说‘小面厂没必要补’。可县东头的顺达面厂,规模还没我大,老板是乡企办主任的同学,补贴很快就批了。”
“就没地方说理吗?”赵科问。
“说了有啥用?”刘春燕摇头,“人家官官相护,我们小老百姓能咋办?”
傍晚回到宿舍,三人围坐整理情况。秦宇轩在白板上写下岚水县初步问题:
1. 补贴审批标准模糊,“规模不够”成拒批借口;
2. 符合条件的小厂申请无回音,疑似被故意刁难;
3. 关系户企业优先拿补贴,存在明显不公;
4. 投诉无门,企业诉求难上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